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东:传统印刷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协作(上)
2009-04-13 10:17:53.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严影
3.印刷市场的增量究竟在哪里?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在2010年把我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2020年成为世界印刷强国。毫无疑问,伴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水准也会与时俱进,那么印刷市场的增量究竟在何处?又有多大?管理大师德鲁克有一句名言:“企业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客户。”那么谁是我们印刷企业期待的VIP客户呢?对包装印刷、特种印刷我说不出什么,对书刊及商业印刷的情况有以下材料可供分析(请看表1~表5,略)。
这些不充分的数据告诉我们:
第一,从1998年至今,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用纸量处于持续上升期,其中报纸的用纸比例从1998年的53.76%上升至2003年的67.89%,2003年印报用纸量几乎是1999年的2倍,报纸的扩版与大量的广告增加了报纸的印刷量。2004年,中国已经以报纸日印刷发行总量超过8500万份跃居世界第一,这个势头应该还会继续。上海拟定的“十一五”规划中,预测2010年报纸发行量比2004年增50%。在报社的雄厚财力支撑下,报业印刷厂昂首阔步跨入期刊及商业印刷领域,扩张着自身的印刷范畴,黑龙江日报、新华日报、湖北日报等是其中的佼佼者。近5年国内新增的商业轮转印刷机,报业印刷厂持有不小的数量。
第二,图书印刷出现品种增加、码洋增加、印数下降的局面。这不仅是因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之以往大大增加;也因为图书的选题类同,发行周期越来越短,平均印数锐减。事实上,现行的书店代销方式,导致出版社的平均退书率高达20%以上,图书库存积压严重。在出版社由事业转为企业以后,在印数上势必更加小心谨慎,书籍印刷将进一步走小批量、多印次之路。因此,图书出版不可能期待有大的突破。
事实上,网络出版已经令人刮目相看,美国ReedElsevier集团是全球第五大传媒集团,2003年销售9.46亿美元,其中28.54%(2.7亿)来自网络出版。我国的互联网图书出版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仅上海2004年的总销售额已达260万元,比上年增加85.7%,对此传统印刷业应有所觉察。
第三,课本印刷一直是书刊印刷企业最大宗的业务来源,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求学人数呈递减趋势,从表3可以看出,课本的走势与图书趋同,因课改因素,品种数增加了38.7%,总印数下降14.55%。这告诉我们,业务渠道单一的工厂其风险性在增大。
第四,期刊被认为是业务增长的亮点,但同样有令人顿足的一面。除了有限的刊号资源外,出版定位过于类同,不少刊物挤同一条道。2003年我国出版期刊9074种(1998年日本已有杂志2万种以上),平均印数21940册,期印数超过10万的为数不多。表1反映出2003年期刊的用纸量仅比1999年增长12.7%,四年的平均增长率仅为3.2%,十分有限。
第五,在生产能力扩张、设备利用率下降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把眼光投向吸纳海外印品,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外单。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海外印品拿到国内印刷是鉴于印品质量不差、印刷工价有优势的前提,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升,这个优势在逐渐丧失,外单已经出现外流至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趋势。在我们积极地抢夺外单的时侯,海外印刷企业也积极地到中国开厂,争夺国内订单,这二者是互为置换的,凭借着资本优势,似乎他们的风头更劲于我们。为了拓展海外订单的承接渠道,国家也应放宽相关政策,允许开设专司印刷中介的企业。
第六,商业印刷被印刷企业视为业务增长点,这尤以为产品配套的目录印刷为甚。依附于价格不菲的产品,区区产品说明书的成本实属九牛一毛。但国内众多的生产厂家也面临产品微利、广告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加之国内投递渠道单一,投递费用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更多的广告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大卖场广告印刷付款周期越来越长即是佐证。
第七,随着政府财力的逐渐增长,政府的印刷采购也在增加,积极参与政府采购的投标应该成为企业争取业务来源的重要环节。这类项目的优势还在于资金的支付保证与价格的相对公允。目前不少印刷厂正摩拳擦掌,期待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印刷机遇。
第八,邮购宣传品正成为印刷新宠。如果说数年之前,国内还仅有贝塔斯曼、麦考林等少数几家依靠邮购推销产品的企业,近年跨入这一渠道的公司不断增加,涉及的产品也从图书、服装等数项进一步扩大到运动器材、化妆品等环节,开设电视购物的频道也定期印刷宣传品。邮购依靠宣传单做推销,因此期发量大,又有固定的周期,是印刷企业不错的客户。
4.关于市场,我的结论是: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市场的变化,以审慎的态度酝酿企业的扩展,既不急火攻心冲昏头脑,也不悲天悯人坐以待毙,以己之长,伺机出击,在微利时代,努力争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