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张亮:新闻已死

2010-03-31 08:59:39.0 来源:腾讯科技 责编:Victoria

摘要: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事实上,过去一百年里,当绝大多数行业在不停提高自己的竞争门槛——比如,汽车业更快、更清洁;零售业更全、更便利;地产业更好的利用空间——新闻业是为数不多没有明显提升竞争壁垒的产业。
  【CPP114】讯:这是去年夏天我为一个朋友写的一篇文章,当时的主题是探讨阅读的未来,我写的是自己的本行——虽然立场颇不乐观。后来,这篇文章并未被刊发,而我也已离开这个行业,因此,格外需要指明,这并非我去职之后的冷嘲热讽,而是以利益相关者身份撰写的。

  约略可以想象,看到本文标题,已经有 10% 的读者心中暗骂“哗众取宠”而翻页到下一篇文章了。剩下的,掩卷而哂、犹豫未决、不知所谓甚至见猎心喜的列位读者,则做好了或嘲笑或日后用作谈资的准备。

  要的就是这感觉。这是传统意义上,一篇见诸报章的“新闻”的使命。先别去管字典里关于新闻的定义,这世界上真正与每个人有关的“新闻”是一种完整体验:无论婚丧嫁娶,还是世界末日,你获得关于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未被讲述过的信息或见解,由此产生知识或情感上的改变。

  不用说,这种随信息流动而带来的人的触动是一种不灭的体验。它不会死。

  正在死去的,是过去百年时间里体格日渐完善,一度成为权力工具的新闻创造机制:那个把大小事件集腋成裘,换上耸人听闻标题(如本文所拥有的那个),配上活色生香图像,最终把让你嬉笑怒骂的体验变为发行、广告收入的完整产业链条。

  大概你已经听到过可资佐证的一些案例:几乎每周都有一家美国的百年老报宣告破产,新鲜力量如 Conde Nast 集团在 2007 年以 1.5 亿美元启动的商业杂志 Portfolio 已经关张,《时代》和《新闻周刊》在主动减少自己的发行量,而老牌如《商业周刊》竟被一美元之价贱卖……已有不少相关变化的分析:互联网将大多数人阅读新闻的习惯改变,在传统媒体人还没找到在网络上赚取足够回报的方式前,“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始于 2007 年 8 月的这场经济危机已经不期而至。

  如果,这尚且只是正在发生的历史的一个小小波澜呢?

  在把这话题引向更远之前,必须明确两个定义。“新闻”和“死”。

  关于新闻,《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别嫌这说法过于简略,维基百科上的答案并没有详尽太多:“由纸媒、广播、互联网或口口相授传播给第三方或大众的任何新信息,或关于当下事件的信息”。坦白说,“新闻”是个非常难以被精确描述的事物。它应该指那些发生在 24 小时之内的事件?可这世上有多少事要时过境迁才能在媒体上销秘。未被讲述的信息?恐怕任何有阅读经验的人都不难反证,绝大多数报纸、杂志刊登的,并非是“未被讲述过的”。它被默认为关于任何新近发生事情的客观报道,但问题又来了,客观?众所周知,刊载出来的新闻是总被筛选过的,而那些新闻史上著名的人物,无论普利策、亨利·鲁斯还是默多克,并非因其客观闻名,恰恰相反,他们是偏执坚守某种立场的意见机器。

  与其说这种定义的不清晰是因为人们不求甚解,不如说它是一种持续变化中的事物,又犯不上被时时界定。最终,新闻变成了附着于一系列载体的信息,而人们甚至不在意它是否真的“有新可闻”。

  为求方便,且容我武断的描述一下我所理解的新闻:广义上,它是信息不对称下的信息流动。这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一小部分人知悉,更多人蒙在鼓里,新闻则是那个让信息稍微平等的手。到了上个世纪,这种推助其流动的力量成了一个可被管理的、持续的生意。于是,我们获得了一个狭义的定义,也是本文中最多指向的定义:让不对称的信息流动起来、转化为一种阅读体验的那门生意。为严谨计,本文以纸质媒介的新闻为主要讨论对象。

