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区“大跃进式”发展潜藏三大风险
2012-05-09 09:33:03.0 来源:新华08 责编:王岑
- 摘要:
- 近年来,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抓手。记者近期在陕、鄂、苏、浙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各地文化产业园呈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隐患。
【CPP114】讯:近年来,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抓手。记者近期在陕、鄂、苏、浙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各地文化产业园呈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隐患。一些园区投资大难以收回成本、透支历史文化资源,甚至还有地方打着建设园区的旗号,暗中圈地做房地产项目,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政策。
——“烧钱多”回本慢盈利难
近年来,许多地方发展文化园区建设呈现一哄而上的态势: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产业园……名目繁多。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做过概算,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这四五年时间就建了300多个文化园。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文化产业园投资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多则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也不鲜见。但由于投资巨大,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武汉“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投资方武汉致盛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慧说,园区投资几千万元,运营成本每年都要100多万元,尽管现在一期园区已经饱和,但是要过六七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三年收回成本的原计划也无法实现。
2008年,武汉博大科技集团和湖北宜都市政府启动合建中国三峡·世界非遗文化城,计划投资规模20亿元,占地面积5380亩,建设周期6年。博大科技集团总裁刘建设介绍,由于银行信贷政策不断收紧,合作伙伴又因国际金融危机资金链发生断裂,他只得自投5000万元完成园区三通一平和4万方的土建工程。目前园区处于停工状态,他希望尽快找到合作伙伴,以便项目能继续进行。湖北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官信认为,除了资金链断裂外,造成中国三峡·世界非遗文化城陷入目前停工局面的原因还在于建设方案过大,需要地方配套支持的基础设施施工量巨大,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受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各地政府加大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力度。一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跃进式”发展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一些事实和数据已经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泡沫已经开始显现,潜在的风险正在积聚。
——透支历史资源制造文化泡沫
现在许多文化园区为打出“特色”牌,纷纷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兴土木。中视传媒无锡影视基地副总经理季美娟认为,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利用,但关键在于要找准对社会和国人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她举例说,三国城和水浒城吸引游客并非三国文化和宋代文化,而在于《三国演义》文化和《水浒》文化。
地处武汉市江夏区的谭鑫培文化园占地3600亩,是全国最大的京剧主题公园。江夏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蔡明贵告诉记者,文化园计划总投资6.6亿元,目前已由政府投入1.2亿元左右,建成文化主题公园、谭鑫培古戏楼。下一步,还计划在文化园内修建仿明清一条街、谭鑫培博物馆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免费开放的主题公园游客稀少。谭鑫培戏楼因为演出成本较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有两个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维护。蔡明贵表示,京剧大师谭鑫培生于江夏,区里想借着这个文化名人发展文化产业,但主题公园的维护费每年都需400多万元,实现盈利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武汉市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吴天勇说,谭鑫培文化园是一个孤悬在江夏的文化项目,没有其他业态,产业链条没有办法拉长。而文化园区单靠收房租,无法维持一个园区的运转。除了提供物业服务外,还应提供包括信息、法律、投融资在内的增值服务,这样园区才能快速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晓宁认为,如果文化园区依托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够深厚,很难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反而会透支破坏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学者、西安外事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肖云儒也认为,透支历史文化资源,过度策划趋势值得警惕。一旦脆弱的文化生态无法承载超负荷的策划和开发,反而会破坏固有的历史文化景点,弄得古不古今不今,实为不伦不类。
——“挂羊头卖狗肉”的房地产化令人担忧
目前,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聚焦文化创意内容的不多,占地面积不小,有明显的“房地产化”现象。多位业界专家在采访中对此表示忧虑。
——“烧钱多”回本慢盈利难
近年来,许多地方发展文化园区建设呈现一哄而上的态势: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产业园……名目繁多。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做过概算,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这四五年时间就建了300多个文化园。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文化产业园投资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多则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也不鲜见。但由于投资巨大,目前只有少数能维持收支平衡,多数园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武汉“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投资方武汉致盛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慧说,园区投资几千万元,运营成本每年都要100多万元,尽管现在一期园区已经饱和,但是要过六七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三年收回成本的原计划也无法实现。
2008年,武汉博大科技集团和湖北宜都市政府启动合建中国三峡·世界非遗文化城,计划投资规模20亿元,占地面积5380亩,建设周期6年。博大科技集团总裁刘建设介绍,由于银行信贷政策不断收紧,合作伙伴又因国际金融危机资金链发生断裂,他只得自投5000万元完成园区三通一平和4万方的土建工程。目前园区处于停工状态,他希望尽快找到合作伙伴,以便项目能继续进行。湖北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官信认为,除了资金链断裂外,造成中国三峡·世界非遗文化城陷入目前停工局面的原因还在于建设方案过大,需要地方配套支持的基础设施施工量巨大,而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认为,受国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各地政府加大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力度。一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跃进式”发展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一些事实和数据已经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泡沫已经开始显现,潜在的风险正在积聚。
——透支历史资源制造文化泡沫
现在许多文化园区为打出“特色”牌,纷纷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兴土木。中视传媒无锡影视基地副总经理季美娟认为,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利用,但关键在于要找准对社会和国人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她举例说,三国城和水浒城吸引游客并非三国文化和宋代文化,而在于《三国演义》文化和《水浒》文化。
地处武汉市江夏区的谭鑫培文化园占地3600亩,是全国最大的京剧主题公园。江夏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蔡明贵告诉记者,文化园计划总投资6.6亿元,目前已由政府投入1.2亿元左右,建成文化主题公园、谭鑫培古戏楼。下一步,还计划在文化园内修建仿明清一条街、谭鑫培博物馆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免费开放的主题公园游客稀少。谭鑫培戏楼因为演出成本较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只有两个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维护。蔡明贵表示,京剧大师谭鑫培生于江夏,区里想借着这个文化名人发展文化产业,但主题公园的维护费每年都需400多万元,实现盈利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武汉市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吴天勇说,谭鑫培文化园是一个孤悬在江夏的文化项目,没有其他业态,产业链条没有办法拉长。而文化园区单靠收房租,无法维持一个园区的运转。除了提供物业服务外,还应提供包括信息、法律、投融资在内的增值服务,这样园区才能快速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晓宁认为,如果文化园区依托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够深厚,很难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反而会透支破坏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学者、西安外事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肖云儒也认为,透支历史文化资源,过度策划趋势值得警惕。一旦脆弱的文化生态无法承载超负荷的策划和开发,反而会破坏固有的历史文化景点,弄得古不古今不今,实为不伦不类。
——“挂羊头卖狗肉”的房地产化令人担忧
目前,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聚焦文化创意内容的不多,占地面积不小,有明显的“房地产化”现象。多位业界专家在采访中对此表示忧虑。
- 相关新闻:
- ·第四届宁波读书月启动 300多项活动等您参与 2012-05-08 16:08:16.0
- ·加强印前标准化管理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2-05-08 10:40:07.0
- ·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七大领域 2012-05-08 08:44:49.0
- ·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考察 2012-05-07 10:26:33.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