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114-中华印刷包装网旗下印刷内参

08年上半年我国印机业稳步增长

2008年1~6月份全国印刷机械行业共有限上企业290家,较今年初增加10家。工业总产值78.5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56%,工业销售产值75.3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7.08%,新产品产值14.26亿元,同比增长13.5%,出口交货值13.08亿元,同比增加21.74%。

美国将对我国制造的热敏纸加征反倾销税

美国商务部初步决定将对我国制造的用于打印信用卡和自动柜员机收银的纸张加征反倾销税,额度最高可达133%。原因是中国正在以低于合理水准的价格在美国销售这种热敏纸。预计2008年9月宣布有关上述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最终决定。

上海已成为我国印机业第一

据国家统计局08年1-6月印机行业总产值统计,上海市排第一,为17.34亿元,其次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为8.83亿元和8.35亿元,山东名列第四,为7.12亿元,广东、北京、河北分别名列5、6、7名,总产值分别为6.67亿元、5.64亿元和5.61亿元。尽管上海市印机行业工业总产值最大,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下降了3.64%,不仅总产值下降,工业销售产值、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全面下降,分别下降4.26%、6.25%和0.6%。增长最快的是黑龙江省,总产值为1012万元,较去年同比增加了118%,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28.4%。其它增长较快的省市有:辽宁4.82亿元,增长52.58%,河南3.38亿元,增长48.17%,广西1036万元,增长45.76%,江苏增长38.27%,湖南1.34亿元,增长36.22%,甘肃574万元,增长33.94%。

日本油墨产量下降 出口量加大

2007年日本油墨产量比06年下降了1.4%,为44.8吨。其中新闻油墨产量为近5.9万吨,一般油墨产量为38.9万吨。据了解,中国是日本印刷油墨的最大出口市场,占1/6以上,2007年日本向中国的出口量为7490吨。日本进口的印刷油墨2/3以上来自中国,2007年从中国的进口量为4197吨。

美国瓦楞纸板市场出现减产局面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纸和纸板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瓦楞纸板和瓦楞原纸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数年的产销低迷,2006年美国瓦楞纸板产量出现小幅微增趋势,增长了0.9%,产量为367亿平方米,而2007年美国瓦楞纸板产量再度减产,降到362亿平方米。截止到2008年4月,产量为87.3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3%。由于美国瓦楞纸板产量多年来不增反减,而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瓦楞纸板产量却大幅增长,世界瓦楞纸板产量也有较大幅度上升,因此美国瓦楞纸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不断下降。

央企收入增25.7% 利润反跌10.3%

在国资委目前下属的149家企业中,央企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呈现较大的增长。中央企业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高达57650.3亿元,同比增长了25.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但上半年的央企利润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据国资委数据,上半年中央企业总共实现利润为4256亿元,同比减少489.9亿元,减幅为10.3%。

而在国资委下属的149家中央企业中,上半年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有112家,占75.2%,利润增加总额为866亿元。从行业角度看,煤炭企业的利润增加额最多,为81.9亿元,同比增幅为44.4%。利润增长率最高的行业为汽车,同比增长70.3%,实现利润为8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4亿元。此外,水运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军工企业以及商贸企业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利润增长。

下半年中小企业信贷有望松动

中国工商银行在7月22日表示,下半年工行将在信贷投放方面向小企业倾斜,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创新方式,多渠道支持小企业合理资金的需要。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对创新能力强、产品有竞争力、经营健康的优秀小企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对市场前景好而目前遇到临时性资金困难的小企业,则依据政策给予贷款重组、展期等多种方式帮扶;而对技术、产品一般,又不再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小企业及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则坚决退出。

厉以宁:当前中国依然处于高经济增长阶段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厉以宁最近说:中国经济总的形势是好的。经济年增长7%以上是高增长,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估计仍在9%——10%之间。因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农业投资机会多,供给仍然不足,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30%多点,仍有很大潜力。因此可以说,中国依然处于高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四个条件:资本、市场、技术、管理。首先,中国现在资本充足,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正在寻找出路;政府投资保持相当大的比重,外商看中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第二,中国有最广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产品价格低廉,有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机电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是有销路的。在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中,有不少生活用品,销量不会有大的改变。第三,中国正在鼓励自主创新,同时从国外继续引进技术。最后是管理,这是中国的弱点,但近年来也有很大改进。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家虽然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已有较快增加。

