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术的千年变迁史
2017-04-18 11:29:25.0 来源:网络 责编:H&
- 摘要:
- 印刷术出现之前,只有教会和富人才买得起书;而印刷术在欧洲普及之后,一个普通人用一天就能印出100本书,知识已不再是奢侈品。
【CPP114】讯:印刷术出现之前,只有教会和富人才买得起书;而印刷术在欧洲普及之后,一个普通人用一天就能印出100本书,知识已不再是奢侈品。
今天,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处处离不开印刷:从公共汽车票、公园门票和产品说明书,到您正在阅读的这本《科技生活》,再到书架上形形色色的“大部头”著作,都可以被归入“印刷品”的范畴。难以计数的印刷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带给人们便利。如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印刷的世界”里,也并不为过。
从古老的印章、拓片和雕版,到依托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印刷,在人类追求更高的图文复制效率和精度的过程中,一代代炎黄子孙竭尽才智,为世界奉献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激光照排,并由此引发了文献复制技术的三次飞跃。
雕版印刷,古老技术趣事多
提到印刷,不少人或许都会想起一种儿童游戏:用橡皮泥捏个立方体,用指甲在一个面上划出文字或图案,然后蘸上墨汁或者彩色墨水,在白纸或白布上“实现自己的印刷梦想”。古人对文献复制的早期探索活动,以及作为第一种印刷技术的雕版印刷术,不过是这种游戏的放大。
在雕版印刷出现以前,快速复制信息的方法唯有印章,或者将纸贴在石碑上进行拓印得到“拓片”。印章文字清晰,但信息容量偏小;石碑的信息容量较大,但因为拓片是黑底白字,有可能看不清楚。因此人们想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将印章“放大”为木刻的雕版,再将纸覆在上面,用类似拓印的方法进行文献的复制。
从印章到印刷雕版的“进化”,耗去了数百年的时间。晋代的道士曾经使用一种刻有120个字的大木印来印制符咒,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而真正意义上的雕版印刷术,到了隋唐时期方才出现。最早的一批雕版印刷作品大多是佛经,这是因为当时中国信佛者众多,佛教宣传品需求量很大,所以最适合用印刷的方法来复制。
即使在毕昇发明完善的活字印刷术之后,雕版印刷的演进依然没有停止。到了明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复制彩色图像的方法,并促成了木版彩色印刷的出现。这种印刷方法的思路非常简单,那就是将一幅画上同一色调的部分都刻在一套版上;印刷时,则使用这些版在同一张纸或绢帛上依次套印,最终得到原画的复制品。从清代到民国初期,风靡全国的年画和“门神”等民俗艺术品,正是得益于木版彩色印刷技术,才能同时保证品质和可以满足全国需求的“产量”。
- 相关新闻:
- ·校园生活 多姿多彩 2017-04-16 13:05:10.0
- ·媲美胶印的数字印刷机即将首发|胶印最后的堡垒被攻破! 2017-04-10 15:22:36.0
- ·长沙印刷产业博览会开幕 难忘长沙“印”象 2017-04-01 10:42:20.0
- ·长沙印博会举行 各类“神器”带你穿越印刷时空 2017-04-01 00:00:00.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