再生打印耗材企业路在何方
2009-03-09 14:35:57.0 来源:凤凰财经 责编:任伟
一部新法的实施让很多人依稀看到了整个行业的锦绣前程,但中国的相关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2009年,或是中国打印耗材企业最扬眉吐气的年代。从1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对循环再生产业及相关标准进行了界定,鼓励各行业企业实施循环再生方式进行产品回收、再加工制造和销售。此法的实施提振了中国打印耗材企业的信心。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委会人士介绍,并不广为人知的再生打印耗材产业有着3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创造了近百万就业岗位。天威、纳思达和精雕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有望藉此法律提高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迎来再生耗材业快速发展的春天。
300亿产业的生存状态
据介绍,被称为“世界耗材之都”的广东珠三角(以珠海为中心),有400多家企业形成了从零部件、材料及油墨到生产、物流和服务等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高达300亿元人民币。这个产业基地的企业主要生产再生耗材,每年至少8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占据全球60%以上的耗材产量。
但中国耗材企业普遍处于小规模、作坊式的生存状态,像天威、纳思达等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不多。在本土市场,中国耗材企业仅占15%的市场份额,与惠普、爱普生等“原装耗材”50%的占有率相比差距很大(另约35%的市场份额被假冒耗材占有)。在外销市场,中国企业常用低利润、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抢占原装耗材的市场,导致爱普生、惠普等企业屡用专利大棒打压中国企业。
据珠海纳思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包括纳思达在内的10家中国打印耗材企业受到美国爱普生、惠普等3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提交的“337调查”申请。结果纳思达败诉于爱普生,与惠普达成和解。早在2000~2005年,天威公司也曾遭到爱普生的专利诉讼。据了解,“337调查”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的第337条款,经三次修订成为现行美国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该法明确授权美国ITC,在美国公司提出请求的前提下,可对进口中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调查和裁处。涉案公司若被判定违反337条款而败诉,该企业产品会被完全禁止在美国销售。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曾凡新律师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工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是无国界的,外国厂商因市场份额逐步被中国企业蚕食,就常用知识产权方式来打压。很明显“337调查”带有贸易保护色彩。耗材企业须谨记“337调查案”教训,只有重视在海内外申请并维护自有知识产权,才能取得市场主动权。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