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印刷业跨入“减员时代”?

2009-09-09 00:00:00.0 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 作者:李君 责编:喻小唛

摘要:
一个自然而生的疑问困扰着我们,一直被调侃“为设备商打工”的印刷企业在减员潮降临的背景下,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随波逐流还是独善其身,抑或逆流而上。

  【我要印】讯:金融危机来袭之际,降本增效再次成为企业界的首要话题,少至数百、多则上千的减员行动义不容辞地充当了“急先锋”,鲜有企业和行业能跨过这一关。在与印刷业密切相关的印机制造行业,多个国际知名的设备商几乎在同一时间(年尾年初之交)纷纷公布其减员计划。官方新闻、小道消息,低压笼罩着这个行业。

  一个自然而生的疑问困扰着我们,一直被调侃“为设备商打工”的印刷企业在减员潮降临的背景下,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随波逐流还是独善其身,抑或逆流而上?

  借助本次中国印刷企业百强调研的机会,我们对这一趋势进行了追踪。调查范围为两年均在百强榜单上的83家企业。他们的选择虽不能代表全行业,但也为我们解开疑窦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帮助。

  减员

  样本记录显示:40家企业选择了减员,占比达83家样本企业的48%。减员企业并无明显的企业性质、地域、业务种类上的倾向性。

  百强企业的减员路径大致有三类,一是减少以临时工为主的手工作业人员数量,改用外包,这是一条较为普遍采用的途径;二是合同到期,对于表现不佳或表现一般的员工,公司不再与之续签;三是借助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设备提升作业水平,削减对手工作业人员的需求。

  企业减员的背后推手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企业业务量出现下滑,不得不根据市场状况对现有经营战略进行调整,缩减规模,或者业务量虽有所增长,但鉴于订单的延后性和产业链传导的滞后性,企业提前做出应对准备,有备无患;另一个则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不少受访者反映,尽管保险等福利政策的实施对于稳定“民心”有一定帮助,能够让员工安心工作,然而用工成本平均30%左右的涨幅对本就微利的印刷企业来说是个无法小觑的负担。

  为此,一些企业推出“瘦身”计划,精简非关键岗位人员。“我们重点削减了职能部门。生产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人员不但没减少反而还充实进去了部分人员。原先业务员外出都配有专门司机跟随,现在我们鼓励业务员自己开车。这也减少了对非技术人员的需求。”一家位于长三角的百强企业介绍道。在已经过去的2008年,这家外资企业虽然在销售收入上获得了近20%的增长,没有遭遇所谓业务下滑及财务方面的困扰,却仍然坚持“精兵简政”,将现有人员规模缩减了15%左右,以此保证队伍的最佳战斗力。一家身处大都市繁华地段的国有百强企业借搬迁之际,对员工实行了分流,鼓励他们买断工龄。“搬迁到郊区后,可以考虑聘用当地或外省人员,用工成本方面也会相应地降下来。”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工作今年还在继续,估计最终会减掉500人。

  而另一部分企业则根据经营战略的调整,有针对性地缩减了经营规模。华东地区一家民营性质的百强企业原本在上海设立了一家商业印刷公司,但因上海市场过于惨烈的竞争,不得已决定退出这片“红海”市场。“员工已逐步合并到总部,很多人因为不愿离开上海就辞职了。”无独有偶,上海的一家百强企业则因跟随客户到华中地区建厂,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异地,相应地也就减少了对本地员工的需求量。

  在40家采取减员措施的百强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获得了利润的增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在收入出现滑坡的不利情形下,利润依旧获得了可观增长,这不得不归功于成本的得力压缩。采访中,一位受访者告诉我们他的一个意外发现: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主动跳槽的员工变少了。“以往离职的员工有90%都是主动辞职的。今年这种情况减少了很多,可能因为金融危机工作不好找。”他推测道。这位受访者所在公司是一家珠三角地区百强企业,公司每年的人员流动率约为5%~8%。

  增员

  不过,并非所有企业都将减员作为增效的主要手段。面对金融危机和成本压力,也有百强企业选择逆势而行,对现有的人员规模进行扩充。

  综合采访情况,企业增员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生产需要。2008年,部分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既有规模,有的借助设备引进扩充产能,有的则新建厂房或异地建厂,扩张版图。二是人才储备。前两年出现的“技工荒”现象令不少印刷企业心有余悸,因此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储备各个层次的人才,以备企业发展之需,已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有受访者将现阶段的人才引进形象地比作“低价储备人才”,在他看来,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以其所在公司为例,2008年人员变动率在30%左右,充实了近200人到各个岗位。

  当然,并不频繁的并购也成为导致人员变动的因素之一。比如人员增长最快的一家百强企业,其高达84%的增长幅度,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当地两家印刷企业的并购。

  甚至,《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会对用工需求产生影响。一家长三角地区的民营百强企业毫不讳言,“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员工每天工作9~10小时,1个月休息2天。而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员工加班时间受限,我们只好增加人手”。加之该厂业务范围多为“小单”和“杂单”,种类多、数量小,经营者不得不新招入200名员工,补充到销售和生产部门。

  无论“减员”还是“增员”,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在感叹真正的严冬其实是从2009年开始。“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我们的业绩下滑很大,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排进印刷百强。”一位去年出口业务取得了可观增量的企业负责人感叹之余,在电话那头半开玩笑地说道。

  面对今年整体不被看好的经营业绩,成本依旧是个压在百强企业心里的沉重话题。是否会有更多的企业跨入减员队列?人工成本的压缩空间还有多大?下一届百强榜单为我们留下了悬念。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分享到: 下一篇:官能性与机能性印刷的新分水岭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