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区建立“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2011-07-30 09:30:50.0 来源:陕西日报 责编:陈伊超
- 摘要:
- 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11年6月3日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一家以印刷包装产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三)提前规划,科学论证。
2010年7月11日,经开区组织环评专家对基地进行了论证,以期科学、有效地进行基地的总规和详规。2010年8月,经开区聘请陕西科技大学专家进行创建“国家级西安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的研究撰写工作。9月30日,经领导小组研究审定,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方案。12月,省新闻出版局和经开区共同召开联合创建“西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产业业态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就“西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的业态发展、运作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基地实施绿色与数字印刷包装工程、骨干企业与科技园区示范工程、印刷包装产业系统化和文化建设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2011年初,确定了基地新闻出版大厦和国际艺术中心两个先导性项目的立项。今年2月,经开区聘请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筑诚分公司,对印包基地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
三、建设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优势与机遇
(一)市场前景广阔
印刷包装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流通、消费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催发了对印刷包装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最近五年来,我国印刷包装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以20%速度增长,2010年超过1.5万亿元。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印刷包装产业仍将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速度,2015年,全国印刷包装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万亿元。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印刷包装产业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低。陕西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印刷包装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2010年,浙江省印刷包装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8%,广东为3.6%,而陕西仅为1.4%;二是主要经济指标差距较大。2010年陕西印刷包装业总产值160亿元,不到浙江省的1/11、广东省的1/10;印刷包装业占全国印刷包装业总产值的比重,陕西仅为1%,而广东与浙江分别占12.3%、11%,皆相差10个及以上百分点。印刷包装产业发展所存在的巨大差距,也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说明了我省乃至西部印刷包装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二)产业基础厚实
近年来,西安经开区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四大功能园区为承载的印包产业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加快全省、全市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中,草滩园区的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5168亩,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列为“十一五”、“十二五”省文化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印包基地已累计引进各类企业52家,项目总投资29.9亿元,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4.73亿元。已有人民日报西安印务中心、双健包装、新华音像制品公司、秦源软塑包装、西安圣宝塑料彩印等27家企业建成投产,雄峰印务、中国地图社亚东地图、五洲文化数码等企业在建。中心区的出版印刷、教育培训等产业发展迅猛,聚集了华商传媒、中财印务、中富包装等一大批印刷包装龙头企业。出口加工区的西安经开区数据中心,总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是西北最大数据中心,可为印刷包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信息服务。泾渭新城以高端制造业为特色,着力打造千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对印刷包装产业设备研发、制造的有力支撑。
目前,围绕印刷包装产业,以创意设计、出版传媒、图书发行等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以及材料供应、物流配送、信息化服务等产业配套,在西安经开区都已经有所聚集,产业进一步集群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大做强印刷包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物理空间充足
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已建成区域为1600亩,依据经开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新增基地建设用地3568亩,使得基地总规划面积达到5168亩。近3.45平方公里规模的印刷包装产业集群,全国并不多见,特别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印刷包装产业发达地区因面临土地资源约束而需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今天,更加凸显了该区域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物理空间优势。同时,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所在区域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构筑了印刷包装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理想之地。
(四)政策环境优越
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国家给予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