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布局数字出版平台 中国同行静悄悄
2009-02-18 09:08:5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责编:任蓓
在Kindle二代的超强传播力面前,有关亚马逊的另一条消息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
2月8日,亚马逊宣布将向手机用户开放Kindle电子书库。此后,用户将可以通过手机来浏览Kindle电子书,而无需购买Kindle。
亚马逊此举叫人颇费猜疑。向手机用户开放其电子书库,意味着Kindle的销售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电子书阅读器是2008年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产品之一,据消费电子协会(CEA)数据显示,电子书阅读器去年年营收增长了265%。特别是售价359美元的Kindle自推出后一直供不应求,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发布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时也兴奋地称,消费者对Kindle的需求“罕有的强劲”。
亚马逊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谷歌逼宫
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推出了一项新功能——Whispersync,它可以使一台Kindle与另一台Kindle或者移动电话实现同步。有分析师认为,此举是为了建立其作为电子书籍商务平台的主导地位,正如苹果的iTunes商店一样。
促使亚马逊推出这一服务的是谷歌。在亚马逊宣布向手机用户开放电子书库的前一天,谷歌刚刚针对苹果iPhone和使用其Android操作系统的T-Mobile G1推出了手机版“谷歌图书搜索”服务,这项服务允许用户通过这两款手机阅读超过150万本电子图书。虽然这些图书大多出版时间比较早,但业内普遍认为,这项服务将为谷歌带来更高的人气。而在吸引到足够多用户之后,不管是谷歌还是苹果,要与版权机构联手,进行现代畅销书的收费电子书下载服务,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使亚马逊必须在Kindle和电子书库之间做一个选择。继续保持此前的封闭系统虽然对Kindle的推广有利,却将会限制其电子书销售业务的发展,一旦手机成为电子书阅读的主流载体,亚马逊的电子书销售业务必将遭受致命打击。事实上,尽管Kindle在阅读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与手机的竞争上却处于不利境地。手机娇小的外形、良好的便携性和多样化的功能是Kindle永远难以企及的,唯一的优势就是更好的阅读效果,而这一点对普通读者似乎并非那么重要。何况,低价上网本的热卖也在蚕食着Kindle的部分市场。
Jupiter Research公司的科技分析师迈克尔·加特伯格(Michael Gartenberg)分析,虽然目前图书和报纸仍然是读者的主要阅读平台,但向移动设备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有些读者需要专业的电子书阅读器,但有些读者却认为手机更加便携,因此亚马逊此举十分可行。“亚马逊不仅把Kindle视为一款硬件设备,还将其变成一种服务。”迈克尔·加特伯格说。
但英国Xrefer网站总经理亚当·霍奇金(Adam Hodgkin)认为,目前谷歌抢得了先机。在这种大幅度的免费和开放的基础上,谷歌将吸引众多开发商和创新者加入其行列。谷歌的目标是向整个网络开放其图书搜索的资源,并建立一个其他网络服务可以互通的系统。而亚马逊所建立的是,通过个人购买和收集图书、适合用户个体及其需求的系统。谷歌是在聚集和整合,而亚马逊只是将其作为销售的一个渠道。
国内在数字出版方面运营较好的盛大文学的CEO侯小强则相信,未来手机将成为电子书消费的主流渠道,亚马逊开放其电子书库实际上使其多了一个营收渠道,有利于其保持在电子书销售方面的领先优势。国内电子阅读器厂商汉王科技的董事长刘迎建也认为,亚马逊此举可能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对亚马逊来说,电子阅读器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而其电子图书在内容数量上已经很大了,手机用户数量也已经很大,因此亚马逊战略性地选择手机平台,“先委屈一下用户的眼睛,‘凑合着’看,随着电子阅读器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再从手机平稳地过渡到电子阅读器。”刘迎建表示。
亚马逊布局数字出版平台
