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从形态到价值(下)
2009-09-07 09:49:55.0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责编:乐轩
- 摘要:
- 《纽约时报》:新闻——无论是刊登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或移动设备上,都面临着由互联网引发的永久性改变的巨大压力,以及由当前严重的经济低迷导致的周期性压力。此外,我们身边发生着更为重要的变化,那就是新闻正在通过全新的信息生态系统发生着变形,包括新闻本身的定义也正在改变。
【我要印】讯:媒体的变革与坚守——纽约时报集团高级副总裁凯瑟琳.马蒂斯访谈
受访人:凯瑟琳.马蒂斯,Catherine JMathis,纽约时报集团高级副总裁,企业公关发言人。
目前报业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日子,您认为这个行业正在走向灭亡么?
《纽约时报》:我们意识到现在所处的行业正在受到挑战,但我们坚信,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人们对高质量新闻的需求会一直存在。这种需求正是报纸存在的原因,对网络媒体亦然。
在美国,当你把纸媒与数字媒体的受众相加,你会发现读者群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我们相信增长的原因是这些报纸通过雇佣专业的新闻记者查证事实真相、准确报道,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广告客户评估报纸及其目标读者,是因为广告需要传递产品信息、增加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报纸在我们国家的公民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信息是民主政治生存的血液,记者的工作可以使公民在投票站进行选举时,以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
没有人能够解答我们行业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努力顺应新技术和消费者喜好的变化来重塑公司。尽管我们都希望纸媒将继续长久地持续下去,但我们已经准备好通过任何消费者喜好的平台,来支持我们的新闻、广告和其他关键运营。
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趋势看起来已经无法避免,那么纽约时报集团在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调整来迎接新媒体时代?
《纽约时报》:纽约时报集团已经对新的经营环境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建立了属于21世纪的新媒体组织用以增强新闻质量。我们正依靠四个关键驱动力来增加数字业务的盈利性:第一,在我们的纸媒和网络上介绍新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目标是消费者无论何时何地有需求,都可以看到我们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第二,继续加强数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以便开发新产品和在新业务领域建立联盟;第三,调整我们的成本基础,我们近几年在削减开支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最后,通过并购及资产剥离,重新平衡我们的业务组合,出售不再适合公司发展的资产,特别是当我们寻求降低债务和改善现金流的时候。
在网站的商业模式探索上,《纽约时报》曾经经历过免费、收费、免费等几次反复,改变是基于什么原因?
《纽约时报》:当nytimes.com在1996年1月推出的时候,该网站除了对国际用户收费以外,对美国本土用户是完全免费的。在1997年7月,我们停止收费,向全球用户开放。在2005年9月,我们推出了名为TimesSelect的项目。付费用户可在nytimes.com上获得本报社论同专栏作家发表的独家文章。同时享有报纸在线历史档案内容的搜索查询权限等。两年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意识到需要改变我们的战术。尽管Times Select一年能为我们产生超过20万的订阅量、实现约1000万美元的收入,但我们还是决定结束它。
搜索引擎的爆发性增长意味着,免费内容所带来的流量增加、所带动的广告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订阅模式的收入。我们在nytimes.com上的广告模式非常成功,但是我们认为,开发其他盈利模式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正在研究有多少用户愿意为在线内容付费?他们愿意支付多少价格?以此来找到增加在线收入来源的新机会。
您认为媒体的核心价值在流失吗?媒体产业应该如何应对?
《纽约时报》:新闻——无论是刊登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或移动设备上,都面临着由互联网引发的永久性改变的巨大压力,以及由当前严重的经济低迷导致的周期性压力。此外,我们身边发生着更为重要的变化,那就是新闻正在通过全新的信息生态系统发生着变形,包括新闻本身的定义也正在改变。
在一些领域,新闻正在通过其他途径提供给我们巨大的机会。而在其他方面,它也同时面临萎缩的现状,这导致了从业人员的自我怀疑和用户的迷惑。个人消费者正处于媒体体验的中心,他们现在兼具生产者(通过广泛的博客工具)、程序员(通过RSS、网络服务和新闻阅读)以及自身品牌建立者(想象人们在Facebook上建立自己的主页)的身份。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媒体与消费者的关系进行重新的思考。而消费者的兴趣、行为以及期望都已经改变,他们要求互动性和参与度,能够接受这个变化的企业将得到用户的肯定。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报纸和网站在世界各地已经实现规模化,并成为全球话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者。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浙江: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充分发展
中国媒体业向外资敞开大门 传统媒体阻力大
YouTube进军地方新闻业传统媒体态度谨慎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