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印刷工业的发展使命
2006-02-14 17:06:00.0 来源:pack.cn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在“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认识转变的十多年时间,中国经济生活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以年增长9%左右的速度发展。这说明,随着实践和认识上的提高,它必将促使我们冷静思考印刷工业在深化改革、机制转换、技术进步、投资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勇于总结新经验、分析新情况、适时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提出具有开拓性、既体现发展又能切实可行的总体趋势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构想和新谋略。从这个基本思路来探讨印刷工业今后的发展,首先要站的高一点,就是依据中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角度来看印刷工业的发展,不能孤立的只看具体行业的发展;其次是看的远一点,战略思考不能仅看近期3—5年,应当着眼于中长期10—15年,这有利于正确的判断印刷工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是想的全一点,要从改革开放全方位的角度看印刷工业的走势,不能仅从技术发展单一角度出发,而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思考印刷工业的发展趋势,这将更加准确完整。
全面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灵魂,也是当代经济生活的主题,回顾20多年来中国印刷工业发展的历程,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不断创新。例如,在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激光照排为中心完成了技术改造的任务;从九十年代开始,第二个十年,以印刷工业高新技术为引导进入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阶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刷企业的面貌;进入新世纪,可以说进入第三个十年,从整体上说,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印刷工业正在建立与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的探索,以期更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目前,印刷工业已进入体制转变中解决深层次矛盾及关键问题的阶段。据此,在今后十年,中国印刷工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在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力度有利的环境下,遵照“依法管理,加强监管,市场引导”的原则,大力推进印刷工业中国有企业的改革,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民营印刷企业中应进一步完善职工的社会保障,推动创造更加和谐的印刷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任何一个行业,以及一个企业不论是第一次创业,还是第二次创业,都是在前次创业基础上实行再创新,这样才具有新优势。创新不是目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印刷工业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担负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任务。这包括正确认识形势,企业机制、人才制度、分配制度、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企业经营风险、研发技术能力的加强等涉及企业发展的各方面,沿用老观念、老习惯、老经营作风,肯定不会发展壮大。一定要认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先进的市场理念、企业结构及管理制度是否先进及合理的竞争,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应认清的一个道理。
加强重视品牌战略
海德堡、曼罗兰、柯达、爱克发以及日本三菱重工印刷机、小森各知名厂家以自己的产品品牌,统领世界印刷市场,这说明印刷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已进入品牌消费的时代。现在全国已经有547个品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最近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已筹备设立“中国工业大奖”奖项,以推动中国名牌产品走向世界。据中国工业报资料显示:中国名牌能够为企业、乃至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如浙江省:2003年浙江省中国名牌产品的销售总量比2001年增长19.37%,出口总量增长了61.1l%。这些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研发费用也比2001年增长了36.80%。
在江苏,全省营业收入50强中,有30多家是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为龙头组建的企业集团,2003年,江苏省的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的销售总额占到了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6%,但利税总额和出口额却分别达到23%和50%,对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陕西省目前共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220个省级名牌产品,2003年,全省名牌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23%,其增长速度高于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对于身处内陆的企业来说,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就像一张通行证,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走向全国;而对于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这就是一张“国字号”的质量保证书,中国名牌产品相对于同类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迄今为止,印刷设备及器材制造行业只有少数产品进入省市名牌。当然,名牌产品的培育、形成以及被市场认可,要有技术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目前我们应强调及引导企业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有品牌地位的企业及产品才有强大的竞争力。
大力提高印机制造质量
