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数字化 失去教材出版将如何?
2011-10-09 09:26:28.0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中小学教学的数字化将会给中国出版带来怎样的影响,教科书的无纸化将会是出版业难以承受的剧痛吗?现在,这种看似杞人忧天的担忧,或许正渐渐成为一种可能。
【CPP114】讯:中小学教学的数字化将会给中国出版带来怎样的影响,教科书的无纸化将会是出版业难以承受的剧痛吗?现在,这种看似杞人忧天的担忧,或许正渐渐成为一种可能。
不远之变局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韩国教育部7月1日公布了名为“智能教育”的项目计划,该计划着力于在2015年之前,将中小学所使用的全部教科书数字化,使教材内容可以呈现在计算机、互动黑板、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机上。未来数年之内,传统的纸媒教材将有可能在韩国消失。
看完这则报道,或许会有人罗列出中韩两国的种种差距,比如,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又如,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与韩国有相当大的差距,等等,并据此认为,韩国推行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无纸化,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教育也将如此。这种分析的确不无道理,只是,韩国政府推行“智能教育”的初衷,一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便捷和多样化,二是出于节约纸张、减少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的考量。前者姑且不论,就减少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而言,我们自己并不亚于这个邻国。
事实上,纸张仅仅只是人类众多的媒介载体之一。在传播媒介进化的历史之中,从泥板、石头、树叶、甲骨、羊皮,到简牍、简策、帛书、帛卷,直至纸张媒介,人类传播媒介的进化始终遵循这样三个基本准则:使用的便捷性,复制的经济性,传播的高效性。正因为如此,自蔡伦发明了以树皮为原料的纸张之后,纸张媒介因为使用的便捷、复制的经济和传播的高效,迅速取代了此前的媒介载体,并在此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始终是使用最广泛的媒介载体,即便19世纪之后陆续出现了广播(声音媒介)、电影电视(声像电子媒介)以及互联网(网络媒介),都没能取而代之,都没能撼动纸媒的主体地位。
可是时至今日,面临能源消耗、资源枯竭、环境保护的约束,纸张的生产体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外部性(经济学术语,造纸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就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外部性),其实,纸张价格的上涨,既是造纸企业采用环保技术,使得外部成本向内部回归,也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上涨,发出减少纸张消费的信号。在纸张使用的边际成本逐日递增的前提之下,纸媒最重要的优势——复制经济性,开始逐渐削弱。毫无疑问,数字媒介在使用上更便捷、传播上更高效,复制上也更经济,这些都决定数字媒介是未来媒介载体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纸媒出版产业而言,媒介载体的变革方向,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失去教材,出版将会怎样
那么,我们不妨大胆地做这样的假想:如果失去教材,出版业将会怎样,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或许,我们将失去整个产业最重要的利润源。长久以来,中国出版一直是一种以教材教辅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利润比重上,教材出版始终占据绝对份额。以2009年为例,2009年近24万种一般图书的总印数为37.88亿册,而6万多种课本的总印数则达到32.35亿册,且不论这37.88亿册一般图书中,还有相当部分会最终沦为库存。同样,据开卷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零售市场,教材教辅销售量占市场总体的册数比重高达32.45%,如果考虑到开卷监控系统之外庞大的教材系统销售量,这个比重会大得惊人,一般估计教材的产业比重应该能够占到60%以上,所以不难想见,一旦失去教材,出版业将遭遇怎样的尴尬窘迫。
第二,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无纸化,将影响到我们最重要的一般图书市场——青少年图书市场。根据开卷报告,2009年少儿类图书占总市场的册数比重为18.6%,是除了教材教辅市场之外,所有一般图书市场中,比重最高的分类市场。一旦教育数字化、无纸化,青少年阅读习惯将会随之发生变化,对电子阅读的适应,将减少他们阅读传统纸媒出版物的时间,进而逐渐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挤压传统青少年图书市场。
其三,更要紧的是,随着教育数字化、无纸化的推进,传统纸媒阅读习惯的培养将愈加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国民阅读率一直偏低,而且未成年人的阅读率要远远高于成年人,历次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佐证了这一点。所以,从现有国民阅读结构来看,从娃娃抓起并逐步提高成年人阅读,是提升国民阅读率、培养国民阅读习惯的可行途径,可是不难想见,一旦电子阅读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读者纸媒阅读习惯将变得更加困难。
