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与超市自包装产品短斤少两较严重
2009-03-15 14:34:46.0 来源: 责编:任蓓
谁短了我们的斤两
早报联合市计量所“验身”22件商品
茶叶与超市自包装产品短斤少两较严重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是,现在市场上,短斤少两现象是否存在?早报特别策划,派出4路记者,分别到超市、农贸市场、个体商店购买了食品、茶叶和金饰、液化气等22类商品,随后到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所逐一称量……
电子秤广泛使用,市民买菜也放心多了
“验身”的22件商品
随机买回22件商品
昨日上午7点多,记者分赴各个超市、农贸市场。在东美农贸市场,记者仔细观察了摊主们的电子秤,一般都距离顾客两米远,有些还会反光,有些干脆“藏”在菜后面或地板上。有的顾客称完就走了,有的问多少斤,摊主才告知,但不让看,用“我不会少称给你的”搪塞。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菜市场,购买的虾、鲨鱼肉、海蚌等海产品情况较好,商家给的重量与到公平秤称的重量所差无几,但蔬菜、鱼却发现了同样的情况。有些摊主不是少称斤数,就是趁顾客不注意时,熟练的“乾坤大挪移”,以次充好塞到顾客买的东西里面,而顾客却不知情。在一家茶叶店,记者在店员称重、包装茶叶时,一直提醒:“明天就是‘3·15’了,可不能坑我。”想不到,事后在计量所称量时,却发现茶叶的误差是最大的。
上午9点20分,早报记者将购买来的商品带到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称量。定量包装的商品“身上”的包装物被全部去除,称出净含量;其他商品则直接称重。称量结果就是实际净含量,与商品包装上标明的重量一一对比,是否短斤少两一称便知。记者一共购买了22件商品,不多不少、没有误差的只有2件商品。而实际量比原标注量少的有10件商品,意外的是,还有12件商品实际量超过了原标注量。
茶叶短斤少两最严重
调查发现,记者从超市里购买的大部分商品,从农贸市场和小商店里购买的大部分食品以及在珠宝店购买的金饰基本上是足量的。但是,个别个体商店和超市自行包装的食品短斤少两较为严重。
出现最大误差的是记者在东美社区一茶叶店购买的250克价值600元/千克的茶叶,经称量,实际净含量只有216.4克,少了13%。在某超市购买一袋用保鲜膜和塑料盒包装好的萝卜干,上面标注含量为292克,到泉州市计量所,去掉保鲜膜和塑料盒称量,只有270克,少了也近10%。泉州市计量所工作人员说,称量结果不足量的商品中,绝大多数偏差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属于正常偏差。而上述两种商品短斤少两都超过允许范围。
商品“超重”也有标准
22件商品“验身”之后有何结论?泉州市质监局计量所吴家平副所长说,目前,短斤少两的现象比以前已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用于结算的秤的检定比例大幅度提升,他说,从今年开始,集贸市场的秤免费检定,而企业(包括超市、酒楼、生产厂家)的秤检定费用减半。质监局工作人员到市场检定秤的难度减少,今年,计量所到泉州市区所有集贸市场检定秤,大部分秤都检定过了。他表示,今年,检定的范围还将扩大到乡镇的市场。
为什么会有过半商品“超重”,吴副所长表示,误差包括正误差和负误差,超过一定量,秤就会被检定成不合格。不合格的秤要维修,多次维修后还不合格就要更换。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就可以继续使用,目前,市场上的秤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比例基本持平。如果是负误差,就会导致有的商品称出的重量比实际重量大。“但是,经营者并不是故意造成负误差,让利给消费者。而是经检定后,认为合格就继续使用。”
他说,市民的维权意识提高了,这是短斤少两现象减少最重要的原因。
称量结果
■10件商品“轻了点”
某茶叶店购买的铁观音茶标注净含量250克,实际净含量216.4克,偏差了33.6克。
某超市出售的萝卜干标注净含量292克,实际净含量270克,偏差22克;
在东美农贸市场买的鲫鱼,标注净含量385克,实际少了20.2克;东菜市场购买的鲨鱼,标注净含量205克,实际少了5.5克;
还有一些虽不足重,但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如在某超市购买的木瓜、玉米等,误差在1克以内。某首饰店购买的千足金戒指,误差在千分之一克以内,还有丰泽区一家代售点的液化气,标注净含量14.5公斤,误差也在0.1公斤以内。
■2件商品丝毫不差
东菜市场购买的820克猪排骨,永辉超市购买的264克海蚌,误差都为0。
■12件商品“有赚头”
东美宝莲食杂店购买的旺旺雪饼、老酒坊白酒、旺仔QQ圈;东菜市场购买的虾子、海蛎;东美农贸市场购买的大米、冰糖橙、黄花菜干、凉粉,中闽百汇和周大福购买的千足金耳钉、千足金戒指和千足金耳环,都是实际检出重量大于标注重量的。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