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需要而不必依赖
2013-03-28 10:53:08.0 来源:西安晚报 责编:陈莎莎
- 摘要:
- 上海不少中小学正在推行“电子书包”项目,iPad平板电脑等引入课堂和教学。“电子课堂”添加了视频、动画,展示方便、形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也有老师认为,知识的吸收性未必能胜过传统课堂,很多家长也更信赖传统课堂。
【CPP114】讯:上海不少中小学正在推行“电子书包”项目,iPad平板电脑等引入课堂和教学。“电子课堂”添加了视频、动画,展示方便、形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也有老师认为,知识的吸收性未必能胜过传统课堂,很多家长也更信赖传统课堂。
实际上,“电子书包”并非中国特色,目前全球已经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试点推行“电子书包”。在我国的深圳、武汉、番禺等一些城市的中小学校也在试点。从名称来看,“电子书包”并不是单纯的电子产品,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形式。一是让教育手段更多元,如视频、动画等方式,会使得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孩子们更有兴趣;二是师生交流互动变得更快捷,如家庭学习和课堂学习可以实现即时的互动;三是让教师管理孩子学习变得更简便与高效。应该说,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上,推动教育的革命,有重要意义,也是必然的趋势。
不过,“电子书包”不管功能如何强大,作用如何大,它终究只是教育和孩子学习的工具。作为技术手段的引入,不仅带来了现代与传统过渡的不适应,并且相对于教育本身来说,还有诸多的传统教育形式所没有的弊端。
如有业内人士总结了五条:一是影响孩子视力。二是削弱传统文化影响力。无纸化让孩子少了传统学习的质感,书写减少弱化手写能力,会造成传统文化消失、民族文化断裂。三是过度网络依赖会影响学生识记能力。学习资料都能在手边电脑上迅速查到,并且学生或许会过度依赖电子书包的工具功能,不费吹灰之力,从而催生孩子的惰性,这非常值得警惕。四是信息极大丰富,教师在挑选作业习题时,或许会缺少尺度,增加作业量反而加重学生负担。五是电子书包不可避免地会加重一些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坦率地讲,这些弊端或者担忧并非多余的。信息技术介入人们的生活,使得我们在得到丰富与便利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丢失了很多。诸如,很多人都存在手机依赖、电脑依赖,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患上了“电脑失写症”,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网络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改变着思维的方式,快餐式的浏览正在催生出功利的阅读;“万事不决问‘百度,临时抱佛脚、盗版式的知识积累与运用,大有电脑内存替代人脑储备的势头。说到底,信息技术的引入,很容易让人做了工具的奴隶而非主人,想想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缺少自控能力的孩子呢?
“电子书包”利弊分明,矛尖而盾固,争议难止在意料之中。但是,信息社会有利而用之,是挡不住的潮流,因噎废食并不可取,而应是如何趋利避害,让其需要而不依赖。关键是要顺应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更重视孩子人文素养与内在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在技术依赖中迷失。
一方面,“电子书包”的应用应当予以限制,功能不宜过于强大,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有益的要保持,并对孩子的阅读、书写、运动以及实践等环节应加强。此外,“电子书包”也应抓好管理,不能泛滥成为孩子的玩具。
实际上,“电子书包”并非中国特色,目前全球已经有50余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试点推行“电子书包”。在我国的深圳、武汉、番禺等一些城市的中小学校也在试点。从名称来看,“电子书包”并不是单纯的电子产品,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形式。一是让教育手段更多元,如视频、动画等方式,会使得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孩子们更有兴趣;二是师生交流互动变得更快捷,如家庭学习和课堂学习可以实现即时的互动;三是让教师管理孩子学习变得更简便与高效。应该说,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上,推动教育的革命,有重要意义,也是必然的趋势。
不过,“电子书包”不管功能如何强大,作用如何大,它终究只是教育和孩子学习的工具。作为技术手段的引入,不仅带来了现代与传统过渡的不适应,并且相对于教育本身来说,还有诸多的传统教育形式所没有的弊端。
如有业内人士总结了五条:一是影响孩子视力。二是削弱传统文化影响力。无纸化让孩子少了传统学习的质感,书写减少弱化手写能力,会造成传统文化消失、民族文化断裂。三是过度网络依赖会影响学生识记能力。学习资料都能在手边电脑上迅速查到,并且学生或许会过度依赖电子书包的工具功能,不费吹灰之力,从而催生孩子的惰性,这非常值得警惕。四是信息极大丰富,教师在挑选作业习题时,或许会缺少尺度,增加作业量反而加重学生负担。五是电子书包不可避免地会加重一些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坦率地讲,这些弊端或者担忧并非多余的。信息技术介入人们的生活,使得我们在得到丰富与便利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丢失了很多。诸如,很多人都存在手机依赖、电脑依赖,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患上了“电脑失写症”,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网络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改变着思维的方式,快餐式的浏览正在催生出功利的阅读;“万事不决问‘百度,临时抱佛脚、盗版式的知识积累与运用,大有电脑内存替代人脑储备的势头。说到底,信息技术的引入,很容易让人做了工具的奴隶而非主人,想想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缺少自控能力的孩子呢?
“电子书包”利弊分明,矛尖而盾固,争议难止在意料之中。但是,信息社会有利而用之,是挡不住的潮流,因噎废食并不可取,而应是如何趋利避害,让其需要而不依赖。关键是要顺应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客观规律,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更重视孩子人文素养与内在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在技术依赖中迷失。
一方面,“电子书包”的应用应当予以限制,功能不宜过于强大,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有益的要保持,并对孩子的阅读、书写、运动以及实践等环节应加强。此外,“电子书包”也应抓好管理,不能泛滥成为孩子的玩具。
- 相关新闻:
- ·北京版纸质教材今年全面电子化 2013-03-23 11:20:33.0
- ·太原小学生用上“电子书包” 2013-03-13 08:55:52.0
- ·“电子书包”赞歌需缓唱 2013-03-12 08:59:59.0
- ·试点两年宁波电子书包推广缓慢 2013-02-28 13:46:53.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