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应届印刷人才流向何方
2008-07-29 0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责编:覃丽妮
又到7月,新一批印刷专业人才告别学校,投身到全国相关印刷企业。与往年比,今年印刷专业人才的流向呈现哪些特征?毕业生就业选择有哪些误区?为此,《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印刷行业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校——北京印刷学院。
南方印企需求旺盛
北京印刷学院就业办公室赵老师告诉记者,目前,2008年该校印刷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实现对口就业,就业情况较好。
除了北京,去广东地区的学生最多,去西部的较往年多,尤其去四川的较多,仅四川报业集团今年就在北京印刷学院招了多人。由于进沪门槛高,企业无法为毕业生解决上海户口等问题,因此上海地区的企业前来招聘的较少。但是户口政策相对宽松、印刷业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则吸引了一批毕业生前往,如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浙江美浓丝网印刷有限公司等。尽管广东地区位居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的第二位,但仍有广东的企业家抱怨:“我们南方的大企业,很需要印院的大学生去工作,可惜都招不来!”
记者了解到,除了广东,福建厦门、漳州、晋江等地的南方企业的人才缺口也很大,由于他们之前与毕业生接触较少,虽然规模和效益在当地均属上乘,但这些地区的企业在毕业生中仍缺乏足够的号召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南方地区印刷行业发展的热度大不如以前,原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劳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很难招收到大学生,而且很多非南方地区的学生又不愿意远离家乡到广东、福建等地发展。
户籍意识逐渐淡化
与北京其他高等院校一样,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专业毕业生也有“北京不想走,外地想留京”的趋势。北京印刷学院划归北京市教委管理后,75%的生源都来自北京。2008年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1700人,其中涉及印刷专业的有印刷工程181人、包装工程149人、机电123人。赵老师说,大部分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京,北京生源多数不想去外地,外地生源在京学习四年后也希望留在北京,尽管很多在京企业不能解决北京户口。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相对于珠三角地区,北京印刷业的发展空间有限。多数毕业生的目光都瞄准北京,使得北京行业内的就业机会很容易饱和。在此情况下,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行业外就业,以前就有过包装专业的毕业生,去4S店卖汽车的情况。
赵老师说,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户籍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学生就业有很多“人去户口不去”的情况,企业因此对新员工缺乏控制力。广东某些企业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企业接收了毕业生,但毕业生不愿将户口迁至当地而把户口发回原籍,由于没有了档案、户口的牵制,毕业生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工资待遇成为首选
能进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毕竟是少数,因此工资待遇就成了毕业生选择单位时的首要条件。赵老师告诉记者,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这样的“热点单位”,由于待遇比较好,起薪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应聘,最终接收了30多名高职毕业生,成为今年招聘企业中一次录取人数最多的企业。而另外一些单位,如河北某安全印务公司,来校召开了专场招聘会,近200名学生参加现场活动,结果一谈到就业待遇时,900元~1000元的起薪让很多学生打退堂鼓了。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在京工作的北京印刷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1500元~1600元左右,南方地区略高,福建在1600元~1700元之间,广东大概在2000元左右。
