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用户遭微软“询问” 专家称涉嫌恐吓营销
2013-04-11 09:35:28.0 来源:法治周末 责编:王岑
- 摘要:
- 许多公司都曾接到微软的销售电话。而微软这种以正版化的名义来强制推销自家正版产品的销售行为,也往往被视为“恐吓营销”。但令人疑惑的是,微软到底是通过何种方式,准确掌握了对方的个人信息?
对此,北京律师董正伟表示:“微软公司的确具备这样的实力,不过究竟采取了哪种手段,目前尚难断言。”
“微软窃取用户信息的可能性很低。”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样做风险太大,实际上微软需要的只是目标公司在某一IP段大概有多少台电脑的信息。”
“一旦有了这个信息,微软也不一定非要去联系对方的某个具体部门,只需要给对方公司前台或者法务部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赵占领表示。
首席信息安全官网创始人张百川也基本排除了微软通过系统抓取用户信息的可能性。他解释说:“很多单位的电脑自始至终都是不联网的,照样会收到律师函。”
“往往都是代理、合作公司去打电话、发函。”张百川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至于用户信息的获取,可能各有渠道,比如公司内部资料,熟人找熟人等方式。”
颇具争议的销售手段
“我们公司真的会被微软起诉吗?”李伟对此很是担忧。
“这种情况应该属于微软经销商的一种营销手段。”赵占领表示,“其目的在于让用户采购其代理的微软正版软件,不一定会采取诉讼措施,很可能带有恐吓营销的味道。”
在赵占领看来,如果对方真要采取诉讼手段的话,应该不会提前告知的,实际上对方手上可能没有证据或是还没有充分证据。
而联想到对方所说的使用盗版电脑的数字与自己所在公司的实际数字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李伟也曾一度怀疑,对方是不是在“使诈”,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太多实际情况。
“微软是可以进行技术取证的,获取目标公司有多少台电脑在使用盗版软件,但是这并不能直接成为证据,提前告知则无异于打草惊蛇。”赵占领指出,一旦目标公司闻风将涉事电脑进行转移,这样也就很难进行取证了。
在赵占领看来,这种情况下微软一般会选择诉前保全,先把目标公司电脑查封一部分,以此保证取证。还有就是和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合作,如法院或是北京市文化市场执法大队,直接上门查封电脑来取证。
“如果消费者接到微软盗版通知的电话后依然我行我素,始终不对自身的侵权行为进行纠正,即是明知故犯。”董正伟指出,“虽然微软这种电话销售存在较大争议,但企业若不及时停止侵权,一旦微软提起诉讼并胜诉,其所要面对的后果也将非常严重。”
此外,让李伟一度担忧的还有销售公司的身份问题,如果不是与微软公司进行了核实,他始终怀疑自己是不是遭遇了诈骗。
李伟此前在网上曾经查证,很多人都表示曾经收到过自称微软公司人员打来的销售电话,不过往往真假难辨。还有一些小公司会故意选择与微软总部电话比较接近的号码,以此来推销自己的产品。
张百川也表示的确有一些代理公司,往往打着微软的旗号来做业务。
“这样一来让很多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微软是不是有义务对此进行规范呢?”李伟发出了自己的追问。
赵占领认为:“仅从公司的控制力角度而言,微软想要全面规范代理公司的市场行为确实存在较大难度。”
“恐吓营销”由来已久
“以知识产权之名、行垄断之实,这实际上是微软独特的恐吓式反盗版营销模式。”国内互联网专家方兴东曾公开撰文评论,“微软起诉国企不是纯粹的维权行动,而是杀鸡儆猴,威慑企业。”
据称,微软在中国的收入80%来自反盗版。
资料显示,早在1999年,微软就起诉了北京亚都科技集团,理由是其通过盗版光碟擅自复制使用其软件产品,讨伐盗版的序幕就此拉开。
2009年,名噪一时的番茄花园版WindowsXP系统创始人被诉,一时间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微软打击盗版的声势更是一发冲天。
- 相关新闻:
- ·政府采购新华字典竟是盗版 涉案人已被拘留 2013-04-10 08:41:01.0
- ·微软称在中国反盗版20年收效甚微 下载占渠道来源43% 2013-03-27 09:17:15.0
- ·长春“扫黄打非”斩断非法出版物的出版流通链条 2013-03-11 09:35:22.0
- ·3.15突击:建筑工地旁查扣非法出版物 2013-03-11 09:32:51.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