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垃圾围城 绿色包装攻坚战怎么打?
2019-05-08 17:29:06.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编:张晓丹
- 摘要:
- 2016年,全国快递“直接使用”包装,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铺展开的面积可以覆盖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整个城区;以及3.3亿卷胶带,按150m每卷规格计算,所耗胶带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
张占斌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两年多追踪调研发现,促进我国快递业健康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目前包装环保标准缺位,绿色发展的标准化、系统化严重缺失。”
在调研中,民建中央调研组也发现,2018年实施的《快递封装用品》是推荐标准,缺少包装尺寸、可循环包装技术和应用标准,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存在标准体系不完整、标准水平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这导致各个企业虽然都在快递包装上朝着减量化、循环化、替代化方向努力,都成立了包装材料研发团队,但因缺少统一标准,难以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电商再到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体系内的包装减量、绿色包装和循环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力、物力、智力、财力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对记者表示,《指南》未对循环包装的材质进行系统规范,且快递垃圾回收体系不健全,单纯依靠企业力量推进回收体系建立难度较大,导致新型包装难以推广。
而且,目前可循环快递箱仅在消费者端进行推广,尚未与上游供应链厂商形成联动,特别是目前对于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机制尚未建立,专业处理收费较高,使得部分企业直接丢弃处理,污染城乡环境,循环共享体系亟待完善。
成本高“心有余力不足”
采访中,专家们指出,快递包装的减量化、循环化、替代化从长远来看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推广初期成本很高。除去科技研发的昂贵投入外,在包装物料方面,受技术、市场规模和流程改造等因素影响,包装循环箱、生物降解快递袋等成本远高于传统材料。
张近东具体介绍说,目前可降解材料成本较高。除可循环包装箱外,其他可降解快递耗材,如生物基胶带、可降解塑料袋等成本约为不可降解材料的3倍以上,如果全部更换为可降解材料,将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例如,京东集团仅生鲜品类使用可降解包装袋后,每年就额外增加两千多万元成本。顺丰在绿色快递“丰·BOX”项目的预算投入2018年为0.55亿元,2019年将为1.5亿元,2020年将为3.5亿元。大规模的投入既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又需要企业始终经营良好,保持雄厚的资金实力。
张近东透露,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0.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913.9亿元,复合增速达118%,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700亿元。每年产生近3亿个泡沫箱及10亿冰袋,基本不可回收。
较为环保的可循环冷链箱则因箱体重量、回收流程等问题,实际应用比例较低。“冷链商品因存放条件苛刻,极易发生变质腐坏,包装配送要求高,耗材回收问题严峻。”张近东说。
环保意识不足加重矛盾
全社会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意识和精神比较欠缺,是快递包装垃圾问题不断加重的又一原因。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