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亲子共读路上的美妙魔法
2013-02-01 09:06:40.0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责编:王岑
- 摘要:
- 之前我曾说过,0-2岁的亲子阅读,就像一场骑鲸之旅。我们在生命的海滩遇到一只通具人性、却无法表达的小鲸鱼,相互一见倾心。
【CPP114】讯:之前我曾说过,0-2岁的亲子阅读,就像一场骑鲸之旅。我们在生命的海滩遇到一只通具人性、却无法表达的小鲸鱼,相互一见倾心。但它有自己无限无垠的好奇心,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未知浩瀚的大海。为了和它共游,你要诱哄它——甚至把自己伪装成另一只大胖鲸!
而这部分,是写给孩子一岁半后,亲子共读已稍有基础,孩子表现出对书本的耐心与有兴趣的父母的。在骑鲸之旅中获得共游权,仅仅是个开始。当与小鲸鱼们泅渡深海——哪怕你对亲子共读毫无功利之心——仍然不免被某种神秘的前途未卜感被包裹。大部分时候,你总会有各种困惑,作为一个一岁十个月宝宝的妈妈,我也经常被击败。可后来有一天,突然,小鲸鱼向你靠近,天色微露曙光,你发现你们要去的幻想王国在目之可及的太平线上。
只要你真心为爱朗读,这一天一定会来到的。作为一个曾经历许多失败者,我只能说说等待那一天到来之前,我自我励志似的运用过的一些魔法。
别用你的手表计算阅读时间
我经常着迷于亲子共读的时间演算方式。它时而无比漫长,时而稍纵即逝。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当孩子满怀赤子之心沉浸于与你共读时,时间是外化的无用之物。
曾有妈妈问我,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和米尼共读。我想精准回答,于是说:“45分钟。”可后来我留心计算了一下,刨除一天零零碎碎讲故事的时间,每天饭后散步后(晚上七点半)至入睡(九点半)的两小时,我们确实都是在铺满书本的大床上蹦跳地度过的。
但这绝不是说,我们每天花两个小时亲子共读(那对一个还未满两岁的孩子而言简直是不幸!)。而是说,没人计算花在亲子共读上有多少时间。我们划出某个“彼此都很宽松舒畅的时间段”,小鲸鱼们操纵这段时间的分配。它们更乐意这样。
如果你放弃对时间的计算,你会发现亲子共读更有趣,更贴合婴儿们或长或短的注意力。有时候,在他们感兴趣的一页,他们愿意凝视三分钟,笑得叽叽咕咕;有的时候,他们飞快地抛弃整本书,只对某片环衬感兴趣(有段时间米尼只热衷《爸爸,我要月亮》的扉页!每次阅读我都要做出兴趣盎然的样子陪他盯着扉页傻兮兮地笑,但后来那本书成为他能复述的书之一)——这时候,请你一定给予他们99.9%的掌控权。对一岁半到两岁,甚至两岁半、自我意识茁壮萌芽的孩子来说,这关系到他对“书本阅读”这项活动的定义和好恶。想想当你快乐又清淡地吃着榨菜小米粥,突然有人搬出整套满汉全席非要你共享,你自己的感受吧。捍卫他们的兴趣,真的比让他们像成年人一样读完一本书重要得多。
我也有一件事会坚持去做。许多时候,小宝宝们对书有自己钟情的几页。比如《千万别去当海盗》,米尼一开始真的只喜欢看里面两页而已。他每次打开那本书就直扑那两页,爆笑一通,甩手而去。我会坚持快嘴快舌、自唱自演地把这本书内容飞快地说一遍(舌头常险些脱臼!)。开始只是我一向善始善终的固执作祟,不过我很快欣慰地发现这并非自作多情。虽然做出左顾右盼的样子,小鲸鱼会尾随你,你打开一扇门,它不进去……不进去……然后有一天,它突然进去了,且做出大摇大摆,熟门熟路的痞样子,然后——它就和你一起占领那本书。
用大部分的亲切淹没小部分的陌生
对一个开始愿意接受亲子共读的孩子来说,向她们引入新书,通常她们有两种反应:其一是很雀跃。但她会萌发“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想法,翻看和摆弄某几页,指手画脚,让新书的阅读一开始就错乱方向;其二是有点排斥,宝宝们对“重复阅读”的兴趣总的来说比较大,她们更愿意安心地走熟悉的路径,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攀登无名高峰。她们是“书不如故”信条最好的演绎者。
