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印刷产业发展趋势
2010-10-20 11:09:42.0 来源:新闻出版局 责编:张健
- 摘要:
- 印刷业是一种加工、服务性产业,是经济和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印刷业的内涵相当丰富,它不仅内部细分行业多,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很多,其产业链相当长,涉及到油墨行业、造纸纸业、包装行业、出版行业、印刷机械行业、广告行业、电子行业等等,可以说,印刷业是一个具有丰富产业内容的巨大的产业经济体系。
六大问题 制约发展
与国外相比,辽宁省印刷产业经济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印制能力低,成本高,印刷及服务体系不完善;与国内比,辽宁省印刷水平偏低、印刷规模偏小,竞争能力偏弱,印制质量偏差。
开放进程缓慢。珠三角、长三角两地政府对印刷产业投入的关切度比较大,印刷产业自我开放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加之两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决定了印刷产业经济的发展优势。辽宁省属于环渤海地区,这一地区的印刷产业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开放意识和市场意识不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弱,政府对印刷产业及产业经济的关切度偏低。
印刷经济区域性联系不强。环渤海地区区域性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由于这样的经济关系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印刷产业各自为战的孤立发展态势。环渤海地区缺乏像珠三角和长三角那样多的大型印刷企业集团。印刷企业缺乏在地区之间和省际之间的联络和交流,以至于很多大型活源流失于区外。
产业结构不合理。多年来,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关切,省印刷产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企业产品结构单一,高质量产品及品牌少,合作合资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较小,专、特、精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少。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彩色高档印刷能力不足,体现在胶印印刷能力和增长幅度上连续两年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散件印刷能力也连续两年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印刷能力弱。由于印刷能力弱,导致活源不足。主要产品产量除胶印印刷略有增长外,其他产品如:书刊排字、书刊印刷、散件印刷、书刊装订等均有明显的下降,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全国的平均下降水平。印刷产品质量低,致使省内很多出版社将出版精品委托于南方的印刷企业,造成省内活源的流失。全省书刊印刷业的整体印制水平居于全国中游偏下水平。也因此导致了企业社会活源少,企业间相互压价。所以,印刷市场价格混乱,竞争无序的现象也时有出现。
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滞后。全省包装印刷产业经济与国内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2003年辽宁的包装印刷行业年创工业产值为150亿元,而广东为550亿元,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产值也都在300亿元左右。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的包装印刷业务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失于省外。据统计,辽宁省每年都有2200多亿元的出口工农业产品及药业、乳业产品包装的任务。即使以5%的成本计算,辽宁包装印刷业的产值应超过280亿元,尚有160亿元的产业经济在省外运营。
印刷体系不完善。多年来,由于政府没有把印刷产业纳入到技术改造中,没有向印刷产业注入技改资金,形成了单一印刷体系。就是说,在整个印刷产业体系中,全省从印机、油墨、纸张、版材等各种印刷原材料都需进口于省外以至于国外。同时,再加上税收的压力和印刷人才的短缺,导致了加工成本的增加和印刷价格的提高。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