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价震荡催化出版转型
2008-02-26 00:00:00.0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责编:张奕波
商鸿业提出了采用“连续加权平均”的方法优化材料成本。他认为,图书纸张材料使用出库的价格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和“连续加权平均”等方式。前两种方法在纸张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时,会引起图书材料成本的较大波动,而采用“连续加权平均”的方法,通过对库存材料的价格与新入库的价格的加权平均,使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变成连续而缓慢的变化,可降低材料价格波动对图书成本的影响。
纸张管理一直是出版社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因素,此次纸价的上涨无疑将其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年度预算中,很多出版社会为纸价上涨预留较大空间以应对目前的市场形势;在采购环节,开始强调全方位和纸厂联系,比较纸张型号和价格;在内部运营方面,编辑部门开始更多考虑在纸张紧缺约束条件下的图书成本问题。
化学工业出版社为纸张采购和排版印刷装订成立了专门的决策小组,工价计算相当明确,而且有印务、审计和财务三道审核机制。该社副社长、总会计师刘海星坦言,化工社仍能维持之前的价格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直以来严格执行的成本管理,这一机制的严格执行节省了大量成本。
产业转型破茧而出
目前纸业供应商不断提高纸张价格,不能很好地保证纸张供应;出版业规模逐年扩大,对上游资料需求日益加强,由此导致纸张供应数量少而需求方竞争者数量多的状况。从产业链延伸的角度考虑,上游纸价的上涨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李亚峰认为,纸厂、出版业、印刷业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因为纸价上涨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博弈,各方之间的关系也会由此发生较大变化。尤其这种变化发生在目前全国结构性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大势下,消费者的承受度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书业的总体规模和增长态势。此前“消费者→出版业→纸业”转变为“消费者→纸业→出版业”,纸厂和出版业在博弈中的产业地位发生了逆转。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出版部仝冠军认为,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它们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实施后向一体化战略,即企业把原来属于外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改为自行生产的战略,通过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增强对供应商的控制来求得发展的战略。出版企业实施后向一体化战略,要通过参与纸张生产与印刷能力建设,来加强对供应商的控制,从而提高议价能力稳定供货来源。后向一体化的模式主要有收购、参股和战略合作三种。他建议,出版企业可以通过参股或战略合作,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在获得更为优惠的价格的同时减少投资风险,降低生产升本,从而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但是,后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关键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内容主业仍应作为出版企业的主要经营对象。
商鸿业预测,对于印数难以确定的市场类图书,如销售面比较窄的学术类图书,按需印刷模式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他说:“大量印刷,大量发货,大量退货,这种靠增加生产和大面积铺货来增加销售的模式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模式,特别是市场类图书,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应提倡根据订单生产,虽然现在按需印刷的成本还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已经比前几年降低了许多。
很多行业的产业转型都通过产业链变革引发,如由于原材料供求趋紧、劳动力价格上扬原因导致企业成本全面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峻挑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部分小企业开始向内陆迁移,寻求产业转型的路径。对于出版业,此轮纸价上涨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贾洪君表示,纸价上涨加速了教辅图书出版行业尤其是民营教辅行业内的洗牌,一些中小企业或者资金链不够完整的企业会萎缩或者退出,有助于净化产业,规范产业的交易规则。可以预见,出版业应对本次纸价震荡,将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并在无形中加速产业转型。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