正因如此,中国经济不会在奥运会后有大的滑坡。全国到处都是工地,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大工地,奥运会场馆修好后,施工队伍就转移到别处了。

国企整合:24家国企入围500强

最新一期FT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从2007年的8家猛增至25家。国有企业的整合是推动这一增长的动力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2007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和A股市场的繁荣。

通过重组国有资产,组建大企业集团,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国资委布局国有经济的主要思路。此次中国入围FT全球500强的25家企业,除民生银行外均为国有控股,是不折不扣的“国家队”。

国企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按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说法,目前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150多家央企,到2010年将在数量上缩减到80至100家。将这一目标按年度分解,意味着每年将有约20家央企被重新整合。

中央级国企在5年内将被缩减至30-50家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透露:“未来5年,中国国资体系将面临大洗牌。中央级国企可能从159家缩减至30-50家,地方级国企总数也不超过1000家。”王忠明指出,国家资本大量投放是中国国企运行的最大特点,“不愁资金来源”的优势令很多国企陷入了“拿得多、给得少”的尴尬局面,不少高能耗、低效益的国企单位更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后进生”,国企也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公共效应。 “一些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不能再耗下去,必须退出国资体系。”

政府花钱“诱”企业走出去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表示,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外汇局将适应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境外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的变化,同时本着“简化手续,放宽限制”的原则,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适时出台修改完善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就会开始转向资本流出。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2460美元,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推动对外投资健康发展,对于平衡我国国际收支,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相对于流入资金来说,流出的资金量还相对较小。

英德两国工业产出呈下滑趋势

在全球经济风暴之后,欧洲工业出现新的不稳迹象。数据显示,德国和英国工业产出下降大过预期。德国5月份统计数据疲软,出现1997年来工业产出最大的单月下跌,人们不得不担心欧元区正在滑向滞胀(即伴随着高通胀的缓慢增长)。欧洲央行为预防通涨风险,将主要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25%。

每年约200家德企赴华投资

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使大部分德国在华企业获得成功。《德国工商总会2007年调查》报告指出,每年大约有200家德国企业进入中国,仅需2年至4年的时间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报告还指出,德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以独资公司的形式进入中国,在成立不到两年的企业里,独资企业所占比例高达80%。此外,公司代表处模式的比例正在缩减,从2002年的50%下降至2007年的27%。

据了解,德国企业高度集中在上海地区,大部分德国在华企业相对较年轻,其中大约有60%创立于2000年以后,有1/4的德企进入中国已10年有余,积累了丰富的从商经验。

中国市场吸引中小德企

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始终吸引着众多致力于全球业务的德国公司赴华投资。而中国作为德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德国第十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国,德国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对华投资主力。

据相关人士介绍,德国在华公司的平均年营业额为1500万至2000万欧元,平均员工数量100名至200名,以中小规模为主。在进入中国已逾十年的德国企业当中,只有12%是由中小型的母公司投资的。然而,在进入中国不足四年的德国企业中,约57%是中小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跟随它们的主要客户来到中国。

截至2007年11月,中国累计批准德企业在华投资项目5800多个,投资企业2500多家,德企在华实际投资金额约160.4亿美元。而在2006年投资的576个项目中,投资金额达19.8亿美元。

奥西开发最新混合印刷技术

奥西公司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基础印刷技术——将墨粉与喷墨印刷相结合。据了解,这个名为CrystalPoint技术将TonerPearls珍珠墨粉制成胶凝体,这种墨胶会在任何类型的纸张上结晶,从而形成色彩鲜明、耐水性好且可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网屏推出全球最大幅面CTP

网屏公司在2008Drupa上首次展出世界上幅面最大的热敏CTP制版机。这个名为PlateRite Ultima 48000系列以满足最新一代80页和96页商业轮转印刷机的需求,制版幅面大、成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为特点,能够精确成像的最大版印尺寸可达2900mm×1350mm,相当于96页A4尺寸页面。

中国今年上半年纸浆进口同比增长35.6%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2008年6月我国进口纸浆达80万吨,进口金额在57416.9万美元。2008年1月至6月,我国累计进口纸浆达499万吨,累计进口金额达358627.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4%和35.6%。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6月,我国进口纸及纸板达32万吨,进口金额达31218.1万美元。2008年1月至6月,我国累计进口纸及纸板达185万吨,同比下降12.5%,累计进口金额达178894.6万美元,同比增长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