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大学社“转企”是否会造成人才流失

2008-06-17 00:00:00.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覃丽妮

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面临最敏感的是人事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出版社的“转企”改制能够给大学社带来好处,但也会产生新的弊端。“转企”的好处是可以增强出版社的市场意识、发展活力,扩大经济效益;弊端就是有可能会出现社会效益的下降和部分人才的流失,在与非高校出版社的竞争中,则会更
 
多地暴露其劣势。

 

  人才短缺:  创新用人机制

  高校社“转企”改制是大势所趋,进行新一轮人事改革也势在必行,倘若此番改革真的会造成部分人才的流失,这显然不是此次改革的初衷。那么,当前高校出版社的用人状况究竟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据记者了解,高校出版社是高校的下属单位,大多数出版社没有独立的人事权,用人不仅要有编制,还要经校领导班子和人事部门批准。由于编制有限,学校严格控制,此前,高校出版社用人机制不够灵活,甚或成为制约出版社发展的障碍。用一些出版社社长的话说:想用的人用不了,不想用的人赶不走。面对这种尴尬的现状,近年来,多数高校出版社已停止引进事业编制。

  为了解决出版社事业发展的需要,弥补人才短缺的现状,许多出版社在人事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面向社会招聘的“聘用制”。这些人才成为事实上的企业编制,从而在高校出版社出现了“双轨并行”的用人机制。

  同时,由于高校出版社背靠高校,高校丰富的人才贮备,为出版社提供了便利的用人条件。目前,许多高校出版社在实际人才使用中都进行了创新。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高级学术编辑、管理人才,都是通过向学校“借人”的方式聘用,这些员工虽然被出版社聘用,但还是高校事业编制。这种“借人”聘用的用人方式,不仅解决了出版社的人才短缺,保证了编辑队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而且在出版社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的不止名牌大社,对一些中小出版社来说,借体制改革的强劲东风,突破用人的沟沟坎坎,也十分引人瞩目。据有关媒体报道:武汉大学出版社以市场为导向,在用人制度上实行“三个打破”:打破身份,实行岗位制;打破行政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以策划人为中心的出版体制,重要选题实行项目制;打破按学科专业划分的组织模式,组建三个专门分社。这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改革,促进了出版社的快速发展。

  人们欣喜地看到,在此次“转企改制”过程中,各试点高校出版社依据有关法规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建立起新的劳动关系:原有事业编制人员按企业用工制度,与出版社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待遇改按企业标准执行;其医疗、工伤等保险问题按学校规定解决;退休后由学校负责管理,与学校其他离退休职工享受同等待遇。企业编制的人员则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这就意味着,此次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赋予了企业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同时,“转企试点”一年来,各试点出版社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崭新的用人格局。据统计,19家试点出版社的事业编制人数减少10%,而非事业编制人数增加29%,占人员总数的比例增加了19%。

 

  创新模式:吸引优秀人才

  高校社“转企”改制是否会造成人才流失?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部分高校出版社。

  有的出版社认为:由于高校出版社与一般社会出版社不同,许多编辑原来在高校教学一线,后来才进入出版社,他们都是高级人才,都拥有教授、副教授职称。随着高校社“转企”,人员身份置换,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才回流学校,但这无关出版社发展大局。

  有的出版社认为:高校社“转企”就是要给人才以施展才华的空间,从这个层面上看,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存在流失的话,流失的人肯定不是中坚力量,人员数量也不会太多。因为如果“转企”不能保证中坚力量的利益,“转企”改制就是失败的,也是与此次改革背道而驰的。

  有的出版社认为:出版社用人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淘汰不适合在出版社工作的人员,留住优秀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社“转企”之后,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按岗定薪,不问身份,用更灵活的机制吸引人才。

  而目前试点出版社的事实证实了上述观点。据记者了解,19家试点高校出版社“转企”一年来,绝大多数运行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的人才波动,也没有人才流失的迹象,许多出版社的中坚力量被委以重任,在新的岗位上生龙活虎,干得风生水起。

  其实,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高校出版体制改革,担心高校出版社人才流失,只是看到了一般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未对高校出版社的人才格局作深入分析,更未看清其内在本质。

  要知道,人才之所以为人才,必有其存在的理由,更有其存在的土壤,人不可能永远呆在一个地方,人才向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流动,比如更适合自己的出版社,更适合自己的某些岗位。再说,如今在高校出版岗位的人才,大多数年龄在30~45岁之间,这些人多年在出版发行领域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出版、发行、管理经验,他们是出版界的精英,这是其一。其二,这些人才是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他们对“铁饭碗”的观念比较淡薄,他们中的多数想好好干一番事业,而高校出版体制改革正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高校社与其担心人才看好“铁饭碗”,离出版社而去,还不如创新运行体制,完善内部机制,为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对“转企”高校出版社实乃一个重要的考验。

  因此,许多高校出版同仁呼吁:高校社“转企”改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极其正常的。不要担心人才流失,更不要怕人才流失,关键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构建良好的运行模式,以此留住有用的人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中国新闻出版网)

分享到: 下一篇:上海宝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酒精润版新品牌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