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奇怪的国情,红一个人能带动一批产业。例如莫言,他不仅带动了东北的粗粮产量、家乡的旅游业,还拉动了全国的图书印刷量、养活了一些中文翻译机构。尤其是出版产业链带动了出版社、纸厂、印刷厂、印刷耗材的销售业绩……前两日就有一位印机商高兴地说,因要赶印一批莫言的图书,这几天总是接到印厂的急购电话。也有业务员抱怨,有订单送到印厂,可人家都在每天加班加点地赶印莫言书,无暇顾及。还有印刷耗材供应商暗中窃喜,印厂一忙,耗材的销售也是紧急跟进。印刷厂则感叹3天之内找163吨纸张现货,却还要补纸。“莫言,印刷机正在为你轰鸣!”这是上海、山东、广东等部分大型书刊印刷企业在莫言获奖之后的生产繁忙景象。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司副司长王志成表示,莫言获得中国文学领域第一个诺贝尔奖后,掀起了一阵购书读书热潮。目前市场上多种版本的莫言图书以及电子阅读网站上推出的莫言图书,只有少部分尚在合同期内的,大部分或是根本没有授权,或是过了合同期没有获得莫言的续约授权。 【详情】
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中国籍作家,曹元勇说,这对中国文坛的意义是重大的,他将安排加紧印刷莫言的全集书册,“包含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共计16本,囊括了莫言迄今出版的所有小说作品,新版本将于近日入库。”并在书册上注明其诺奖获得者的身份。 【详情】
莫言慨叹750万元的诺贝尔奖金在北京买不了“豪宅”,可是诺贝尔奖带给他的何止这些,业内人士预测莫言获奖将在今年引发“双亿效应”,其作品在国内带来过亿码洋销售额,其全球版税突破亿元。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创始人吴怀尧也预测莫言将成中国作家新首富。 【详情】
一夜之间,莫言图书价格涨幅近两成,统计显示,京东的莫言图书涨价比例达到79%,亚马逊中国是37%,当当网为32%。即便如此,仍一书难求,有限库存被抢一空。未来数月,“莫言热”将直接带动一轮中国文学作品的网络销售热潮,引发电商业、出版业的全面骚动。 【详情】
“如此大订单在我社历史上很罕见,我们压力很大。但这也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这场战斗最大的难度就是与时间赛跑。”曹元勇表示,为了第一时间满足读者需求、遏制盗版,必须尽快上市。为此,上海文艺出版社调动各方力量尽可能缩短出版时间。 【详情】
“你手头有没有莫言的《蛙》,看完借我看好吗?网上已经买不到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类似的短信在不少年轻人的手机上飞来飞去。眼下,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城的《蛙》、《生死疲劳》、《檀香刑》等莫言大部分著作仍显示为“缺货”,需要3-4周才能发货。 【详情】
书刊印刷市场竞争激烈,谁会容忍企业在市场上慢三拍?这又使笔者想起一个问题:对市场的准确研判。出版社若早下订单,印刷厂加紧赶印,赶上第一波市场高潮,图书定大卖;若错过第一波高潮,即使印刷厂每天加班加点地赶印,恐怕也是热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失去多少销售额? 【详情】
这次蝴蝶的振翅,对中国股市以及搜索、社交网络的影响已经降温;但它对中国数字出版业的影响值得继续关注。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莫言曾说过:网络文学将势不可挡。他也希望能够此次得奖能够让更多人关注文学、关注图书本身。 【详情】
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最激动的莫过于与莫言打交道最为频繁的出版人。10天来,出版过或者没有出版过莫言作品的出版人,评莫言说莫言,沉浸在极其兴奋的气氛中。同时,另一个激情也在荡漾,那就是莫言获诺奖的事实再度激发了中国出版人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热情。 【详情】
与印刷出版商的愿望相悖,一位网友在百度贴吧发出的“诺奖之前有多少人知道莫言”调查帖下面留了这样的一句话:诺奖之后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知道莫言?对文学的悲观与乐观,忧虑与希冀,向着明天同行。无论怎样,莫言热的确为印刷出版带来了新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