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万象:大明通行宝钞与活字印刷不搭界
2009-06-29 16:38:27.0 来源:金融时报 责编:任蓓
【编者按:铜活字印刷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直是印刷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我要印】铜活字印刷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一直是印刷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书《佛祖直指心体要节》是1377年高丽清州牧兴德寺用“铸字”印刷的,再加上朝鲜史料中还有其他关于“f铸字”的零星记载,韩国学者便主张“铜活字”印刷技术是古代朝鲜人的发明。而中国学者认为,根据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北宋庆历间(1041~1048)毕昇已发明了用胶泥烧制活字然后排版印刷的技术,其技术说明详细可靠,此后中国人还造出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与其他活字只是材质不同,技术原理是一样的,而且古代中国铸铜技术发达,不能排除在宋代已使用铜活字印刷的可能。在1997年前后,中韩两国学者关于铜活字印刷发明权归属的争论趋于激烈。在辩论中,中国学者潘吉星发现一个重要证据:中国古代在纸币印刷中使用了“铜活字”。
我国自北宋使用交子以来,南宋、金、元、明、清,各朝都曾发行流通纸币,用铜版印刷而成。目前世人可见的古钞版,宋代有三件残版,分别是“千斯仓图”钞版(实物下落不明,传有拓片)、“行在会子库”版(铜质)和“关子”版(八块一组,铅质)。金代钞版存世较多,连完整带残缺有十件以上;元、明、清三代,除了各有钞版传世外,还有纸币实物保留下来。潘吉星发现,在金代钞版上用来印刷“字料”、“字号”和官员花押的“字”是活动的。
金代纸币,除了钞名、面额、赏格等内容外,还有两处编号,右称“某字料”,左称“某字号”。“字料”、“字号”四个字是铸在版面上的,但上面的编号“某”,需要按《千字文》的排序,不时更换文字,故在版上留有两个空槽,以便换字。版面下方有若干处需要官员签字画押的地方,也留了空槽,以便随不同的人更换花押印。上海博物馆藏金“贞祐宝券五贯”钞版,“字料”、“字号”上方及官员职名下方各可见一个空槽。有一张清人所拓“贞祐宝券五贯”版的拓片,“字料”的上方存有一“輶”字,表明在使用时这里确实是要安放活字的。潘吉星还认为南宋“行在会子库”版上“第壹佰拾料”中的“壹佰拾”三字也是插入空槽的活字。在宋、金之后,元代钞版上也留有这种空槽,而且纸币上也印刷着《千字文》编就的“字料”、“字号”。潘吉星在他的《中国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史》中得出结论说:“宋、金纸币是铜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相结合的产物,而铜活字也随纸币的发行获得长期的大规模应用。”“中国铜活字印刷技术至迟始自12世纪初,已不容质疑。”
这个发现很重要,它把在印刷中使用活字的实物证据提早到宋金时期,而且把印钞技术纳入整个印刷技术中来考察,比仅根据书籍印刷的研究来得更加全面。但这项成果也有需要进一步细化之处,如钞版上虽使用活字,尚未证明其材质就是铜的,这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检验。又如在印刷版中使用“活字”,与“活字版”在概念上毕竟不能完全重合。人们讨论的“铜活字”印刷,实际上是“铜活字排版”印刷,除了使用单个的铜字外,还有排版、固定、印刷后拆版再排等一系列技术环节,缺一则不可称为活字版。因此,对铜钞版中“使用活字”即等于“铜活字”印刷的观点,还需要在原理方面多加说明,增强说服力。
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潘吉星又提出,11世纪初(北宋初年)已有铜活字印刷,理由是交子上已有编号系统;明代出现了用铜活字印钞的高潮,证据则是大明宝钞的钞版。这两个说法,前者缺少根据,后者则属错误。因为北宋交子虽有编号,但无法证明是用活字并且是铜活字印上去的,它也可能是手写或用印章钤盖的。如清后期发行的“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的《千字文》编号就是戳子钤盖上去的。大明宝钞的问题则需要细说一下。
明代的纸币称为大明通行宝钞,仍用铜版印刷,但与金元已有所不同。
它的票面上不再有“字料”、“字号”等编号,也没有官员的签押,全部都是一次铸造好的固定内容,所以也没有用来安放活字的空槽。但它的背面,有几个编号性质的字,如民国间在南京明工部遗址出土、现保存于贵州博物馆的“一贯”宝钞钞版,背面除4个短足外,中心还有“泉字”“三十号”五个编号文字。潘吉星将它们当做金元钞版上的“字料”、“字号”,说“明初自1375年起所印发的6种面额的宝钞,每张钞币背面都印有‘某字’、‘某某号’不同组合的几个铜活字”。又说“所印铜活字为手书体,字体美观”。实际上,明代宝钞流传到今天的不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古钞图辑》就收录了很多,其中两种给出背面照片,均没有什么“印出的铜活字”。那么,是不是这两张钞票漏印了呢?其实不然。大明宝钞本身不带编号,钞版背面的号码是钞版自身的编号。国家一次铸出多块钞版,分发到各地印刷,是要给它们编号登记的。
“泉字三十号”还是其他什么号,铸字也好,活字也好,都不是为印刷而设的,证据则非常直观:从照片上看,这些字都是正字,若是印版,印出来的岂不是反字吗?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阅读:
木活字印刷 两位大师榜上有名
奥运带动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热
浙江瑞安木活字印刷术入选申遗名录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