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奎:中国中小企业要经历寒冬见春天
2009-08-07 15:10:33.0 来源:中国印刷网 责编:刘文越
创新增强中小企业生命力
就在为数不少的中国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甚至是经历生死存亡考验之时,其实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生产正常、经营正常、出口正常,资金的周转也非常正常,甚至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份额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这些企业在不断创新,增强了内功和实力。
原有的产品外,发现新的产品;没有新产品,就去发现了一个新的市场;发现了新的市场,又重新组织了一个新的经营模式。不断寻找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创新。
在生产经营很好时,一些企业家不会太在意企业的内功和创新。现在面临“寒冬”,日子难过了,就要鼓励、引导和帮助企业家,让他们重新焕发在创业时的那种企业家精神,大胆地、不失时机地,去革新原有经营模式。这样,资金会来、人才会来,机会也会来的,再次激活中小企业的生命力。
通过这次寒冬,大家更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了;而且中央在调控时,更明确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区别对待,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调控的政策导向是要有差别的,不能用同一个要求和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多下去听取企业的反映,把政府的政策和企业的需要对接起来,促进政府职能和管理理念的进一步转变。有了这些关注和认识,中小企业的春天也就快要到了,这就应是这个寒冬留下的最大经验和财富。
从2007年年底到现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都陷入了经营的困境,遭遇“寒冬”。中小企业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发展困境?9月3日,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热点面对面》嘉宾,详释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这个揪心话题。中小企业进入经营“寒冬”
现在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是从2006年年底开始的,从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来看,原来浙江和广东的企业户数、出口增加值等增长率都是在30%左右,去年年底跌到了10%左右,今年一季度到二季度,又迅速下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出口,以广东为例,2006年中小企业的出口增长高达百分之三十几,到今年一季度跌到了9%左右,二季度跌到了3%左右,出口额是以美元计价的,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了16%,扣掉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实际上实物量的出口是负增长。
现在影响最大的产业是三类:首先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二是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的产业;三是传统的制造业或者是传统的服务业,比如纺织业、服装业、餐饮业、小商业等。据初步统计,有85%的企业在一季度时反映利润下降;有12%的企业在二季度时已经反映陷入亏损。
为什么中小企业会进入“寒冬”,我把这个现象比作换衣服。最初,我们对出口结构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调整,比如出口退税率下调、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促使一批企业转型。政策都实施了,可新的衣服还没有穿上去,突然空调出问题了。因为,空调过热了,经济有从过快向过热转变的危险,通货膨胀率曾高达8%。中央就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等于把空调关掉了,骤然降温。于是,就出现了中小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问题。可万万没想到,今年上半年开始,又来了一股强冷空气: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球原油价格飞涨、原材料价格飞涨,主要出口国的经济进入衰退的边缘,所以中小企业的经营就更困难了。如果说,最初汇率上升、出口退税率又下调时,许多企业可以克服;到银根紧缩时,大家说还可以坚持,但等全球经济变化一来,大家都受不了,都说进入了“寒冬”。
“寒冬”会使哪些企业感冒
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数的99%,占GDP的40%,出口的60%,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大。中小企业对吸纳就业的功能尤为显著,每年新增就业的85%和存量就业的75%,都由中小企业解决。全国现在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85%就意味着有1700万是通过中小企业这个途径来解决的。我们调查165家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型企业,现在经营困难,企业用工准备减少45%。所以中小企业的经营“寒冬”,首先影响的是就业。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再加上企业倒闭,在此过程中将发生大量的劳资纠纷,还会产生激烈的社会矛盾。
其次,中小企业经营之困,还会波及到整个产业链,会很快影响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最近我们调研上海石化,发现其产销量大大下降,原因就在于化纤面料、制鞋等上下游产业的中小企业生产状态不佳。
第三,中小企业之困,还会影响社会的供应。绝大部分消费品是中小企业生产的,如果这些企业出了困难,就会增加市场供给障碍,要么是短缺,要么就是涨价,进一步加大国民经济的调控难度,影响国民经济的活力。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