中国印刷机械制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有一定的制造能力与经验,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应当承认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中高档印刷设备上,如上海印刷包装机械总公司总经理胡雄卿同志说,相差20~30年。两年前,我在上海与中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东谈及印刷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他说:主要是印刷机械制造精度不够,印刷制品精品不多。2004年9月,在黑龙江省报业中心参观时看到国产印刷机,我问该中心的陈伟副总经理,国产印刷机是否还存在漏油及渗油时,他说的非常幽默,不漏不渗就不是国产设备了。在一次出口产品座谈会上,我问威海滨田印刷机公司日方经理,小胶印机的铸件是否在中国铸造?他说,为保证产品质量,铸件是日本运来,这样虽增加产品成本,但绝不用不合产品质量要求的铸件。我从引证这三个实例中可以说明国产印刷设备虽有很大的进步,在产品质量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缺乏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许多关键零部件还处于仿制的水平。一般的说,一是产品零件精度低,比之国外金属切削精度低1-2级精度;二是生产效率低,车、磨、铣削速度比国外低2-3倍;三是工艺消耗铸钢、铸铁及模锻的能耗比国外高一倍;四是工艺手段滞后。
当前,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正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为此,我们要: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政策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资本投入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企业可采取两个战略,一个是低成本战略,一个是品牌战略。此外还应强调工艺在产品发展中的作用,在重视研发及产品设计的同时,应十分严格工艺纪律,工艺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品牌的基础。有时虽然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是装配工艺不严格,也是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战略发展思考中,应强调产品质量必须一丝不苟,没有精良的印刷设备,也就印刷不出精美的印刷制品。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工商业协会逐步发展起来,与国外很多行业协会相比,还很不成熟。结合现状,各级印刷协会需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在建立从业规范、强化资格管理、开展自律监管、维护运行体制、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调贸易争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交流新信息、探讨新观点、开拓新的工作领域,促进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当然不断提高协会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也是组织行业活动的重要保证。至今部分地区印刷行业协会仍是和政府职能部门捆在一起,这无助于行业活动的开展,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应迅速解决行业协会独立活动的能力,在推动区域印刷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今后,印刷行业协会的功能创新是在于掌握与了解本行业市场竞争的态势,系统建立本行业相关产品的基本数据,大力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行业及主要企业的生产动态,以利于在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维护本行业及会员的基本权益。各地区印刷行业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希望通过印刷行业协会这个平台的完善与建设,使中国印刷工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再现风采。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勇于总结新经验、分析新情况、适时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提出具有开拓性、既体现发展又能切实可行的总体趋势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构想和新谋略。从这个基本思路来探讨印刷工业今后的发展,首先要站的高一点,就是依据中国经济形势的宏观角度来看印刷工业的发展,不能孤立的只看具体行业的发展;其次是看的远一点,战略思考不能仅看近期3—5年,应当着眼于中长期10—15年,这有利于正确的判断印刷工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是想的全一点,要从改革开放全方位的角度看印刷工业的走势,不能仅从技术发展单一角度出发,而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思考印刷工业的发展趋势,这将更加准确完整。
全面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灵魂,也是当代经济生活的主题,回顾20多年来中国印刷工业发展的历程,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不断创新。例如,在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激光照排为中心完成了技术改造的任务;从九十年代开始,第二个十年,以印刷工业高新技术为引导进入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阶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刷企业的面貌;进入新世纪,可以说进入第三个十年,从整体上说,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印刷工业正在建立与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式的探索,以期更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目前,印刷工业已进入体制转变中解决深层次矛盾及关键问题的阶段。据此,在今后十年,中国印刷工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在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大力度有利的环境下,遵照“依法管理,加强监管,市场引导”的原则,大力推进印刷工业中国有企业的改革,积极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民营印刷企业中应进一步完善职工的社会保障,推动创造更加和谐的印刷工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任何一个行业,以及一个企业不论是第一次创业,还是第二次创业,都是在前次创业基础上实行再创新,这样才具有新优势。创新不是目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印刷工业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担负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任务。这包括正确认识形势,企业机制、人才制度、分配制度、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企业经营风险、研发技术能力的加强等涉及企业发展的各方面,沿用老观念、老习惯、老经营作风,肯定不会发展壮大。一定要认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先进的市场理念、企业结构及管理制度是否先进及合理的竞争,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应认清的一个道理。