即使亚马逊的开放举动使Kindle受到一定影响,但它依然可以大做文章。CNET网站一篇分析文章认为,亚马逊Kindle战略不仅仅限于硬件,还包括软件。如果亚马逊要研发一个可运行在iPhone等智能手机上的Kindle应用程序,并直接捆绑于其商店,目前市场上的其他电子阅读软件都将受到严重打击,尽管其中一些已经在iPhone上相当流行。
而亚马逊在数字出版方面的野心绝不仅仅是Kindle。很明显,它预见到了出版和发行电子书的巨大市场——运营成本几乎为零,并且只需要存储在服务器里,而不是仓库的货架上。据了解,目前亚马逊能通过销售作者和出版商们的Kindle电子书中获得可观的65%的分成。不管这一市场在手机还是在专业的阅读器上普及开来,掌握更多现代畅销书资源的亚马逊从中获得的收益都远远不是卖出几十万部Kindle能比的。一个面向多种载体的数字出版内容平台,才是亚马逊在数字出版业务方面的真正目标。
事实上,不管是PSP、XBOX等游戏机,还是iPod,这些企业最大的利润来源从来都不是硬件本身,而是运行于硬件上的服务和内容。索尼PSP一开始就以成本价甚至亏本价销售,但种类繁多、不断更新的游戏却让索尼赚得盆盈钵满;苹果的iPod占据了美国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70%,但其数字音乐下载业务的市场份额则达到了80%。
亚马逊的数字出版平台还可以容纳更多种类的内容。事实上,亚马逊在数字出版内容方面的布局早已开始。在2007年11月发布Kindle一代前后,亚马逊的数字音乐商店也鸣锣开张,到现在已发展成为美国第二大网络音乐商店。亚马逊销售的每一首歌曲都采用了无DRM限制的MP3格式,这意味着用户几乎可以在所有个人音乐设备上播放购买的歌曲,包括PC、Mac、苹果iPod、微软Zune和创新Zen,以及将歌曲刻录成CD。这一举动还间接促使苹果的iTunes取消了数字版权保护,使用户购买的音乐可以在iPod以外的MP3播放器上欣赏。
而就在Kindle二代发布的前几天,亚马逊又推出了游戏下载服务。当前可提供超过600款休闲游戏,收费标准为6.99美元或9.99美元,用户可以免费玩30分钟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亚马逊2008年10月收购了游戏开发和经销商Reflexive娱乐公司,从而迈入休闲游戏市场。
版权保护:
数字出版的中国式难题
亚马逊与谷歌在数字出版业上的轮番表演似乎都不足以刺激他们的中国同行,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对二者的“明争暗斗”反应平淡。尽管很早就有企业推出了阅读器,但中国的阅读器市场从来都没火起来,而在数字出版方面颇有建树的盛大文学,走的则是与亚马逊和谷歌都完全不同的第三条道路。
侯小强认为,Kindle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亚马逊庞大的电子书库,而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对版权的有效保护。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版权环境,国内正规厂商很难复制亚马逊的模式。长期关注电子阅读器行业的资深人士张胜军也认为,国内的电子阅读器企业缺乏内容支持,推广艰难,且盗版的问题使企业不敢在内容上进行大规模投入。
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在个人博客上撰文分析,由于目前执法环境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尚不足,互联网消费者也没有形成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因此,单纯采用类似iTunes的在线购买电子书的正版购买商业模式,肯定会被铺天盖地的盗版内容打败。另外,硬件产品被“山寨”、仿制的问题也将是不小的困扰。
国内数字出版业比较成功的模式来自盛大文学。盛大文学的收费模式是,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前半部分作品,但如果要看余下的后半部分作品或最新章节,就需要支付每千字两分钱的阅读费,收入由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旗下网站)和作者共同分成。
但上海点击书实业有限公司CEO梁钢认为,盛大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这种模式只有在创作和消费成本都非常低、容易普及到大众的行业才有效,对数字出版行业来说可复制性也不强。”梁钢介绍,由于盗版吞噬了消费需求,个人用户的消费市场无法启动,目前国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企业大多只能依靠图书馆等机构客户盈利。
不过,侯小强对此显得更加乐观一些。侯小强说,盛大文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版权,也逐渐打通了渠道,目前在各大搜索网站的图书搜索排行榜上,绝大多数都是盛大文学旗下的作品,包括在手机出版和阅读器方面,盛大也有一些工作在做,“相信明年国内的数字出版业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侯小强表示。
