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与航天科技结合打造西安新的增长极
2012-04-13 08:58:03.0 来源:西安晚报 责编:陈培
- 摘要:
- 一幅幅精美的壁纸到底是怎么印刷出来的?到底与航天技术有什么联系呢?苏翔宇说:“这些印刷机正是利用了生产液体发动机的光机能一体化技术,凭借技术的转化缩小了生产的成本。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率先占领了国内市场,可用来生产如壁纸、啤酒箱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印刷品。
【CPP114】讯:凭借雄厚产业基础优势,营造优良产业生态;依靠航天科技资源,打造多元产业格局。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一个资金密集、科技领先的航天高科技产业聚集区,西安航天基地立足航天产业特色,坐实航天工业园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搭建国内最大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平台,创建独具航天特色产业集群,不仅加速推动航天产业向民品转化,而且加速推动了民用航天产业与西安区域经济的融合,为西安促进产业升级,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速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国家致力于推动军民融合体系的大方针引导下,新一轮的产业浪潮已经逐步显现,我们坚信,通过产业聚集形成的巨大能量,必将推动军工企业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并成为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西安航天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长春对航天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用好“航天金字招牌”
构建航天特色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涉及电子、新材料、自动控制的3000多家企业参与载人航天的研究、生产,直接促进了这些企业的技术进步。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
“研发能力一旦和市场充分结合,会产生出数量惊人的新产业和新装备。”陈长春说,航天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许多人看到的也许只是表面,而实际上,这个系统非常繁杂。就一台发动机来说,它可能含有上万个零件,可能涉及若干种材料,涉及几十种、上百种工艺,这些工艺在满足航天发射技术的同时,又可以衍生出各种民用产品,比如说精密的计量技术、燃料推进技术、泵阀制造技术、卫星通讯导航、遥感技术等等。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都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制药、卫星通讯等民用领域。航天技术自身具有的更严格的生产标准,就能以更高的可靠性来更好地满足民用产品的要求,能迅速地转移到民用产品领域,进而占领高端市场。就军转民发展趋势来看,航天技术体系应用到民用产业领域潜力巨大,其中蕴含的创新能力和已经具备的产业转移能力是不可限量的。这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更是带动全球产业成本的下降,对整个行业的带动都是非常明显的。
转化航天技术成果
助推西安新的经济增长
“西安航天基地这5年多的时间,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正是依托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积累的大量军工技术。由于航天工业的特殊性,航天科研院所掌握的各种技术往往处于不同领域的制高点。一旦转为民用,将有可能产生一个个巨大的市场,可有效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陈长春如此概括过去5年在航天技术引领下的西安航天民用技术转化历程。
“过去生产一台混合集成电路的重量要16公斤,而现在只有火柴盒一般大小,且功能也比过去强大了许多。”在航天771所,一台神奇的航天科技产品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1965年成立的771所,是国家唯一的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
对于771所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航天九院副院长、771所所长张俊超说,近年来该所的技术研发成果开始向国产化工程和国家需求的基础前沿延伸,向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延伸。加快了元器件国产化的研制步伐,国产化芯片的应用推广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771所拥有中国西部地区最高水平的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标,已具备年封装集成电路12亿只的能力,在集成电路产业市场上树立了“航天塑封”的良好企业品牌。民品集成电路测试生产线,可实现年测试6~8亿只电路的能力。可解决4英寸和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民用产品的中测和成测,在行业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该所的印制板和混合集成电路生产线也都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
张俊超说,在现有条件下,我国的芯片产业主要还是依赖国外进口。加快芯片的国产化和如何将航天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是航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将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这是771所的战略任务。未来,将努力提升和拓展计算机设计技术,计算机发展将摒弃现在的模式,向微型化、芯片化发展;推动混合集成电路向系统集成转换,面向市场需求形成快速反应的技术支撑,深入推进专业融合,全面提升综合技术能力。
谈及未来,张俊超表示,到“十二五”末期,771所将实现集成电路封装、印制板、民用仪器仪表、电源和新型能源等民用产业化项目的集中布局,做强、做大民品产业,实现经济总规模45亿元的目标;实现中国最强的系统集成商、中国最好品质的芯片供应商、中国最高水平的系统集成与封装产品供应商的目标;实现国际一流电子技术强所的目标。