不远之变局
据《韩国先驱报》报道,韩国教育部7月1日公布了名为“智能教育”的项目计划,该计划着力于在2015年之前,将中小学所使用的全部教科书数字化,使教材内容可以呈现在计算机、互动黑板、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机上。未来数年之内,传统的纸媒教材将有可能在韩国消失。
看完这则报道,或许会有人罗列出中韩两国的种种差距,比如,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又如,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与韩国有相当大的差距,等等,并据此认为,韩国推行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无纸化,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教育也将如此。这种分析的确不无道理,只是,韩国政府推行“智能教育”的初衷,一是为了实现教育的便捷和多样化,二是出于节约纸张、减少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的考量。前者姑且不论,就减少消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而言,我们自己并不亚于这个邻国。
事实上,纸张仅仅只是人类众多的媒介载体之一。在传播媒介进化的历史之中,从泥板、石头、树叶、甲骨、羊皮,到简牍、简策、帛书、帛卷,直至纸张媒介,人类传播媒介的进化始终遵循这样三个基本准则:使用的便捷性,复制的经济性,传播的高效性。正因为如此,自蔡伦发明了以树皮为原料的纸张之后,纸张媒介因为使用的便捷、复制的经济和传播的高效,迅速取代了此前的媒介载体,并在此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始终是使用最广泛的媒介载体,即便19世纪之后陆续出现了广播(声音媒介)、电影电视(声像电子媒介)以及互联网(网络媒介),都没能取而代之,都没能撼动纸媒的主体地位。
可是时至今日,面临能源消耗、资源枯竭、环境保护的约束,纸张的生产体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外部性(经济学术语,造纸所产生的污染排放就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外部性),其实,纸张价格的上涨,既是造纸企业采用环保技术,使得外部成本向内部回归,也是市场经济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上涨,发出减少纸张消费的信号。在纸张使用的边际成本逐日递增的前提之下,纸媒最重要的优势——复制经济性,开始逐渐削弱。毫无疑问,数字媒介在使用上更便捷、传播上更高效,复制上也更经济,这些都决定数字媒介是未来媒介载体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纸媒出版产业而言,媒介载体的变革方向,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如果失去教材,出版将会怎样
那么,我们不妨大胆地做这样的假想:如果失去教材,出版业将会怎样,又该如何应对?
第一,或许,我们将失去整个产业最重要的利润源。长久以来,中国出版一直是一种以教材教辅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无论在总量规模,还是利润比重上,教材出版始终占据绝对份额。以2009年为例,2009年近24万种一般图书的总印数为37.88亿册,而6万多种课本的总印数则达到32.35亿册,且不论这37.88亿册一般图书中,还有相当部分会最终沦为库存。同样,据开卷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零售市场,教材教辅销售量占市场总体的册数比重高达32.45%,如果考虑到开卷监控系统之外庞大的教材系统销售量,这个比重会大得惊人,一般估计教材的产业比重应该能够占到60%以上,所以不难想见,一旦失去教材,出版业将遭遇怎样的尴尬窘迫。
第二,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无纸化,将影响到我们最重要的一般图书市场——青少年图书市场。根据开卷报告,2009年少儿类图书占总市场的册数比重为18.6%,是除了教材教辅市场之外,所有一般图书市场中,比重最高的分类市场。一旦教育数字化、无纸化,青少年阅读习惯将会随之发生变化,对电子阅读的适应,将减少他们阅读传统纸媒出版物的时间,进而逐渐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挤压传统青少年图书市场。
其三,更要紧的是,随着教育数字化、无纸化的推进,传统纸媒阅读习惯的培养将愈加困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国民阅读率一直偏低,而且未成年人的阅读率要远远高于成年人,历次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佐证了这一点。所以,从现有国民阅读结构来看,从娃娃抓起并逐步提高成年人阅读,是提升国民阅读率、培养国民阅读习惯的可行途径,可是不难想见,一旦电子阅读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读者纸媒阅读习惯将变得更加困难。
- 相关新闻:
- ·上海一小学将iPad引进课堂 代替纸质教材 2011-09-26 10:07:00.0
- ·高校应用型学科教材滞后 学生称毕业后难学以致用 2011-09-26 09:16:01.0
- ·谈教科书数字化促使我国出版业彻底转型 2011-09-16 09:26:1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