2月8日,亚马逊宣布将向手机用户开放Kindle电子书库。此后,用户将可以通过手机来浏览Kindle电子书,而无需购买Kindle。
亚马逊此举叫人颇费猜疑。向手机用户开放其电子书库,意味着Kindle的销售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电子书阅读器是2008年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产品之一,据消费电子协会(CEA)数据显示,电子书阅读器去年年营收增长了265%。特别是售价359美元的Kindle自推出后一直供不应求,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发布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时也兴奋地称,消费者对Kindle的需求“罕有的强劲”。
亚马逊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谷歌逼宫
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推出了一项新功能——Whispersync,它可以使一台Kindle与另一台Kindle或者移动电话实现同步。有分析师认为,此举是为了建立其作为电子书籍商务平台的主导地位,正如苹果的iTunes商店一样。
促使亚马逊推出这一服务的是谷歌。在亚马逊宣布向手机用户开放电子书库的前一天,谷歌刚刚针对苹果iPhone和使用其Android操作系统的T-Mobile G1推出了手机版“谷歌图书搜索”服务,这项服务允许用户通过这两款手机阅读超过150万本电子图书。虽然这些图书大多出版时间比较早,但业内普遍认为,这项服务将为谷歌带来更高的人气。而在吸引到足够多用户之后,不管是谷歌还是苹果,要与版权机构联手,进行现代畅销书的收费电子书下载服务,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使亚马逊必须在Kindle和电子书库之间做一个选择。继续保持此前的封闭系统虽然对Kindle的推广有利,却将会限制其电子书销售业务的发展,一旦手机成为电子书阅读的主流载体,亚马逊的电子书销售业务必将遭受致命打击。事实上,尽管Kindle在阅读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在与手机的竞争上却处于不利境地。手机娇小的外形、良好的便携性和多样化的功能是Kindle永远难以企及的,唯一的优势就是更好的阅读效果,而这一点对普通读者似乎并非那么重要。何况,低价上网本的热卖也在蚕食着Kindle的部分市场。
Jupiter Research公司的科技分析师迈克尔·加特伯格(Michael Gartenberg)分析,虽然目前图书和报纸仍然是读者的主要阅读平台,但向移动设备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有些读者需要专业的电子书阅读器,但有些读者却认为手机更加便携,因此亚马逊此举十分可行。“亚马逊不仅把Kindle视为一款硬件设备,还将其变成一种服务。”迈克尔·加特伯格说。
但英国Xrefer网站总经理亚当·霍奇金(Adam Hodgkin)认为,目前谷歌抢得了先机。在这种大幅度的免费和开放的基础上,谷歌将吸引众多开发商和创新者加入其行列。谷歌的目标是向整个网络开放其图书搜索的资源,并建立一个其他网络服务可以互通的系统。而亚马逊所建立的是,通过个人购买和收集图书、适合用户个体及其需求的系统。谷歌是在聚集和整合,而亚马逊只是将其作为销售的一个渠道。
国内在数字出版方面运营较好的盛大文学的CEO侯小强则相信,未来手机将成为电子书消费的主流渠道,亚马逊开放其电子书库实际上使其多了一个营收渠道,有利于其保持在电子书销售方面的领先优势。国内电子阅读器厂商汉王科技的董事长刘迎建也认为,亚马逊此举可能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对亚马逊来说,电子阅读器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而其电子图书在内容数量上已经很大了,手机用户数量也已经很大,因此亚马逊战略性地选择手机平台,“先委屈一下用户的眼睛,‘凑合着’看,随着电子阅读器在数量上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再从手机平稳地过渡到电子阅读器。”刘迎建表示。
亚马逊布局数字出版平台
即使亚马逊的开放举动使Kindle受到一定影响,但它依然可以大做文章。CNET网站一篇分析文章认为,亚马逊Kindle战略不仅仅限于硬件,还包括软件。如果亚马逊要研发一个可运行在iPhone等智能手机上的Kindle应用程序,并直接捆绑于其商店,目前市场上的其他电子阅读软件都将受到严重打击,尽管其中一些已经在iPhone上相当流行。
