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创业失败,他依然钟情于包装印刷……
2015-03-23 10:04:11.0 来源:宜宾新闻网 责编:周艳平
- 摘要:
- 2006年,放不下创业梦想的他辞去公职,回到宜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此后几年间,他先后经历了宜宾广告业的蓝海与红海、酒生意的黄金时代与微利时代,三起三落后,他最终杀入土特产行业,开创出一片天地……他就是宜宾市今天食品有限公司的方森。
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方森选择了给人打工,进入一家酒厂跑起了销售。那时候,宜宾酒已累积了一定的人气,在市场上也叫得很响,哪怕是生产贴牌酒,也供不应求,更别说方森还运用了一系列在当时还很先进的营销手段:申请QS准入、加强渠道建设、尝试电商渠道……一系列运作下来,方森的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认可,月薪3000元加提成,这便是方森首次与宜宾特产结缘。
后来的发展与方森预期的一样,外地客商对宜宾酒青睐有加,他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宜宾激情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寻梦者都在这块热土里寻找酒生意的契机,一时间,懂酒不懂酒的都在做酒。从蓝海到红海,酒业首当其冲,开发潮此起彼伏,竞争日趋激烈,让方森感到了前途的黑暗和渺茫,转型迫在眉睫。
凭借着多年跑市场的经验,方森也嗅到了宜宾农副土特产品的商机。
进军土特产17万元没了
“我在外地工作,每次回老家,都会带些竹荪等山珍回去分给亲朋好友,尝过味道后,他们都会称赞有加,后来以致于知道我要回去,会主动要求带些吃的。”方森乐呵呵地说,土特产受宠关键在于有“土”味。基于宜宾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竹荪等食用菌均产自天然,或为有机、绿色产品,因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捧。
2006年9月,方森做出了第二次选择——自己当起了老板,转而做起了农副土特产生意。方森选择了进驻超市开土特产专柜。30多平方米的专柜,从装修风格到柜台摆设,方森一一经手,开起了宜宾首个超市土特产专柜。装潢一新的柜台上,散发着农家土味的竹荪、菌菇等土特产按品类展示成为一大特色,“土特产专柜”的新鲜概念也引来了众多顾客。相得益彰,方森的生意越做越顺,至今,他仍记得,开业不到两个月,2006年10月15日,他的土特产专柜销售额高达2.58万元。
正在方森踌躇满志,想进一步推广“土特产专柜”的时候,第二次打击接踵而来。2007年春节前夕,他所进驻的“万春超市”老板卷款跑路,17万元的货款因此打了水漂。一夜之间,方森前功尽弃。
东山已再起“今天”博明天
大起大落间,方森迎来了第三次选择,没了创业的本钱,他又回头做起了酒销售。东奔西走拓展外省区域,重点突破北方市场,一出差就是四五十天,常以兰州拉面果腹……他的努力和拼劲儿,感动了不少曾经的供货商。“兰香斋”免费给他提供厂房和资金,帮助他东山再起。
有了厂房和资金,方森更是拼命,开着个小车跑乡镇找寻地道的土特产,合什手工面、咸干花生,野生竹荪、各类菌菇……无论是地方特产还是山珍野味,方森都一一搜罗,以质论价,以诚待人,网罗了一批供货商,将一批批还带着农家气息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城里人的手中。
2010年,经历了四处找货源的阶段后,方森想到了打造自己的种植基地,从源头上把关产品质量。于是在佛来山租了100亩地,请人种起了竹荪等其他珍稀菌种。可由于缺乏经验,一年下来,不算土地成本,在付出了10多万元的人工费后,方森收获的却是失望——因为事不关己,干多干少一个样,请来的人只早早应付了事,没产量更谈不上质量,方森再一次遭遇沉重打击。
-
相关新闻:
- ·?????4??????6???????? 2015-03-23 09:41:01.0
- ·惠普与高宝联合开发 促进瓦楞纸板包装印刷业 2015-03-20 11:10:35.0
- ·武汉名尚:勇闯商务和包装印刷市场 2015-03-17 10:14:2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