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俊伟:海外归国 打造光华一流研发团队
2009-09-22 18:22:00.0 来源:我要印 喻小唛 责编:喻小唛
- 摘要:
- 第一次见到乔俊伟时是在从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他静静的坐在那里,一脸憨厚的笑容,身着一件白色的衬衣,虽然衬得他的皮肤有点黑,但是他那淡定的神情却让人觉得坦然。初次见面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从他身边几个同事的言谈中得知他是一个很不错的领导。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国产化”是上海电气印包集团很早就提出来的口号,截止到2008年,上海电气印包集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产品能及的不断提升,现已申请专利220余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8项。而其中的引进工作更是居于龙头地位,引进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的发展。乔俊伟在进入上海电气以来,便一直从事于这项工作。
可能很多人对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国产化还不是很了解。整个印机行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主导产品已经初步实现产业化,中低档产品市场基本实现国产化,中高档产品市场已经成为一些集团公司的主要冲击目标。而上海电气收购日本秋山正是朝着中高档印机产品国产化的方向迈了一大步。
从2005年开始,乔俊伟和前往日本的另一个同事开始参与秋山的产品开发与改进,例如对秋山XT40和JP40的改进工作。在这些过程中,他不仅学会了机器研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而且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日企管理中的特色和魅力。从2006年开始,秋山组织了一款新产品ST40的开发工作,而这个新项目主要由上海光华的技术人员负责,经过2年的研发时间,从设计图纸开始,每一步都非常谨慎仔细,一个细小的地方不满意立刻重头开始设计,经过乔俊伟和同事的反复修改和润色,终于在第二年的9月完成了新机器的试制工作。这款机器的成功研制得到了秋山公司以及业内专家的一直肯定,每小时16500转的速度足以使它笑傲全球,而且自动化水平也非常高,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就连一直严肃的日本专家也朝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这款新产品在2007年参加日本IGAS展会和2008年德国的德鲁巴展会后,已经进入了销售阶段。也正是由于这一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乔俊伟被秋山公司授予“优良社员”的称号,而这一荣誉在他之前都只会授予日本人。
2008年10月,乔俊伟回国以来一直担任上海光华研发部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开发和质量管理工作。他一上任,就下力气主抓BT系列机的质量工作。为了尽快缩短光华组装机与秋山原装机的差距,他组织各个部门进行全面的质量提升工作。从08年的11月份至09年的3月份,对BT机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计划的改进工作。为了准确的找出差距在哪里,他专门组织了一场组装比武,一队由上海光华的技术人员进行组装,另一队则由8名日本秋山的技术人员进行组装,地点在上海光华车间进行。经过这次对比,他很快就发现了之前的问题点所在,并进行改进、再测试、再改进,一直到没问题为止。2009年5月,日本专家前来鉴定,上海光华的组装机已经和日本原装机几乎没有什么差距了。这个结果令乔俊伟和他的团队很欣慰。乔俊伟一再强调:“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只有把这个质提升上去,才能获得更大的量!”
“我们现在有常驻在公司的日本胶印机专家,对我们的设计、制造以及工艺进行指导,最多的时候有10位专家同时指导,从过程控制,到技术、调试角度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这也让我们所有的人员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细化工作的意识。因为每一台机器的出厂,都必须从零配件开始检验,再进行组装、调试等,这些工作都必须要求每个人保持谨慎仔细的心态去完成,所以,这也是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一个方面。”乔俊伟很有感慨的说。
乔俊伟向记者介绍了他现在这个部门的人员概况,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45名,硕士学历有8名,博士2名。每年都会不定期的将核心设计人员派往日本学习深造,并对部门所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工作。
一个小时的谈话不知不觉就过去了,通过此番交流,也让记者感慨颇多,一个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贡献的。乔俊伟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将最新的理念融入到机器的运作中去,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管理上,他将精细化管理灌输给了每一个工作人员,想尽办法发挥团队的最大力量。乔俊伟只是上海光华众多工程师其中的一个,上海光华今天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他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我们相信拥有如此多优秀人才的团结工作,上海光华的印刷机一定会越造越好,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在我国胶印机领域取得更稳更快的发展!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