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新闻已死
2010-03-31 08:59:39.0 来源:腾讯科技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事实上,过去一百年里,当绝大多数行业在不停提高自己的竞争门槛——比如,汽车业更快、更清洁;零售业更全、更便利;地产业更好的利用空间——新闻业是为数不多没有明显提升竞争壁垒的产业。
另一极的崛起
如果在今天描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有三个选项:a) 增补,b) 冲击,c) 取代。我想业内人会选 a,但除了构建网络版,行之有效的增补方法暂时欠奉。普通读者会选 b,反正总有东西可读。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业工作九年但相当关注互联网变化的人,我非常担心最终的结果是 c。这与新闻业最终是否无纸化无关,也与 Google 是否垄断无关,重点是,就今天所见,几乎传统媒体所能实现的一切,互联网都可以做,甚至做的更好。
此前我们已经谈了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丧失的价值,也就是所谓受到冲击的部分。尚未涉及的,是互联网自身增加的价值,也就是它有可能取代传统媒体之处。
因为很难逐一列举传统媒体所能做、互联网所不能做的事情。不妨反过来:有什么是互联网媒体能做到的。
——互联网媒体能报道突发新闻吗?
是的,可以。从 2007 年 4 月 13 日墨西哥城发生地震首先报道于 Twitter,到 2009 年 1 月 15 日美国飞机迫降于哈德逊河时营救人员用手机拍照并发布于 Twitter,再到 2009 年 2 月 9 日中国中央电视台配楼着火时文字、图片及视频均由网民率先发布于网络上。过去两年里,当重大事件发生时,当事人或接近事态的人可以借助互联网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几乎已成惯例。
——互联网媒体能创造独家新闻吗?
在一些方面,它可以。比如隶属于时代华纳集团的名人新闻博客 TMZ 比尸检办公室早六分钟公布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虽然它接近于上面所说的“突发新闻”,但这并非任何一名普通网民的即兴作为,而是一家职业博客媒体的成果。
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独家新闻本来就是一件难以界定之事。如果仅就采访到其它媒体采访不到的人、写出其它媒体所未见之事这个角度,这早已不是什么壁垒。这在科技业相关报道方面尤为突出,负责硅谷报道的 TechCrunch、专事科技产品报道的 Engadget 几乎已经明确替代了它们在传统媒体领域各自的对手。如 Google 收购 YouTube 即 TechCrunch 率先报道,而一向以保密工作见长的苹果公司近两年来几乎每款重要产品发布都被博客媒体们提前预告。更夸张的是,一个叫 Brian Stelter 的 20 岁出头的小年轻,竟然因为一个叫 TVnewser 的博客而成为美国电视业人皆仰之的明星:电视圈中人里每天有上百条独家消息发给他,期待他发布出来。
这个话题的最新案例,是有人找到了 Twitter 公司上百份内部文件,将它们一股脑发给了 TechCrunch,并由后者择要发布。
——互联网媒体能成为持续的、高质量的信息平台吗?
是可以的。至少主流商界已经接受这点。全球科技业几乎所有主流活动都会专设博客席,热门会议如苹果公司的 Macworld,非凡人物如比尔·盖茨,都已对博客们敞开了大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的媒体人转上网络的结果:很多领域的精英人物也是最敢于尝鲜者,比如科技业顶级记者 Robert Cringely,《财富》杂志主编 Andy Serwer,都在十年前开始撰写类似博客的网络专栏。
甚至,2009 年 4 月美国传统媒体重要代表《华尔街日报》在一篇名为《美国最新职业:博客作者》的文章中,竟然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博客网站 Huffington Post 的价值无疑超过《华盛顿邮报》」。虽然这种论断多少有同行相轻的色彩,但以《华尔街日报》之严谨风格,将一个博客网站和美国最权威的报纸《华盛顿邮报》相提并论,本身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为什么创立于 2005 年的 Huffington Post 可以比肩成立于 1877 年的《华盛顿邮报》?
