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联姻民营共同打造出版平台 十月孕硕果
2009-06-04 14:54:54.0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责编:陈良
【我要印】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新经典文化公司共同组建的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2007年8月以500万元启动以来,两年里产品总码洋超过1亿元,新书的平均印量逾4万册。据开卷
十月文艺与新经典的联姻之作无疑成了出版体制改革、业内重组形势下的“模范家庭”,其“婚后感言”也成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理念认同 实现深层合作
“其实,出版社与民营图书公司的合作很早就已经开始了,但多是一些简单的合作,仿佛两辆车行驶在两条平行的道路上,互不交叉,在出版理念、业务经验和管理机制等各方面都没有深入地沟通交流。”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韩敬群介绍说,十月文艺出版社与新经典文化公司最早的合作也是这样。
新经典文化公司在日、韩及我国港台地区作品引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十月文艺社则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以及一支经验丰富的编辑团队。在不断地相互交流与磨合的过程中,双方互通有无,增进了解,最终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联姻的促成,韩敬群认为,首先是出版理念的基本认同。“这就如同组建家庭一样,双方要有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才能愉快地长久地在一起。”
“我们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体面地赚钱!”韩敬群颇有感慨,“出版虽然也是商业行为,但同时应该关乎世道人心,必须承载文化与思想的使命。对出版事业相近的认识,是我们合作的十分重要的基础。”韩敬群说,“正是看到新经典公司非常用心地在做书,与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理念和要求相一致,才更加坚定了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信心。”
携手共进 打造出版平台
“《小团圆》等书的热销及出版社排名的大幅度提升,彰显了十月文化传媒公司出版平台的优势所在,最令人欣慰的是平台建设得到了肯定,我们的信心得到了增强。”韩敬群如是说。“平台”、“团队”成了韩敬群言语中的关键词。十月文艺出版社以特色品牌为基础,希望借助新机制、新平台,把口碑、品牌内化成核心竞争力。
在韩敬群看来,凝聚有共同追求的人群在这个平台,有三个作用,首先可以使血脉相通的民营和国有出版单位有一个合适的环境,用各自的营养来滋养对方;其次,要在新平台上,将那些有可能会流失、会死亡的优秀图书从时间的泥浆中撬出来,让老书焕发新青春、让好东西延续生命力;最后,可以使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编辑、制作、出版营销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毫无遗憾”。
在出版平台的架构里,新公司经过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三种选题方向:一是影响面,即争取获国家级大奖、形成巨大反响、获得很好口碑的主旋律作品或文学品质卓越、文学上有突破、有建树的名家精品力作;二是基本面,即可以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及稳定利润的基本面的选题;三是发展面,即关注有潜力、有可能性的新人作品。
“一个好的平台就是每位出版从业者的舞台。”濮存昕《我知道光在哪里》一书的责任编辑周秀春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今天新公司这样的空间和条件,以数年前那种传统的出书模式,以求数量、求品种而忽视市场的境况中,不太可能运作这样的图书项目。
琴瑟和鸣 追求共赢业态
“出版社与民营公司之间,多是博弈的,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是不可取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共赢的,形成合力。”韩敬群这样形容二者的关系。十月文化公司则以实际行动向大家宣告,你死我活的博弈并非必然。
如今,十月文艺出版社与新经典文化公司的合作在图书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探讨。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扎实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新经典公司编辑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年轻人的工作热情,都给对方形成一种冲击,带来新体验。
韩敬群感言,与新经典公司的合作,让他感到出版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作为传统体制下的国有出版社,不该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而应该在新的环境下、好的平台上,争取更快、更强地成长。他还提到,相对于民营,国有出版社也有其优势,关键要在剧烈的变动中把握优势。要摒弃“出版同质化”的现象,摒弃浮躁的心态,在学习民营公司可贵经验的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不能 “邯郸学步”。
5月28日,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挂牌仪式,从此,北京十月文化传媒公司将以北京出版集团子公司的身份出现,或者还将具有更深层次的“尖头兵”的角色,这样一来,十月文艺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将发生进一步的转变,能否安稳地渡过明年的“三年之痒”将成为新的考验。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阅读:
扫黄打非办公布非法出版大案 查封淫书近百万册
民族出版社推出少数民族文字版系列少儿读物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灾区孩子捐赠新书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