也有毕业生对待遇要求操之过急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不容易找到满意单位。赵老师提醒学生不要心急,“毕业就业就是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阶段,当留下的人才适应了企业的节奏,找到了自己发展的道路后,很快他的成功在收入上就会有所体现了”。有一位2003年毕业的该校机电系学生,于2004年进入广东某大型烟包企业,在机台上稳扎稳打工作5年,现在已被提升为印刷车间的机长,平均月工资近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报业、南方报业稳定工作3年~5年的毕业生,工资都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以上,毕业生只要扎扎实实工作,就会有好的待遇。
非国企吸引力加大
由于对应届大学毕业生重视不够,一些民营印企的确出现过人才流动大的问题。甚至有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不收北京的毕业生,原因是害怕“留不住”。不过,近年来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调整和配备都下了工夫。
赵老师介绍,比如东莞虎彩印刷已初步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毕业生培养方案,兼顾企业和个人双方利益,让毕业生在企业快速发展中锻炼成长。新招毕业生第一年的月平均工资将不会低于2000元,在实习期间成长较快的人才,基本工资就可以提升到2500元;通过基层轮岗、选择培养等方式,该企业已建立起条理清晰的用人体系,今年招聘情况比较理想。而汕头市东风印刷厂来校招聘时,就本着“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思路,加大了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的投入,得到了毕业生和学校的认可和欢迎。
三大误区影响就业
经历过几届毕业生就业分配,赵老师发现,当前毕业生就业存在三个误区。第一是薪水要求。很多学生没有明确自身的价值,在劳动市场中,总是期望过高的工资价格。第二是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生产性的工作,怕吃苦。怕吃苦的现象在“85后”中表现明显,也曾有企业试图将毕业生不放在生产一线,但培养效果和学生成长的效果都不理想。第三是攀比心态,年轻人心态不稳定。一山望着一山高,工作没几天就跳槽,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会有。
同时,部分外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人事管理制定还不完善,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一般情况下,在学生离校前,企业与学生双选成功后,企业、校方、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离校期间校方向学生发放“派遣证”,学生持“派遣证”、“户口迁移证”到企业报道。赵老师说,在处理学生就业的工作中,曾遇到少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学生的签约流程,甚至不知道如何办理户口。
国企人才流失少
北京某大型国有印刷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该厂招收10名左右应届大学生,由于人才的流动性,现在厂里有大学生40多个,占全厂总人数的5%左右。从人才结构配置的角度,该厂招收的大学生,不仅是来自印刷专业的,还有设备、技术、器材相关的及包装设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法律专业的。相对于老职工,大学生的待遇要高些,大概在1500元左右,可能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该负责人说,有些企业实行人才的“拿来主义”,但国有企业还是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入厂时间短、经验少,而国企盘子比较大,通过轮岗的方式可以提供比较多的工作机会,新来的员工总可以在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管理部门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该负责人说,一般情况下国企的人才流失少,该厂的大学生经过三四年的锻炼,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带头作用。
南方印企需求旺盛
北京印刷学院就业办公室赵老师告诉记者,目前,2008年该校印刷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实现对口就业,就业情况较好。
除了北京,去广东地区的学生最多,去西部的较往年多,尤其去四川的较多,仅四川报业集团今年就在北京印刷学院招了多人。由于进沪门槛高,企业无法为毕业生解决上海户口等问题,因此上海地区的企业前来招聘的较少。但是户口政策相对宽松、印刷业较为发达的江浙地区,则吸引了一批毕业生前往,如浙江茉织华印刷有限公司、浙江美浓丝网印刷有限公司等。尽管广东地区位居毕业生就业地区选择的第二位,但仍有广东的企业家抱怨:“我们南方的大企业,很需要印院的大学生去工作,可惜都招不来!”