这是个结构问题。传统的主流媒体如果想获得尽可能多的读者,它必须走上中庸道路:以尽可能大众的表达方式,满足尽可能多人的口味。这个臆想中的读者,就像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喜读书,不求甚解」。但谁都知道,读者的口味是千变万化的。
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在于,它可以将各种小众的阅读需求集合到一起,形成「大的细分市场」。比如,无论观点怎样,《华盛顿邮报》始终必须以一种老成持重的姿态行文,可 Huffington Post 不用,它的作者大可将观点尖锐、辛辣到极致,文风亦不拘一格。这种劲道十足的文章确保着现在 Huffington Post 每个月有大约 900 万的独立访问者。
而且,博客的形态注定了它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长尾效应。对于任何话题的持续关注,都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读者。相比而言,传统的媒体就笨拙的多,它总有自己的新闻节奏,比如《财富》杂志以关注美国大型企业著称,美国首富比尔·盖茨近三十年登陆于其封面三十次(已经是《财富》史上封面人物之最),但一个有心于微软报道的博客,比如著名记者 Mary Jo Foley 经营的博客《关于微软的一切》,每天至少可以写上两到三篇相关文章。这种频次没有任何行业报纸能比肩。
——互联网媒体能创作出即使传统媒体也很难完成的报道吗?比如战地报道,以及掀翻总统的水门事件式的报道。
这有待证明,毕竟,承担巨大财务压力乃至生命风险进行新闻报道,通常很难由某一个人完成。即使一朝成名的水门事件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也需要凯瑟琳·格雷厄姆作为《华盛顿邮报》拥有者甘冒生命危险支持他们的探索。
但一些细节似乎暗示着,这并非全然不可能。
一件有趣的事,是 2009 年 5 月,英国 Echo 杂志的记者托尼·麦克唐纳在酒吧会友时,被突如其来的散弹枪击中,他下巴中弹,在前往医院的路上竟然上 Twitter 发言:“我在西德比村中弹了,散弹遍布我的脸颊——我想我还好。”也许这就是未来的战地报道雏形。
另一件不那么有趣的事情,是近在眼前的伊朗大选,因为伊朗政府于 6 月 16 日宣布取消外国记者的采访证,并禁止他们从事现场报道,即使一向在重大新闻方面不失分的 CNN 也相当沉寂。但伊朗一批网络用户利用 Twitter 为主的网络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发布。这轰动一时。
如果 30 年前,“深喉”可以使用 Twitter,他还需要冒险和冒头小伙子鲍勃·伍德沃德深夜接头吗?
是信息,而非新闻
以上的论述相当费力不讨好——它总有挂一漏万之嫌——但只要看看在中国,什么正改变着老百姓们阅读报纸的习惯,你就会明白,之所以替代效应如此轻易的发生,是因为新闻是个自我保护壁垒很低的产业。
残酷现实是,人们不再买都市报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定制的手机报。
有人认为手机报是一种阅读吗?显然不算,它只是信息的浅度传播。但显而易见,对于那个曾经由大众媒体设想出的“大众读者”,他/她也的确不需要深度阅读,或者说,如果只是从获取信息、与世界“同步信息”的角度计,1000 字的文章和 100 字的短信没有太本质的区别。而且,它比读报更便利。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事实上,过去一百年里,当绝大多数行业在不停提高自己的竞争门槛——比如,汽车业更快、更清洁;零售业更全、更便利;地产业更好的利用空间——新闻业是为数不多没有明显提升竞争壁垒的产业。
什么是好的新闻?答案很简单:快的、准确的、独家的、有深度的、叙述优美的、能够影响读者思考的。
但看看新闻业,你就会发现,民众真正持续消费的新闻是:简单的、易得的、八卦的、跟自己有关的……对于绝大多数人,一篇关于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报道或许是“好”的,但未必是他们会去阅读的,他们宁肯把这些时间分配给莎拉波娃在网球比赛时的裙下风光、周杰伦的最新绯闻,以及一些荒诞的社会新闻。
当然,新闻业并非一个全无追求的行业。这毕竟是一个由大量知识工作者构成的行业,哪怕出于卑微的自尊,他们也会试图写出一些严肃、深度的报道。但就像新闻本身从来不是一个被严谨定义过的词汇,大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也从来没有明确过——因为,这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是你必须知道的事情。如果说此前新闻业能以相对稳定的形态存在,是因为它依靠长期的教育市场让供求关系达到了平衡,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供远远超过了求。
在三十年前,一个记者所需要考虑的唯一问题是:你有没有可能写出一篇比同行好的新闻?
而今天每名记者面对的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读者只有两只眼睛和每天 24 小时,他们却拥有近乎无穷的资讯,他们凭什么选择读我的文章?(连带着,是这样一个幽灵般挥之不去的担忧:自己会不会随时失业?显而易见,传统新闻业扶级而上的晋升体系已经没有了。今天新闻系毕业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应该假设自己穷二十年努力成为一份杂志的主编。)
造成这种供大于求的初级原因是,写作并非一种专业,而是一种能力。一个汽车工人不可能在下班后自己构建流水线,但每个人都可以写点什么。互联网则让这些信息的传播在瞬间完成。因此,在可见的未来里,信息的几何级数增长将不会停歇。
这方面的典型就是 Twitter。这个每次只让用户撰写 140 字的网络应用,前所未有的采集了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人的想法——某种意义上,甚至不是他们真实所想,只是他们脱口而出的“杂音”——当数以百万计的人、以秒为单位纪录自己在某个时刻的所见所想,它就成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信息是孤独的、无用的,但当许多人同时发表对某一件事的看法,其影响力相当于一台发出巨大轰鸣声的民意投票机。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不知该如何定义 Twitter,而在不久前泄露的公司内部文件中,Twitter 的管理者们将自己比喻为“地球的脉搏”,一个全世界信息的神经系统。这是很绝妙的想法。
它也成为我完全不看好将传统媒体的网络版收费的根本原因。在一个信息无止境增长的时期,将有限的、可替代的信息锁在一个“有围墙的花园”里,就像在群山中销售一块砖头,人们并不否认其价值,但也不会认可它的价格。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