有几个相对安全的“推出新书”方式。最好用的一条,就是在她最安静、最敞开心胸的时候引入新故事。那是你们心灵对话的隐秘时间:喝夜奶时;哄睡的最后冲刺阶段。那时候她们的心灵是全无防御的,这时候说起新故事,就好像对某个人的梦境絮语,这是最好接受的时候。
另外我最近常用的魔法,是“淹没”。这个方法适用于稍有阅读基础的婴幼儿。比如,米尼已经熟读《爷爷一定有办法》、《先左脚、后右脚》,“读完爷爷的书,刚好这里有本外婆的书哦”,然后,《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就会出现。读完《爸爸,我要月亮》、《月亮,你好吗》,“咿,这边怎么还有一个月亮?”然后,《月亮的味道》就会出现。读完《小怪物,睡觉去》,“吖!这边还有一只鳄鱼,它好倒霉哦!”然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就会出现。
在“淹没”魔法里,宝宝们阅读过,并且熟悉的书开始变成向上的阶梯,成为下一步的基石,成为宝宝和你共同走过的路,沿着这条路,你们的拓疆速度开始加速。
怀着不贪多的心,试试看,效果真的很惊人。
形容词、动词和比喻句的魔法
对很多进行共读的父母而言,痛苦的不是跟孩子述说故事情节,不是靠自己想象完满一个故事,而是怎么处置在绘本阅读中会出现的形容词、比喻句和动词。
“宝宝根本听不懂这些。多半我会照着念下去,重复念。但是,这真的有用吗?”曾经有一个妈妈这样问我。
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书本之中,而在书本之外。
现在,请你停下翻开绘本的手,想一想通过这些绘本,你到底希望自己和孩子走向何方。
通过亲子共读,让孩子感受你的爱,希望向他初步描绘将要步入的现实世界,并希望他永远心存幻想王国——想必许多父母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而这部分,是写给孩子一岁半后,亲子共读已稍有基础,孩子表现出对书本的耐心与有兴趣的父母的。在骑鲸之旅中获得共游权,仅仅是个开始。当与小鲸鱼们泅渡深海——哪怕你对亲子共读毫无功利之心——仍然不免被某种神秘的前途未卜感被包裹。大部分时候,你总会有各种困惑,作为一个一岁十个月宝宝的妈妈,我也经常被击败。可后来有一天,突然,小鲸鱼向你靠近,天色微露曙光,你发现你们要去的幻想王国在目之可及的太平线上。
只要你真心为爱朗读,这一天一定会来到的。作为一个曾经历许多失败者,我只能说说等待那一天到来之前,我自我励志似的运用过的一些魔法。
别用你的手表计算阅读时间
我经常着迷于亲子共读的时间演算方式。它时而无比漫长,时而稍纵即逝。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当孩子满怀赤子之心沉浸于与你共读时,时间是外化的无用之物。
曾有妈妈问我,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和米尼共读。我想精准回答,于是说:“45分钟。”可后来我留心计算了一下,刨除一天零零碎碎讲故事的时间,每天饭后散步后(晚上七点半)至入睡(九点半)的两小时,我们确实都是在铺满书本的大床上蹦跳地度过的。
但这绝不是说,我们每天花两个小时亲子共读(那对一个还未满两岁的孩子而言简直是不幸!)。而是说,没人计算花在亲子共读上有多少时间。我们划出某个“彼此都很宽松舒畅的时间段”,小鲸鱼们操纵这段时间的分配。它们更乐意这样。