记者了解到,除了广东,福建厦门、漳州、晋江等地的南方企业的人才缺口也很大,由于他们之前与毕业生接触较少,虽然规模和效益在当地均属上乘,但这些地区的企业在毕业生中仍缺乏足够的号召力。
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南方地区印刷行业发展的热度大不如以前,原本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劳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很难招收到大学生,而且很多非南方地区的学生又不愿意远离家乡到广东、福建等地发展。
户籍意识逐渐淡化
与北京其他高等院校一样,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专业毕业生也有“北京不想走,外地想留京”的趋势。北京印刷学院划归北京市教委管理后,75%的生源都来自北京。2008年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1700人,其中涉及印刷专业的有印刷工程181人、包装工程149人、机电123人。赵老师说,大部分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京,北京生源多数不想去外地,外地生源在京学习四年后也希望留在北京,尽管很多在京企业不能解决北京户口。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相对于珠三角地区,北京印刷业的发展空间有限。多数毕业生的目光都瞄准北京,使得北京行业内的就业机会很容易饱和。在此情况下,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行业外就业,以前就有过包装专业的毕业生,去4S店卖汽车的情况。
赵老师说,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户籍意识正在逐渐淡化,学生就业有很多“人去户口不去”的情况,企业因此对新员工缺乏控制力。广东某些企业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企业接收了毕业生,但毕业生不愿将户口迁至当地而把户口发回原籍,由于没有了档案、户口的牵制,毕业生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工资待遇成为首选
能进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毕竟是少数,因此工资待遇就成了毕业生选择单位时的首要条件。赵老师告诉记者,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这样的“热点单位”,由于待遇比较好,起薪相对较高,吸引了大量毕业生应聘,最终接收了30多名高职毕业生,成为今年招聘企业中一次录取人数最多的企业。而另外一些单位,如河北某安全印务公司,来校召开了专场招聘会,近200名学生参加现场活动,结果一谈到就业待遇时,900元~1000元的起薪让很多学生打退堂鼓了。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在京工作的北京印刷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1500元~1600元左右,南方地区略高,福建在1600元~1700元之间,广东大概在2000元左右。
也有毕业生对待遇要求操之过急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不容易找到满意单位。赵老师提醒学生不要心急,“毕业就业就是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阶段,当留下的人才适应了企业的节奏,找到了自己发展的道路后,很快他的成功在收入上就会有所体现了”。有一位2003年毕业的该校机电系学生,于2004年进入广东某大型烟包企业,在机台上稳扎稳打工作5年,现在已被提升为印刷车间的机长,平均月工资近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报业、南方报业稳定工作3年~5年的毕业生,工资都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以上,毕业生只要扎扎实实工作,就会有好的待遇。
非国企吸引力加大
由于对应届大学毕业生重视不够,一些民营印企的确出现过人才流动大的问题。甚至有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不收北京的毕业生,原因是害怕“留不住”。不过,近年来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的调整和配备都下了工夫。
赵老师介绍,比如东莞虎彩印刷已初步形成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毕业生培养方案,兼顾企业和个人双方利益,让毕业生在企业快速发展中锻炼成长。新招毕业生第一年的月平均工资将不会低于2000元,在实习期间成长较快的人才,基本工资就可以提升到2500元;通过基层轮岗、选择培养等方式,该企业已建立起条理清晰的用人体系,今年招聘情况比较理想。而汕头市东风印刷厂来校招聘时,就本着“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思路,加大了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的投入,得到了毕业生和学校的认可和欢迎。
三大误区影响就业
经历过几届毕业生就业分配,赵老师发现,当前毕业生就业存在三个误区。第一是薪水要求。很多学生没有明确自身的价值,在劳动市场中,总是期望过高的工资价格。第二是部分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生产性的工作,怕吃苦。怕吃苦的现象在“85后”中表现明显,也曾有企业试图将毕业生不放在生产一线,但培养效果和学生成长的效果都不理想。第三是攀比心态,年轻人心态不稳定。一山望着一山高,工作没几天就跳槽,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会有。
同时,部分外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人事管理制定还不完善,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一般情况下,在学生离校前,企业与学生双选成功后,企业、校方、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离校期间校方向学生发放“派遣证”,学生持“派遣证”、“户口迁移证”到企业报道。赵老师说,在处理学生就业的工作中,曾遇到少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学生的签约流程,甚至不知道如何办理户口。
国企人才流失少
北京某大型国有印刷厂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该厂招收10名左右应届大学生,由于人才的流动性,现在厂里有大学生40多个,占全厂总人数的5%左右。从人才结构配置的角度,该厂招收的大学生,不仅是来自印刷专业的,还有设备、技术、器材相关的及包装设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法律专业的。相对于老职工,大学生的待遇要高些,大概在1500元左右,可能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该负责人说,有些企业实行人才的“拿来主义”,但国有企业还是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应届毕业生入厂时间短、经验少,而国企盘子比较大,通过轮岗的方式可以提供比较多的工作机会,新来的员工总可以在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管理部门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该负责人说,一般情况下国企的人才流失少,该厂的大学生经过三四年的锻炼,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带头作用。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