  而“死”并非说这个行业就此消失于人类社会,恰恰相反,它可能依然会存在很多年,但就像美国的汽车业一样,丧失了其应有的生命力,却仍有一些个案可以维持。

  也像底特律的工厂面对丰田的猛烈冲击兵败如山倒一样,截止此时,“新闻”这种形态的信息流动,已经丧失了其不可替代性。

  “无冕”之王


  无从考证出处,但中国一向有将记者喻为“无冕之王”的习惯。显而易见,这尊敬并不真实,但下至普通文字爱好者乐于见到自己的作品“被印成铅字”,上至中国政府对于新闻媒体的重视,倒也不难感知,在外界看来,媒体是有一些独特的权力的。

  这权力大概是基于三个方向的:对尽可能多的信息有知情权,对于自己获知的信息有独立表达权,以及向尽可能多的人发布信息的传播权。

  它们是新闻业用了大约 200 年的时间一点点争取来的。

  媒体这事物,雏形发端于17世纪,只记述英国宫廷轶闻。后来因为革命,成为了带有党派之见的宣传工具。今天大谈言论自由的欧洲当年并非如此开放:有统计说,1650 年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仅法国巴士底狱里的犯人,就有 1/6 是跟出版业相关的,而法国大革命末期,1793 至 1794 的一年间,就有 1/6 的记者被革命掉了——必须补上一句,当时的记者还没有“采访”这么个工作环节,采访诞生于 1860 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时,纽约的《太阳报》开始派几十名记者深入前线。

  即使在相对遵行自由市场导向的、当初还是英国殖民地的美国,新闻业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压迫下反抗的结果:1765 年春,因为和法国开战导致的经济压力,英国决定在北美也实行印花税,这相当于许多报纸一半多的收入。关乎自身生死时,报人们逐渐放弃了冷冷然的中立,合纵连横报道美国各地的抵抗行为,态度明确的引导民众对此事的理解。

  这还不算多年来,新闻业缓慢的克服自己的先天局限:印刷成本是随着 19 世纪初的造纸机、印刷机、制版技术的诞生和改进降低的,而发行则长期局限于各国的邮局体系,为促销,报纸们必须让利给报童,算是扩大了销售半径。事实上,到今天,印刷和发行依然是所有媒体共同的沉重的肉身:发行量越大,纸张及印刷成本越高,而想让报刊进入从街头报亭到机场、酒店的零售网点,则需要一笔额外的费用。

  所以,各位应该可以想象,当互联网诞生并以一种超越物理世界的速度进化,它所引发的巨变:任何人可以选择以真实身份或匿名的方式表达,可以选择主观或试图客观,几乎零成本的出版,几乎零成本的发行。

  要言之,互联网轻而易举取得了新闻业从诞生迄今 200 年辛苦获得的一切。在看清未来之前,传统新闻人所看到的是宽敞的平原,足够畅快撒欢:对于笃信「内容为王」的人们,印刷、发行之事原本就被等而下之对待,现在它们变得更不重要了!更美妙的是,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在全世界传播,而不在局限于纸张传播所及,这似乎也意味着更大的广告空间。

  新闻创作者所统治的天下似乎更为辽阔了呢!

  1990 年代中期开始,包括《时代》周刊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陆续尝试自建网站,而版权意识不强、技术理解力落后的中国的传统媒体则更为慷慨的在千年之交时把自己的内容赠予了新浪、搜狐们。

  这在日后成为了让许多媒体管理者后悔不已的决定。好像是他们自己把脖子套进绳索,然后把绳子的两端塞到了一双粗壮有力的手中,引颈待戮。我曾见过一个激烈场面,2006 年,在谷歌山景城的总部,一份中国报纸的主编面红耳赤的斥责谷歌一名负责技术的高层,认为是他的公司让自己的报纸没落了。就我所知,那份报纸的没落并非最近几年的事,只是,遗憾的是,互联网让它连复兴的可能性都没了。