“要做就做最好,相信未来西安航天基地在西安的整个工业经济格局中,必将起到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成为一只最具发展前途的‘潜力股’。”对于航天基地的发展前途,陈长春如是说。
“在国家致力于推动军民融合体系的大方针引导下,新一轮的产业浪潮已经逐步显现,我们坚信,通过产业聚集形成的巨大能量,必将推动军工企业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并成为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西安航天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长春对航天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用好“航天金字招牌”
构建航天特色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开发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涉及电子、新材料、自动控制的3000多家企业参与载人航天的研究、生产,直接促进了这些企业的技术进步。研究表明,航天技术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0。可以说,航天产业是一个联动效应极强的高技术产业。
“研发能力一旦和市场充分结合,会产生出数量惊人的新产业和新装备。”陈长春说,航天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许多人看到的也许只是表面,而实际上,这个系统非常繁杂。就一台发动机来说,它可能含有上万个零件,可能涉及若干种材料,涉及几十种、上百种工艺,这些工艺在满足航天发射技术的同时,又可以衍生出各种民用产品,比如说精密的计量技术、燃料推进技术、泵阀制造技术、卫星通讯导航、遥感技术等等。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都可以应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制药、卫星通讯等民用领域。航天技术自身具有的更严格的生产标准,就能以更高的可靠性来更好地满足民用产品的要求,能迅速地转移到民用产品领域,进而占领高端市场。就军转民发展趋势来看,航天技术体系应用到民用产业领域潜力巨大,其中蕴含的创新能力和已经具备的产业转移能力是不可限量的。这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更是带动全球产业成本的下降,对整个行业的带动都是非常明显的。
转化航天技术成果
助推西安新的经济增长
“西安航天基地这5年多的时间,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正是依托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积累的大量军工技术。由于航天工业的特殊性,航天科研院所掌握的各种技术往往处于不同领域的制高点。一旦转为民用,将有可能产生一个个巨大的市场,可有效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陈长春如此概括过去5年在航天技术引领下的西安航天民用技术转化历程。
“过去生产一台混合集成电路的重量要16公斤,而现在只有火柴盒一般大小,且功能也比过去强大了许多。”在航天771所,一台神奇的航天科技产品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1965年成立的771所,是国家唯一的集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的大型专业研究所。
对于771所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航天九院副院长、771所所长张俊超说,近年来该所的技术研发成果开始向国产化工程和国家需求的基础前沿延伸,向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延伸。加快了元器件国产化的研制步伐,国产化芯片的应用推广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771所拥有中国西部地区最高水平的集成电路封装生产线,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标,已具备年封装集成电路12亿只的能力,在集成电路产业市场上树立了“航天塑封”的良好企业品牌。民品集成电路测试生产线,可实现年测试6~8亿只电路的能力。可解决4英寸和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民用产品的中测和成测,在行业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该所的印制板和混合集成电路生产线也都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
张俊超说,在现有条件下,我国的芯片产业主要还是依赖国外进口。加快芯片的国产化和如何将航天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是航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将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这是771所的战略任务。未来,将努力提升和拓展计算机设计技术,计算机发展将摒弃现在的模式,向微型化、芯片化发展;推动混合集成电路向系统集成转换,面向市场需求形成快速反应的技术支撑,深入推进专业融合,全面提升综合技术能力。
谈及未来,张俊超表示,到“十二五”末期,771所将实现集成电路封装、印制板、民用仪器仪表、电源和新型能源等民用产业化项目的集中布局,做强、做大民品产业,实现经济总规模45亿元的目标;实现中国最强的系统集成商、中国最好品质的芯片供应商、中国最高水平的系统集成与封装产品供应商的目标;实现国际一流电子技术强所的目标。
“要做就做最好,相信未来西安航天基地在西安的整个工业经济格局中,必将起到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成为一只最具发展前途的‘潜力股’。”对于航天基地的发展前途,陈长春如是说。
- 相关新闻:
- ·环保型软包装水墨 引领食品包装新革命 2012-04-12 10:27:44.0
- ·印刷产业转型发展六大方向 2012-04-12 09:02:04.0
- ·2012山东国际印刷、包装工业展 我要印显风采 2012-04-11 14:19:03.0
- ·我国瓦楞纸箱印刷行业未来五年将高速发展 2012-04-09 09:16:14.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