加强重视品牌战略
海德堡、曼罗兰、柯达、爱克发以及日本三菱重工印刷机、小森各知名厂家以自己的产品品牌,统领世界印刷市场,这说明印刷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已进入品牌消费的时代。现在全国已经有547个品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最近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已筹备设立“中国工业大奖”奖项,以推动中国名牌产品走向世界。据中国工业报资料显示:中国名牌能够为企业、乃至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如浙江省:2003年浙江省中国名牌产品的销售总量比2001年增长19.37%,出口总量增长了61.1l%。这些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研发费用也比2001年增长了36.80%。
在江苏,全省营业收入50强中,有30多家是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为龙头组建的企业集团,2003年,江苏省的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的销售总额占到了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6%,但利税总额和出口额却分别达到23%和50%,对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陕西省目前共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220个省级名牌产品,2003年,全省名牌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23%,其增长速度高于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对于身处内陆的企业来说,中国名牌产品的称号就像一张通行证,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走向全国;而对于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来说,这就是一张“国字号”的质量保证书,中国名牌产品相对于同类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迄今为止,印刷设备及器材制造行业只有少数产品进入省市名牌。当然,名牌产品的培育、形成以及被市场认可,要有技术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基础。目前我们应强调及引导企业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有品牌地位的企业及产品才有强大的竞争力。
大力提高印机制造质量
中国印刷机械制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有一定的制造能力与经验,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应当承认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中高档印刷设备上,如上海印刷包装机械总公司总经理胡雄卿同志说,相差20~30年。两年前,我在上海与中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东谈及印刷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他说:主要是印刷机械制造精度不够,印刷制品精品不多。2004年9月,在黑龙江省报业中心参观时看到国产印刷机,我问该中心的陈伟副总经理,国产印刷机是否还存在漏油及渗油时,他说的非常幽默,不漏不渗就不是国产设备了。在一次出口产品座谈会上,我问威海滨田印刷机公司日方经理,小胶印机的铸件是否在中国铸造?他说,为保证产品质量,铸件是日本运来,这样虽增加产品成本,但绝不用不合产品质量要求的铸件。我从引证这三个实例中可以说明国产印刷设备虽有很大的进步,在产品质量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缺乏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许多关键零部件还处于仿制的水平。一般的说,一是产品零件精度低,比之国外金属切削精度低1-2级精度;二是生产效率低,车、磨、铣削速度比国外低2-3倍;三是工艺消耗铸钢、铸铁及模锻的能耗比国外高一倍;四是工艺手段滞后。
当前,中国机械设备制造业正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为此,我们要: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政策支持与市场竞争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资本投入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企业可采取两个战略,一个是低成本战略,一个是品牌战略。此外还应强调工艺在产品发展中的作用,在重视研发及产品设计的同时,应十分严格工艺纪律,工艺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品牌的基础。有时虽然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是装配工艺不严格,也是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战略发展思考中,应强调产品质量必须一丝不苟,没有精良的印刷设备,也就印刷不出精美的印刷制品。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工商业协会逐步发展起来,与国外很多行业协会相比,还很不成熟。结合现状,各级印刷协会需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在建立从业规范、强化资格管理、开展自律监管、维护运行体制、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调贸易争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交流新信息、探讨新观点、开拓新的工作领域,促进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当然不断提高协会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也是组织行业活动的重要保证。至今部分地区印刷行业协会仍是和政府职能部门捆在一起,这无助于行业活动的开展,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应迅速解决行业协会独立活动的能力,在推动区域印刷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今后,印刷行业协会的功能创新是在于掌握与了解本行业市场竞争的态势,系统建立本行业相关产品的基本数据,大力进行调查研究,熟悉本行业及主要企业的生产动态,以利于在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维护本行业及会员的基本权益。各地区印刷行业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希望通过印刷行业协会这个平台的完善与建设,使中国印刷工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再现风采。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