  即使功成名就如《时代》周刊前主编沃尔特·伊萨克森也客气不到哪里去。在 2009 年 2 月他所撰写的那篇封面文章《如何拯救你的报纸》里,这个参与发明旗帜广告的传统媒体人多么懊恼自己与其它媒体业新锐人物放弃了内容收费模式。文章结尾,他用一种近乎乞求的语气呼吁人们重新对内容付费,仿佛募捐就能拯救报业。

  显然他没搞清状况。或者他过度高估了自己的历史角色。当一场潮流发生时,无论某个人参与与否,潮流都会发生。新闻产业所遇到的问题并非收费还是免费这一念之差。也有人认为问题出在渠道和内容的实力失衡:就像国美之于家电厂商,当渠道庞大无匹,就成店大欺客之势,这似乎正是 Google 所做的。这判断也是错的。

  在过去一百年里,读报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稳定的习惯。美国人喜欢早上喝咖啡时阅览新闻,中国人惯于晚饭后读报,从此过程中获知某件事的详情或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就像一种仪式:在几十分钟里,通过阅读新闻的形式,每个孤单的个体与广阔的世界建立一个粗疏的联系,完成进化的同步——没错,这非常像每天你把手机连上电脑,完成通讯录、日程表的同步——几天内完全没有新闻摄取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三四年时间都与外界缺乏信息同步,就成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即使电视的流行,CNN 所代表的“7×24新闻更新模式”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每天固定时刻的新闻阅读,但这种变化其实并非多么颠覆性:它只是提升了报道新闻的频率。在新闻采集、处理方式上,它和其它媒体并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只是当新闻发生时,它不用等待第二天清晨的发刊,而是可以直接通过卫星信号传播。但对于普通受众,除了海湾战争、9-11 恐怖袭击等特殊事件发生时,持续不间断的新闻发布并非不可或缺。这让 CNN 等电视新闻媒体更像纸媒体的补充。

  出于这种“同步”目的,传统媒体是以“信息包”的形式存在的:每天上百篇的文章被集合在一起。或许某一个时刻谁能写出一篇全世界没有第二家报纸能写的内容(比如《华盛顿时报》关于水门事件的系列报道),但更多时候,同一档次媒体所能涉及的新闻是大同小异的,差异通常存在于执行层面:新闻的选取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不同,一手信息源不同,角度、观点不同。

  而互联网所冲击的,并非是付费内容这一小小堡垒(传统媒体业早已尝试过许多内容免费的经营方式),而是下面两个问题上翻云覆雨:

  一、做个比喻,如果说世界的变化是一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大河,传统新闻业就像河面上每天铺就一块石砖,供人们拾阶驻足。而互联网却像一叶扁舟,水流所向,轻舟已至,中间无所凝滞。无疑,这世界最好的筑桥者,也跟不上船的速度——或者可以说,我们传统所说的“新闻”,是被刻意提炼出来的石砖,而当你能够风行水上时,一切就没那么刻意了,你能够持续的获得新信息,无论它们是否被称作“新闻”。

  二、传统媒体的“信息包”形态,说好听了是给读者以全方位服务,不好听了说,是二手新闻和二流新闻的保护伞。毕竟,以前被传统媒体视为自身局限的印刷、发行成本,注定了北京人读不到《纽约时报》,而成都报纸上撰述的本地新闻,对于东京的读者恍若几光年之外。就是说,传统的读者,终归要在自己伸手可及的范围里选择一份报纸、杂志养成阅读习惯。但打破物理概念的互联网没这么婉转:人们完全可以低成本的获得关于某一事件的最佳信息源,这让那些二手的、二流的新闻会被自然淘汰。

  试问,这世界是否有一家传统媒体公司,能够以互联网的速度持续生产一手、一流的新闻?

分享到: 下一篇:造纸原材料上涨较快 产成品毛利受压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