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克强经济学”:从稳增长到促改革
2013-09-17 10:48:50.0 来源:中评网 责编:陈莎莎
- 摘要:
- 8月经济增长超出预期,意味着“克强经济学”内涵中的第一点“稳增长”正在见效,虽然经济复苏的持续性仍有待确认。
7月19日晚,央行宣布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但李克强强调“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当中的一步,还会继续往前走”。
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国至今已经进行了三轮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但进展缓慢,总共规模不足千亿元。
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显然不太可能仅限于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在地方政府债务存在隐忧、房地产风险积聚情况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开闸可能另有一番意味。
9月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一文,传递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的意图。李克强在达沃斯表示:“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因为中国整体来讲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的渠道还不够丰富。”
最引人注意的是,9月10日,李克强表示:“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
而上周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撰文称:从宏观经济稳定性、银行体系稳健性以及人民币汇率逐渐趋于均衡等方面评判,中国正处于扩大资本账户开放的有利时机。
从“稳增长”到“促改革”
文章指出,政策本是相机抉择的,我们看到李克强就职183天来,政策举措灵活切换。
3月20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提出,“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促转型”。3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化解产能过剩”。
市场开始恐慌,待到缓过神来,便开始推涨创业板,直到上周,创业板不时创出新高。
但在3月经济数据低预期情况下,政策面出现了微妙的逆转。4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传递出了“稳增长”的声音。
市场对此的反应,是犹犹豫豫,试探总理的增长容忍度。直到6月8日李克强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时提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进入7月李克强密集调研,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提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对比3月20日提出的“稳增长、防通胀、控风险、促转型”有显着变化。
在7月16日的经济形势座谈会,李克强明确了宏观调控的“上限”与“下限”。“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更重要的是,李克强将此“上限”与“下限”进一步量化。即下限“稳增长”是GDP增速7.5%,底线是7%;上限“防通胀”是CPI涨幅3.5%。
而7月下旬起,我们看到金融领域多项改革开始推进。这既是在经济增长势头出现时,试图进一步用改革超越危机,用空间换时间;也是从实体经济领域转向金融领域;如果说实体经济是基础,金融是上层,同时也是润滑剂,那么,二者相互促进则是总理希望看到的。
最后,我们温习下“克强经济学”内涵——“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调结构能够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两者相辅相成;而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则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
- 相关新闻:
- ·人均消费增速减缓 生活用纸市场全线降价 2013-09-04 10:45:27.0
- ·我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情况调查分析 2013-09-04 09:35:08.0
- ·上海三印:苦练内功迎机遇 2013-09-03 16:26:16.0
- ·?)??鵔橪螻裊 2013-09-03 09:57:3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