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命名为“王选星”,王选风范长存天地间
2008-02-15 0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编:余建良
王选遗嘱全部内容首次公开
1月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风范长存——怀念王选院士》一书中,首次公开了王选遗嘱的全部内容。据了解,2006年2月王选教授逝世后不久,夫人陈堃銶教授曾公开了王选遗嘱的部分内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王选遗嘱写于2000年10月6日,被确诊患绝症后的第三天,全文共8项。
“我要带头推动‘安乐死’。”王选在遗嘱中写道。遗嘱第2项为:“一旦医生会诊确定已全面转移,并经中医试验治疗无效,医生认为已为不治之症,只是延长寿命而已,则我坚决要求‘安乐死’,我的妻子陈堃銶也支持这样做,我们两人都很想得开,我们不愿浪费国家和医生们的财力物力和精力,这点恳请领导予以满足。”他要求死后“捐献我身上所有有用的东西,包括角膜,以挽救更多的生命”,“12小时内火化完成,就可以完全避免遗体告别、追悼会等我最最反对的程序”。
王选对设立基金做了安排,遗嘱第5项写道:“死了以后不要再麻烦人,不得用公款为我设基金,除非我和陈堃銶自己的捐款,才可以考虑设基金,基金也不一定用我的名字命名。”
王选对国家前途和年轻一代充满信心,遗嘱第6项和第7项中写道:“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作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我对方正和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年轻一代务必‘超越王选,走向世界’”。
遗嘱中还可以看出王选与夫人陈堃銶之间生死不渝的恩爱情感,遗嘱的第8项为:“我死后的财产全部属于妻子陈堃銶,我常说我一生有十个重大选择,其实我最幸运的是与陈堃銶的结合。没有她就没有激光照排。由她决定何时捐出多少财产。她对名利看得十分淡泊。”
推动印刷技术第二次革命
跟随王选院士身边长达8年之久的秘书丛中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王选老师的一生,是奋斗不息的一生。而北大和方正,正是他人生的两个基点。”
1954年,就读北京大学二年级的王选面临着分专业,数学、力学、计算数学,很多学生选择数学不愿和计算机打交道,而当年周恩来总理在12年科学规划里讲到几个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这让时年17岁的王选投入到计算机硬件研究中。
1975年,仅是北京大学一名普通助教的王选,提出攻研汉字精密照排。当时日本流行的是第二代照版系统,美国流行的是第三代照版系统,王选的这一想法让很多人吃惊,见诸媒体的一则消息写到当年有人对王选开玩笑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研制中,王选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激光扫描精度很高,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点阵,大的要由九百万个点组成,中文需要上千亿字节的存储量,对26个英文字母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对两万汉字来说难度可想而知。经过研制,王选给出了解决办法,对这种关键性的、特别费时间的操作设计一个硬件,使之提高一百倍以上的速度,对于非关键性的操作用廉价的软件来实现。1979年,王选首次输出报版样张,标志硬件系统成功;1980年第一本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排出的样书《伍豪之剑》诞生,“北大方正”诞生。之后,由王选引领中文报业和印刷业技术革命的创新之举,使《人民日报》通过卫星向全国22个城市传送版面,平均两分钟就能传完一版,这一发明,使中国新闻出版业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
1992年,王选和他的团队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占领了国内99%和国外80%的中文电子排版系统市场。作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者,王选院士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被称为“当代毕昇”。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