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标准的发展现状
2007-06-04 00:00:00.0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仅从包装标准数量上看,我国包装标准具有一定的数量,且涵盖了各个行业。但就包装标准质量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标准内容不尽合理和完善
在我国包装标准中,有些标准存在内容重复、技术要求不尽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引用标准方面,甚至是不完全理解被引用标准的内容。如在一些包装容器标准中,常常对一些尺寸系列进行规定。引用尺寸系列标准是必要的,但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引用,不应为引用而引用。对于一些数量、体积不确定或可调整的产品来讲,应尽可能按尺寸系列标准规定,以便于储运和节约空间。但对于产品尺寸固定、较大型包装件,因为产品尺寸已经确定,如果包装容器按尺寸标准制造,不可能缩小产品,只能加大容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麻烦。
(2)标准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包装行业的特殊性,各个部门都起草包装标准,常常是互不通气,造成标准之间协调性差。或者只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制定有关包装标准,使得包装国家标准整体缺乏系统性。如国家有木箱国家标准,原机械部也有相应的机械行业木箱标准,两种标准不仅在箱型结构上不尽相同,即使在基本包装要求上也有不一致和不矛盾的地方,给标准使用者和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和混乱。
(3)重形式、轻内涵、可操作性差
包装标准的制定,往往需要相应产品或技术的成熟,一些标准为了形式上或其他需要,只是为了编标准而编标准。在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时盲目起草,最后只能是言之无物,如在我国包装标准中常出现“按有关标准规定”或“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等模棱两可的不确切用语,使得标准者摸不着头脑,无法准确使用,也就无法指导实践。
(4)缺乏深入研究,照搬照抄现象严重
标准的起草过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研活动。不但需要较高的理论水平,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试验,还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标准的先进性一方面是其技术指标较高,但更应合理,适合国情和行情。我们的强调采标时,常常忘记如何使其更能符合我国生产实际。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