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印刷行业关键词之转型
2013-12-17 10:11:23.0 来源:慧聪印刷网 责编:陈莎莎
- 摘要:
- 印刷行业的转型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人人都在强调转型,转型关系到企业未来如何走的问题。那究竟什么是转型?应该如何转型。
“新华社在全国各地有100多家报刊代印厂,年耗材量巨大,如果以适当的政策扶持依托这些代印点发展印刷耗材物流业,前景广阔。”吴国清表示。他认为,国外的物流企业很发达,但在国内还是新兴产业。国际上生产企业一般不直接搞销售,都是由代理商销售。而国内还是耗材企业直接对印刷企业销售,经营不规范,相互没有制约,市场和价格都很混乱,往往大起大落。目前,全国印刷耗材经营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有规模、有影响力的代理商,吴国清认为,这正给了新华社印务公司发展的机会。
据吴国清介绍,开展物流经营一年来,已经与十几家印刷耗材和设备生产企业签订了几十种产品的代销合同,还与20多家印刷厂建立了销售关系。
今年5月上线的新华社印务网则是新华社印务公司拥抱互联网的一次重拳出击,吴国清对此寄予了深深的期望。搞新闻出身、做了几十年记者的吴国清进入印刷行业后发现这个行业信息不透明。于是在创办企业网站时,新华社印务网不仅承载了树立企业形象的功能,而且可以利用新华社客观公正权威的印务信息发布优势,争取企业在印务领域的话语权。
“我们首先要把这个网站办成印务界重要新闻信息的集大成者,以新闻信息、分析报告为主,把全国印刷行业动态、深度报道在网站集中展示出来。下一步则要依托新华社的记者队伍,增加自采新闻,建立分析师队伍,开拓供稿渠道。”吴国清向记者详述了印务网短期的发展目标。
随着在业界人气的增加,目前印务网已经通过链接网站、承接广告实现了收支平衡。在吴国清看来,随着未来的发展,新华社印务网可以吸纳会员,逐渐发展终端用户。
市场说: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有能力为基础
趋利是企业的市场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步入成本上升、获利能力下降通道的印刷业主观上必须求变、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印刷企业扩张转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自有的能力为基础。经过长时间努力,雅昌、圣彩虹、金汇通、柯创等不少印刷企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道路。他们通过与文化产业的相结合,找到了一块发展的沃土。
印刷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是顺理成章的现象。以印刷起家、在业内做得颇为风生水起的雅昌公司今年8月干脆改名为“雅昌文化集团”,更突出其“为人民艺术服务”的理念。北京的圣彩虹公司则选择与故宫合作,应用印刷生产工艺,走上艺术品复制、开发相关衍生产品的道路。事实上,早一段时间,进入内地的港资印刷企业在注册商标、制作高低档簿册上已经做得不亦乐乎。这诸多的成功典型告诉我们:干什么并非关键,关键在于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的企业又能干什么?市场的需要才是企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印刷企业也必须考虑与最新科技成果结合,与市场潜在的需求结合。唯有高瞻远瞩,才能生机勃勃。比如说近几年与印刷行业相关的云印刷、电子监管码、纳米印刷等等技术的结合于运用,未来也是大有市场前景的。
后记
总之,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在历史与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转型是必然的,因为新事物会不断出现,如果不转型与创新,就必然会被淘汰,没有未来。印刷行业在近些年新技术的冲击下,生存问题面临考验,转型问题就更为迫切。
- 相关新闻:
- ·造纸业应向“新三高”转型 2013-12-16 10:08:00.0
- ·今朝印刷制造企业成功转型还看绿色富士胶片 2013-12-13 11:03:37.0
- ·印刷多元探索:大步走出促转型 2013-12-13 10:39:1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