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自建博物馆 留住逐渐失传的活字印刷
2014-03-05 10:46:14.0 来源:齐鲁网齐鲁网/孙志文 摄影报道 责编:luopng
- 摘要:
- 在青岛,有这样一家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近万个活字模、十几套最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和数台古董级别的字模铸造机,从铸字、选字,到排版、印刷, 古老的活字印刷工艺在这里被完美“记录”
【CPP114】讯:早在北宋时期,中国人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带来了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时间经历千年,工业化机器生产逐渐替代了低效率的活字印刷,这门老手艺也随之成为小众文化,被记忆封存。
在青岛,有这样一家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近万个活字模、十几套最原始的活字排版工具和数台古董级别的字模铸造机,从铸字、选字,到排版、印刷, 古老的活字印刷工艺在这里被完美“记录”,如实“回放”。3月3日,记者专程来这了这家位于南京路的活字印刷博物馆,“回到过去”,体味原始。
博物馆的主人叫阮同民,今年34岁。他出生于印刷世家,父亲和叔叔都经营过印刷作坊,从小和印刷术“打交道”的他对于印刷格外着迷。出于对活字印刷的热衷,2013年,他几经周折淘来近万个字模和数台古董级别的印刷机 、字模铸造机,在南京路上建起了一家活字印刷博物馆,一边制作手工印刷制品维持日常开销,一边向市民提供活字印刷体验服务。
活字印刷曾经占据了印刷市场的大半江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但如今却已成为小众文化,徘徊在消失边缘。“开博物馆就是为了留住传统,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古老的活字印刷”,阮同民说。
聊天的过程中,阮同民向记者展示了活字印刷的工艺流程—首先他在近万个字模中挑选需要的字;挑选完字模,阮同民开始在特制的模具中“排版”,他将一个个挑选好的字模整齐的摆放在模具中,并用铅块固定;之后,在排版好的字模上涂墨水,夹上宣纸,用碾子在宣纸上碾压,让墨水附着在纸上;反复碾压几次,一页活字印刷的唐诗就完成了。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方正的字体,整齐的排版,清香的油墨味道……诗的一句一行都透露着历史的气息。
在阮同民的活字印刷博物馆里,到处都是传统味道十足的老工具,它们大多是建国前后的产物,有五六十年的历史。阮同民告诉记者,由于活字印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有关活字印刷的工具在市面上也格外少见,所以这些工具收集起来就特别困难。“这是建国初期制造的铸字模模具,将铅水注入凹槽里,就能铸造出字模。这一套模具是我从济南的一个老印刷厂里淘来的,6000多个字模保存完好,当时费了好大得劲才把它从济南运回青岛”,谈起一套铸字模具,阮同民兴致勃勃。
除了活字印刷,阮同民还收藏了好几台凸版印刷机,平时,他利用这几台机器制作一些手工印刷制品,卖给别人维持博物馆的日常开销。
对于将来,阮同民有许多打算,“最主要的就是把活字印刷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最起码让现在的年轻人别往了这个传统”。接下来他打算把自己的活字 印刷博物馆打造成青岛的一个文化符号,让更多人了解印刷文化。
延伸阅读:“老·青岛”之古老的活字印刷 记录时光的印记“老·青岛”之细数老城名人故居—见证那段文化历史“老·青岛”之老两口的皮影梦—演绎青岛特色皮影戏“老·青岛”之糖球会上的老物件—不变的是传统“老·青岛”之牙尖上的春联—传递新年正能量“老·青岛”之70后剪纸艺人:做老手艺传承人“老·青岛”之布老虎奶奶—两年制作600只布老虎“老·青岛”之最年轻的糖画师—老手艺 新传承“老·青岛”之被遗忘的老招牌 岁月磨蚀见证历史“老·青岛”之百年老站-沧口火车站退出客运历史舞台
- 相关新闻:
- ·台湾活字印刷历史:记述逐渐失传的美丽工艺 2014-03-05 08:17:32.0
- ·活字印刷是中国的 扬州曾发布地方标准 2014-03-04 08:55:54.0
- ·成都商报:韩国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014-03-02 15:52:03.0
- ·史书证实韩国是金属活字印刷发明地 2014-03-01 10:41:33.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