而亚马逊在数字出版方面的野心绝不仅仅是Kindle。很明显,它预见到了出版和发行电子书的巨大市场——运营成本几乎为零,并且只需要存储在服务器里,而不是仓库的货架上。据了解,目前亚马逊能通过销售作者和出版商们的Kindle电子书中获得可观的65%的分成。不管这一市场在手机还是在专业的阅读器上普及开来,掌握更多现代畅销书资源的亚马逊从中获得的收益都远远不是卖出几十万部Kindle能比的。一个面向多种载体的数字出版内容平台,才是亚马逊在数字出版业务方面的真正目标。
事实上,不管是PSP、XBOX等游戏机,还是iPod,这些企业最大的利润来源从来都不是硬件本身,而是运行于硬件上的服务和内容。索尼PSP一开始就以成本价甚至亏本价销售,但种类繁多、不断更新的游戏却让索尼赚得盆盈钵满;苹果的iPod占据了美国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70%,但其数字音乐下载业务的市场份额则达到了80%。
亚马逊的数字出版平台还可以容纳更多种类的内容。事实上,亚马逊在数字出版内容方面的布局早已开始。在2007年11月发布Kindle一代前后,亚马逊的数字音乐商店也鸣锣开张,到现在已发展成为美国第二大网络音乐商店。亚马逊销售的每一首歌曲都采用了无DRM限制的MP3格式,这意味着用户几乎可以在所有个人音乐设备上播放购买的歌曲,包括PC、Mac、苹果iPod、微软Zune和创新Zen,以及将歌曲刻录成CD。这一举动还间接促使苹果的iTunes取消了数字版权保护,使用户购买的音乐可以在iPod以外的MP3播放器上欣赏。
而就在Kindle二代发布的前几天,亚马逊又推出了游戏下载服务。当前可提供超过600款休闲游戏,收费标准为6.99美元或9.99美元,用户可以免费玩30分钟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亚马逊2008年10月收购了游戏开发和经销商Reflexive娱乐公司,从而迈入休闲游戏市场。
版权保护:
数字出版的中国式难题
亚马逊与谷歌在数字出版业上的轮番表演似乎都不足以刺激他们的中国同行,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对二者的“明争暗斗”反应平淡。尽管很早就有企业推出了阅读器,但中国的阅读器市场从来都没火起来,而在数字出版方面颇有建树的盛大文学,走的则是与亚马逊和谷歌都完全不同的第三条道路。
侯小强认为,Kindle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亚马逊庞大的电子书库,而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对版权的有效保护。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版权环境,国内正规厂商很难复制亚马逊的模式。长期关注电子阅读器行业的资深人士张胜军也认为,国内的电子阅读器企业缺乏内容支持,推广艰难,且盗版的问题使企业不敢在内容上进行大规模投入。
上海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在个人博客上撰文分析,由于目前执法环境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尚不足,互联网消费者也没有形成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因此,单纯采用类似iTunes的在线购买电子书的正版购买商业模式,肯定会被铺天盖地的盗版内容打败。另外,硬件产品被“山寨”、仿制的问题也将是不小的困扰。
国内数字出版业比较成功的模式来自盛大文学。盛大文学的收费模式是,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前半部分作品,但如果要看余下的后半部分作品或最新章节,就需要支付每千字两分钱的阅读费,收入由起点中文网(盛大文学旗下网站)和作者共同分成。
但上海点击书实业有限公司CEO梁钢认为,盛大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这种模式只有在创作和消费成本都非常低、容易普及到大众的行业才有效,对数字出版行业来说可复制性也不强。”梁钢介绍,由于盗版吞噬了消费需求,个人用户的消费市场无法启动,目前国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企业大多只能依靠图书馆等机构客户盈利。
不过,侯小强对此显得更加乐观一些。侯小强说,盛大文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版权,也逐渐打通了渠道,目前在各大搜索网站的图书搜索排行榜上,绝大多数都是盛大文学旗下的作品,包括在手机出版和阅读器方面,盛大也有一些工作在做,“相信明年国内的数字出版业会有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侯小强表示。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