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波:电子书让出版业变更轻 但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本身
2010-10-10 09:54:16.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编:张健
- 摘要:
- 沈浩波是一个异类,不论是作为一个诗人,还是一个企业家。 在现代诗歌界,沈浩波是一个异类。本世纪初,他和一群年轻诗人发起的“下半身诗歌运动”曾经席卷过半壁诗坛,2000年7月更是和朋友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著有《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在引发诗界地震,被中国诗歌界称为“心藏大恶”的诗人。
不跟资本对赌
虽然磨铁图书“开始成为了企业”,沈浩波也从面临“饿死”的诗人变成了企业家,但他骨子里还是诗人。
2004年开始,漆峻泓的商业规划和沈浩波的创意能力逐渐形成合力,磨铁图书迅速成长壮大,但沈浩波的主要活动地点还是咖啡馆或者小酒吧。一直到现在,沈的简单履历是:2000-2004年,泡后海,直到安静的后海变得嘈杂;2004-2006年,沈选择泡在安静的南锣鼓巷,直到南锣鼓巷变得人声鼎沸;现在,沈转战北京新的酒吧街,五道营。
他戏言:十年时间,养了好几条街。
从沈浩波当初做出版到磨铁已经成为行业内最知名的企业,他们策划出版的《北京娃娃》、《今生今世》、《草样年华》、《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等书籍每一次都在创造销售和口碑的奇迹,按照其首轮投资方基石资本合伙人陶涛的话说,磨铁每年都会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畅销书出来,给沉闷的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带来不小的波澜。
2007年下半年,不断壮大的磨铁图书开始吸引到风险投资基金的关注。在一次饭局上,基石资本合伙人林凌偶然间听人谈起磨铁图书,他对这个公司产生了极大兴趣。而林凌饭桌上的这个人正好是沈浩波的同学。
当年大约10月份的时候,沈浩波接到其上海同学的电话,说有个朋友想来北京见见他。沈浩波当时并没有在意,直到林凌来到沈浩波的办公室,“谈了半天之后”,沈才意识到原来林凌就是他同学介绍的那个人。
尽管沈浩波之前并不知道林凌是做风险投资的,也没任何思想准备,但事实是,他们谈得非常投机。
这一次“瞎聊”,也为沈浩波接受风险投资做了一个缓冲和铺垫,因为他也知道,对现金流依赖极大的图书出版行业如果真想做大,大量资金的支持势必不可少。但他同时也很清楚,文化产业绝对不能跟资本过招。因此,沈的融资条件是,不接受任何对赌条款。
2007年底,基石资本以“非常有诚意”的速度和价格决定注资磨铁图书。“当时市场很火爆,企业融资的市盈率普遍很高,基石投资给了我们十倍多的市盈率。”沈浩波回忆说。
两年之后,从十月份的某一天开始,一周之内忽然有六七家风险投资公司来到沈浩波的办公室,希望投资磨铁图书。这让沈浩波印象特别深刻,他当时甚至“有点懵”。
尽管公司发展很快,但沈浩波一直以为,跟其他行业相比,出版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行业。就像磨铁图书的名字一样,出版行业需要精雕细琢,慢慢积累,这个行业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浮躁,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内容,不能急功近利,更经不起资本意志的折腾。
当时创业板刚刚推出,很多投资公司其实是在奔着创业板去找投资项目的。
但上市不是他做磨铁图书的目标,这是需要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漆峻泓和沈浩波在经过艰难抉择后,婉拒了很多投资公司的入资请求。
鼎晖投资的到来,让沈浩波有些心动。在与鼎晖投资合伙人胡晓玲第一次的交谈中,沈发现胡已经对这个行业做足了功课,见解非常深刻,谈得很投机。
同时,沈其实很清楚,出版业是一个“很吃钱的行业”,而且该行业市场化的进程已经开始。
“这个行业没有不缺钱的公司,我们当时虽然现金流很好,但从本质来讲,还是很缺钱。因为早一点获得更多的资金,就能早一点完成规模化的布局。”沈浩波说。
最关键的一点,胡晓玲也很关心磨铁是否有上市的打算,但她的关心跟其他投资人不太一样,建议磨铁不要着急上市。这很符合沈浩波的想法,让他“很心动”。
对于磨铁图书所提出的投资价格,胡晓玲也很有诚意,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给出的市盈率是十多倍。虽然沈浩波不肯没说出具体倍数,但业内普遍传言鼎晖投资给出的价格要比当年基石投资给出的价格要高出不少。
至于投资条款,沈浩波坚持他的主张,现在是整个行业面临巨大改变的转型时期,必须做好行业布局,多为未来考虑,对于短期的增长业绩、发展预期等,磨铁不接受资本方的任何投资条款。
从2007年基石资本的5000万人民币,到2010年鼎晖投资联合基石资本的一亿多元,磨铁图书总共融得资金达1.5亿多元,成为民营出版业从风险投资公司融资最多的企业,林凌和胡晓玲分别代表两家投资机构担任磨铁图书董事。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