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意和制造业完美对接
2009-09-04 09:53:21.0 来源:中山网 责编:刘文越
【我要印】讯: 9月1日抵达中山后,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深入到港口、小榄等五个镇区进行密集调研,对中山文化产业的现状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鲜明的印象。中山文化产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缺陷?下一步发展该去往何处?
昨日上午,熊澄宇从什么是文化和文化生产力讲起,讲述了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律及核心要素,深入解读了国务院新出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结合中山的实际谈到了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展文化产业四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
熊澄宇首先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做了一个辨析,他指出,在不同的国家,关于类似的事情用的是不同的概念,比如美国通常使用版权产业,英国使用创意产业,日本使用内容产业,中国使用文化产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在这个领域中自己国家的战略利益在起作用。如日本比较强调内容产业,日本的动漫在全世界占有相当的优势。
中国使用这个词是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来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在一个报告中说,所谓文化产业概念是指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中国政府跟大多数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成员国都接受文化产业链。
“所谓文化产业的发展,它有四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内容、科技、资本、服务。”谈到这四个要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时,熊澄宇提出:内容引发社会需求,科技改变产品形态,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
所谓内容引发社会需求,在于内容的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今天的文化产品是需要用户自己掏钱购买的。用户掏不掏钱就能够决定你的文化产品有没有市场,能够吸引用户掏钱的在于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同质化的文化产品肯定在市场上是站不住的。
科技改变产品的形态。一定的时代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它是具有时代标志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周漆、汉玉、唐俑、宋瓷、明木”都是着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是这个时代和整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什么是我们今天该有的时代特色?应该是计算机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产品,或者是叫数字文化。”
资本影响市场经济。在这里我们把它变成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我们说它是真金白银,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资本。看不见的,我们说它是无形资本,如品牌、知识产权。在文化领域里,我们不仅要关注有形资本,更要关注无形资本。
服务决定事业成败,我们说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即通常所说的服务型产业。我们做文化产业,不是拿钱买的,需要营造品牌,需要做周到的人性化的服务,这才能使事业成功。熊澄宇
文化产业有望在金融危机中焕发生机
在金融风暴中,不少地区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此,熊澄宇提出,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金融之危理解为文化之机,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表现得并不那么直接,有时甚至会逆势上扬,但其原因本质上并不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催发,而是文化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然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反映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却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即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每当以资本、原材料或劳动力为核心要素的物质生产出现明显衰退,以思想、创意或知识产权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却往往显现出生机和转机。
熊澄宇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1929年,美国爆发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史称大萧条。到1933年,美国银行倒闭1万余家,企业倒闭超过25万家。然而,正是在此期间,美国电影行业逆市而上,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他认为,美国电影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电影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黑白片向彩色片的转型,用工厂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出好莱坞类型片,这些都促进了电影市场的兴旺,大萧条时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膨胀只是原因之一。
“因为文化产业对无形资产投入的关注度更高,产权、品牌等效应比投资更能吸引消费群体。”熊澄宇总结说,由于具有知识密集、创意驱动和高附加值等产业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危机中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有时甚至是逆向的。在经济危机中,社会特殊需求的增加、新兴技术的推动、政府政策的主导、市场规律的遵循、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外市场的拓展等因素,都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转机。
从国家发展中寻求中山定位
“文化产业成为了第11个产业规划,也确立了其支柱型产业的地位。”熊澄宇在讲座中提到了国务院今年出炉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据介绍,该规划确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四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八是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熊澄宇结合中山的实际谈到,他到港口、三乡等镇调研时发现,中山各镇依托一镇一品的经济模式,注入文化元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在1日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中,他指出,中山打造镇级产业集群响应了国家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但属于中山自己的品牌和设计很少,比如三乡的仿古家具大多是贴牌产品。
“创意并不只存在高端产业中,而是体现在生产链的每一个过程中。要将创意和制造业完美对接的话,中山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强原创元素的分量。”熊澄宇指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为各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要从国家的发展中去确定中山的定位,从历史的积淀中去拓展现代的空间,从社会的需求中去发现创新的思路,从国际的视野中去寻找产业的市场。”