如果你放弃对时间的计算,你会发现亲子共读更有趣,更贴合婴儿们或长或短的注意力。有时候,在他们感兴趣的一页,他们愿意凝视三分钟,笑得叽叽咕咕;有的时候,他们飞快地抛弃整本书,只对某片环衬感兴趣(有段时间米尼只热衷《爸爸,我要月亮》的扉页!每次阅读我都要做出兴趣盎然的样子陪他盯着扉页傻兮兮地笑,但后来那本书成为他能复述的书之一)——这时候,请你一定给予他们99.9%的掌控权。对一岁半到两岁,甚至两岁半、自我意识茁壮萌芽的孩子来说,这关系到他对“书本阅读”这项活动的定义和好恶。想想当你快乐又清淡地吃着榨菜小米粥,突然有人搬出整套满汉全席非要你共享,你自己的感受吧。捍卫他们的兴趣,真的比让他们像成年人一样读完一本书重要得多。
我也有一件事会坚持去做。许多时候,小宝宝们对书有自己钟情的几页。比如《千万别去当海盗》,米尼一开始真的只喜欢看里面两页而已。他每次打开那本书就直扑那两页,爆笑一通,甩手而去。我会坚持快嘴快舌、自唱自演地把这本书内容飞快地说一遍(舌头常险些脱臼!)。开始只是我一向善始善终的固执作祟,不过我很快欣慰地发现这并非自作多情。虽然做出左顾右盼的样子,小鲸鱼会尾随你,你打开一扇门,它不进去……不进去……然后有一天,它突然进去了,且做出大摇大摆,熟门熟路的痞样子,然后——它就和你一起占领那本书。
用大部分的亲切淹没小部分的陌生
对一个开始愿意接受亲子共读的孩子来说,向她们引入新书,通常她们有两种反应:其一是很雀跃。但她会萌发“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想法,翻看和摆弄某几页,指手画脚,让新书的阅读一开始就错乱方向;其二是有点排斥,宝宝们对“重复阅读”的兴趣总的来说比较大,她们更愿意安心地走熟悉的路径,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攀登无名高峰。她们是“书不如故”信条最好的演绎者。
有几个相对安全的“推出新书”方式。最好用的一条,就是在她最安静、最敞开心胸的时候引入新故事。那是你们心灵对话的隐秘时间:喝夜奶时;哄睡的最后冲刺阶段。那时候她们的心灵是全无防御的,这时候说起新故事,就好像对某个人的梦境絮语,这是最好接受的时候。
另外我最近常用的魔法,是“淹没”。这个方法适用于稍有阅读基础的婴幼儿。比如,米尼已经熟读《爷爷一定有办法》、《先左脚、后右脚》,“读完爷爷的书,刚好这里有本外婆的书哦”,然后,《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就会出现。读完《爸爸,我要月亮》、《月亮,你好吗》,“咿,这边怎么还有一个月亮?”然后,《月亮的味道》就会出现。读完《小怪物,睡觉去》,“吖!这边还有一只鳄鱼,它好倒霉哦!”然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就会出现。
在“淹没”魔法里,宝宝们阅读过,并且熟悉的书开始变成向上的阶梯,成为下一步的基石,成为宝宝和你共同走过的路,沿着这条路,你们的拓疆速度开始加速。
怀着不贪多的心,试试看,效果真的很惊人。
形容词、动词和比喻句的魔法
对很多进行共读的父母而言,痛苦的不是跟孩子述说故事情节,不是靠自己想象完满一个故事,而是怎么处置在绘本阅读中会出现的形容词、比喻句和动词。
“宝宝根本听不懂这些。多半我会照着念下去,重复念。但是,这真的有用吗?”曾经有一个妈妈这样问我。
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书本之中,而在书本之外。
现在,请你停下翻开绘本的手,想一想通过这些绘本,你到底希望自己和孩子走向何方。
通过亲子共读,让孩子感受你的爱,希望向他初步描绘将要步入的现实世界,并希望他永远心存幻想王国——想必许多父母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 相关新闻:
- ·巴诺计划在未来10年内关闭1/3的店面 2013-01-30 08:56:07.0
- ·Total Boox希望这样来卖电子书 2013-01-29 09:33:22.0
- ·南派三叔淘宝开店 月入10万 2013-01-29 09:15:49.0
- ·模切成的实体书:5本精彩的可触摸模切书 2013-01-29 09:09:44.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