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是推进科学发展文明创造的杠杆
2014-06-24 09:14:3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刘晓燕
- 摘要:
- 印刷术被称为“神圣的艺术”“文明之母”。孙中山先生指出:据近世文明言,生活之物质原件共有五种,即食、衣、住、行及印刷也。印刷工业为近世社会之一种需要,人类非此无由进步。
从考古发掘、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印刷技术发展规律角度等方面综合考察,印刷术起源于南北朝(公元5世纪——6世纪),当时造纸、制墨技术足以提供满足印刷需要的纸和墨,从印章和碑拓技术向印刷术过渡的技术准备在此时成熟。对印刷起刺激作用的佛教也在南北朝时期获得发展。历史表明,印刷技术最初来自民间,与广大佛教信徒的宗教信仰有关,早期印刷品多是佛经、经咒和佛像。
印刷术的出现,是继造纸术之后,人类制造精神文化产品过程中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它使手工抄写书籍被机械复制所代替。使用这种技术后,不但免除了人们的抄书劳动之苦,还大大降低了书的价格,也缩短产生一部书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使社会上书籍的供应量呈爆炸性增长。
明代陆深(1477——1544年)在《河汾燕闲录》中写道,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594年1月5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印书之始,又在冯瀛王(冯道,882——954年)先矣。明代版本目录学家胡应麟(1551——1602年)《少室山房笔丛》(约1598年)、《甲部·经籍会通回》认为: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
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自1958年建院以来,陆续收藏历代造像300余尊,其中大部分是铜造像,其中唐大和八年(834年)铜铸千佛印版特别引人关注,它是同类铜佛印版中时代较早的。铜铸千佛印版通体鎏金,呈长方形,通高14.8厘米,宽11.5厘米,厚0.7厘米,重456克。正面铸有佛像共九层,108尊。在佛印的背面正中部有一弓形印纽,印纽上下各有金刚真言、发愿文一段。发愿文告诉我们,唐代一位任姓信徒发愿请人铸造此佛印。“佛印”当为“佛印版”之简称。铸版的时间为唐文宗大和八年四月十八日(834年5月30日),距今已有1180年了,这件铜铸佛像印版的发现填补了唐代铜版实物收藏的空白,为研究铜版印刷史提供了早期实物资料。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铜版铸印版,为中国发明铜版印刷术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 相关新闻:
- ·洛阳师院馆藏雕版近百块 可窥古代图书印刷形态 2014-06-20 09:18:12.0
- ·杜甫草堂端午节活动:活字印刷 拓片技艺 折彩粽 2014-06-03 17:06:09.0
- ·全国印刷标准化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山东 2014-05-29 11:42:23.0
- ·???????????????? 2014-05-28 10:59:0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