熊澄宇特别强调,中山人居环境很好,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生态文化“方面下足功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让来过这里的人留连忘返,让没来过的人心向往之。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昨日上午,熊澄宇从什么是文化和文化生产力讲起,讲述了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律及核心要素,深入解读了国务院新出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结合中山的实际谈到了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展文化产业四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
熊澄宇首先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做了一个辨析,他指出,在不同的国家,关于类似的事情用的是不同的概念,比如美国通常使用版权产业,英国使用创意产业,日本使用内容产业,中国使用文化产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同的国家在这个领域中自己国家的战略利益在起作用。如日本比较强调内容产业,日本的动漫在全世界占有相当的优势。
中国使用这个词是从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来的,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在一个报告中说,所谓文化产业概念是指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中国政府跟大多数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成员国都接受文化产业链。
“所谓文化产业的发展,它有四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内容、科技、资本、服务。”谈到这四个要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时,熊澄宇提出:内容引发社会需求,科技改变产品形态,资本影响市场规模,服务决定事业成败。
所谓内容引发社会需求,在于内容的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今天的文化产品是需要用户自己掏钱购买的。用户掏不掏钱就能够决定你的文化产品有没有市场,能够吸引用户掏钱的在于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同质化的文化产品肯定在市场上是站不住的。
科技改变产品的形态。一定的时代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它是具有时代标志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周漆、汉玉、唐俑、宋瓷、明木”都是着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是这个时代和整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东西,“什么是我们今天该有的时代特色?应该是计算机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产品,或者是叫数字文化。”
资本影响市场经济。在这里我们把它变成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一种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我们说它是真金白银,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资本。看不见的,我们说它是无形资本,如品牌、知识产权。在文化领域里,我们不仅要关注有形资本,更要关注无形资本。
服务决定事业成败,我们说所有的文化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即通常所说的服务型产业。我们做文化产业,不是拿钱买的,需要营造品牌,需要做周到的人性化的服务,这才能使事业成功。熊澄宇
文化产业有望在金融危机中焕发生机
在金融风暴中,不少地区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此,熊澄宇提出,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金融之危理解为文化之机,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表现得并不那么直接,有时甚至会逆势上扬,但其原因本质上并不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催发,而是文化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然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反映在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却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即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每当以资本、原材料或劳动力为核心要素的物质生产出现明显衰退,以思想、创意或知识产权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却往往显现出生机和转机。
熊澄宇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1929年,美国爆发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史称大萧条。到1933年,美国银行倒闭1万余家,企业倒闭超过25万家。然而,正是在此期间,美国电影行业逆市而上,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他认为,美国电影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电影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黑白片向彩色片的转型,用工厂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出好莱坞类型片,这些都促进了电影市场的兴旺,大萧条时期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膨胀只是原因之一。
“因为文化产业对无形资产投入的关注度更高,产权、品牌等效应比投资更能吸引消费群体。”熊澄宇总结说,由于具有知识密集、创意驱动和高附加值等产业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危机中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有时甚至是逆向的。在经济危机中,社会特殊需求的增加、新兴技术的推动、政府政策的主导、市场规律的遵循、产业结构的调整、海外市场的拓展等因素,都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转机。
从国家发展中寻求中山定位
“文化产业成为了第11个产业规划,也确立了其支柱型产业的地位。”熊澄宇在讲座中提到了国务院今年出炉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据介绍,该规划确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四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八是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熊澄宇结合中山的实际谈到,他到港口、三乡等镇调研时发现,中山各镇依托一镇一品的经济模式,注入文化元素,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在1日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中,他指出,中山打造镇级产业集群响应了国家跨地区、跨行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但属于中山自己的品牌和设计很少,比如三乡的仿古家具大多是贴牌产品。
“创意并不只存在高端产业中,而是体现在生产链的每一个过程中。要将创意和制造业完美对接的话,中山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强原创元素的分量。”熊澄宇指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将为各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要从国家的发展中去确定中山的定位,从历史的积淀中去拓展现代的空间,从社会的需求中去发现创新的思路,从国际的视野中去寻找产业的市场。”
熊澄宇特别强调,中山人居环境很好,营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生态文化“方面下足功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让来过这里的人留连忘返,让没来过的人心向往之。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