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人肉搜索的创新特征
2010-01-14 13:33:25.0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责编:涂运
二、信息渠道广
罗杰斯将创新扩散过程描述归纳为包括“认知”(knowledge)、“信服”(persuasion)、“采纳”(adoption)、“事后确认”(confirmation)四个主要阶段的动态过程,并且强调了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在这些阶段中分别扮演的核心角色,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在不同阶段的合理使用使得创新物沿着发布者的意图有效地扩散。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多渠道的使用对人肉搜索扩散的到达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并且,人肉搜索的扩散传播结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互动、网上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动双重方式。
在人肉搜索的世界里,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是模糊的,每个人都穿梭在网络上下,扮演着多重角色。人肉搜索“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社区型网络关系决定了人际传播是人肉搜索扩散的重要渠道。你生活中的密友可能就是网上发布你的个人信息,使你成为众矢之的的“被人肉者”,严新是一名普通的网络工程师(现实世界里的身份),又是猫扑的“赏金猎人”(网络身份),当他与女友分手后,女友发帖将其描述成陈世美,引起众网友的“人肉搜索”。在其女友若隐若现信息提示下,网友开始攻击其博客。人肉搜索的威力就在于它能打入你的人际交往圈,轻而易举地“窃取”到你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大众传播的威势对你形成大规模的舆论压力。在“华南虎事件”中,人肉搜索的进程推动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步步跟进,传统媒体的跟进又在无形中赋予了人肉搜索权威化的支持。人肉搜索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就在于它汇集了千千万万双“观六路”的眼和“听八方”的耳。每个人都好似人肉搜索网络链条上的一个个节点,点与点又串联成一块块社区,社区与社区之间又并联织就成“人肉搜索”这张大网,所有被“人肉”者在这张大网下无处遁形。可以说,在整个人肉搜索的扩散过程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与现实传播是一个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线同步进行的互动过程,两条线索拧成一股麻花共同作用于目标事件,这也是人肉搜索在办事效率上能够胜于机器搜索的原因所在。
三、影响范围大
在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模式中,更加注重对创新的研究。他强调了创新是由于外界或上级组织,出于社会变革的需求,从某个技术的角度来提出有利于他们需求的设计方案。并且,是从外部或上级的变革力量的视角来进行设计的,由上级从技术的角度来决定什么是有利的,并且因为这些组织有足够的力量动用大量的资源,也更加可能促成社会的变革。也就是说,创新提出的主体是社会的掌权者或是精英群体,是社会的少数;创新的客体则是社会的大多数,也就是包括着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受众。与此同时,罗杰斯所强调的创新扩散是有意识的推进过程,这也是与之目标的达成相一致的。但与之相反,人肉搜索植根于网民、扩散于大众力量,并最终影响上层建筑和外部力量,形成互动并最终推动创新过程的“草根运动”。人肉搜索源起于一张贴图,随着每一步的推进,都在不同程度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人肉搜索引发变革需要的声音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当人肉搜索的触角蔓延开去,伸及社会各个领域,而位于社会阶层顶端的人物、事件也无处躲藏的时候,“草根行为”便引起了“精英行动”的展开。针对人肉搜索展开的搜索引擎功能的提炼、开发,技术的创新以及舆论的规范和引导都成为上级与外界的议程中心。可以说,人肉搜索的扩散带动着社会的变革要求,而这种变革也是新的技术创新的开端。
四、舆论引导强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强调了扩散过程中的时间性,指出不同扩散阶段都有一个扩散临界点,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这一临界点,扩散过程就进入快速扩散期。这一理论为我们解决人肉搜索中出现的网络暴力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在互联网的管理中,不管推行什么样的新管理措施,首先需要有10%—20%的采纳者而后慢慢扩散。假设在规范人肉搜索行为的过程中,能够对“意见领袖”进行集中培养、管理和影响,使这些人肉搜索事件的“意见领袖”成为先行采纳者,那么新的管理措施就能更加有效的推行。
此外,人肉搜索不仅仅单指一个事件、一种现象或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其本身还扮演着搜索工具的角色,是每个参与者手中的搜索引擎。我们无法将人肉搜索过程简单地割裂为一个个明晰的阶段来表述。网络内外各股力量都随着事态的走向,交织对搜索产生影响,这样高的关注度是单纯的机器搜索引擎所无法比拟的。随着人肉搜索扩散日益成为人们思考的社会现象,人们的关注点从搜索事件本身转移开来,重视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益性功能的开发。
“人肉搜索”是一种网络搜索工具。它凭借互联网平台和大众信息传播技术,通过网络人、汇聚人的“技术”开发,以“人际传播”中知情人或匿名或公开的“爆料”方式来搜索信息。在人肉搜索不断扩散的过程中,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是其继续扩散的动力,而环境的净化和规范的树立是其扩散和发展的有力支撑;“人肉搜索”是一个动态的扩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人肉事件”,而在众多事件不断扩散、汇聚的循环往复中,“人肉事件”在数量上和影响力上以级层效应递增,成为一个引起世界关注的中国独有的网络社会现象。扩散的连续不断也成为推动“人肉搜索”发展的不竭动力;“人肉搜索”又是一个符号,这一符号性称谓形成于一系列“人肉搜索”扩散传播之后,是当这些过程显示出强大的“人民运动”威力以后,人们赋予其的名称。这个符号的背后象征着民意、自由、平等话语权的追求与真善美的诉求。人肉搜索是在机器搜索无法满足受众搜索需求的前提下被“创新”的产物,也是随着一系列事件不断“扩散”后的结果。人肉搜索出身“草根”,在网络群众的合理推动下自发的、无意识地闯入扩散状态,成为病毒性传播一发不可收拾。人肉搜索引擎就是通过人肉搜索的病毒性传播,由机器搜索引擎发展而来。人肉搜索引擎恰当的将人的力量汇聚到机器搜索中,与机器搜索相互配合,形成了对搜索任何事物的全方位覆盖。可以说,人的加入为搜索引擎技术注入了智能的元素,使得定位更加准确、搜索更为精准,不但扩大了搜索引擎的功能使用范围,也大大提高了人们通过搜索获取信息的效率。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