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印刷业的兴起
2009-09-17 14:53:45.0 来源:互动百科 责编:涂运
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侵入中国,西方商品开始在中国市场涌流。外国人为宗教宣传和政治经济目的新兴办的出版印刷业,在传入先进印刷术的同时, 也逐步引进了科学技术知识和资本主义文化。封建大国落后的面貌日益暴露。这种形势不能不引起中国有识之士的思考。当时的洋务派官僚、先进的知识分子、某些工商界人士,都因各自的目的有了兴办印刷业的愿望。
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设立官办的 同文馆(即后来京师大学堂的前身 )。该馆1876年开始设立印书处,备有中西文活字和 7部印刷机,出版了不少翻译的科学书籍。上海的江南制造局1865年设立的印书处。除铅字排印设备外,还试制有照相铜锌版。他们译印西方科学技术书籍,收入1909年编印的《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中的就有 178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1864年在南京设立的金陵官书局及其后在江浙等省成立的 13 处官书局,则专事翻译儒家经典, 求助于儒家正统思想来维系世道人心。清政府官办印刷业规模较大的还有:天津北洋官报局,江苏的南洋印刷官厂和度支部的度支印刷局等。
在英国炮舰打开了长期封闭的中国大门之后,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抗御列强侵凌,必须先了解和学习西方;因此,不但力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积极介绍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教育思想。在这些维新思想先驱的激励下,报刊图书的出版和新印刷术的应用都有所扩展。到了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活跃时期,成立了强学会、南学会等宣传维新思想的机构,还出版了《强学报》( 1895 )、《时务报》(1896)和《湘报》(1897)等。当时的《苏报》、《经世报》、《民报》都是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1873~1911 年,国内出版的中文报刊有 420 余种,其中多是委托别的印刷厂排印,也有一些报纸有自己的印刷厂,如《时报》、《新闻报》等。特别是1907年由中国人从英商美查手中收购的《申报》,经扩充改进,使原来就有较大规模的印刷厂的生产能力更加提高。
中国人自己铸造活字印书始于1850年,当时有广东唐姓印工仿铸锡活字印书。1864年陈霭亭在香港办《华字日报》,租赁和购置小量铅字印刷设备建立了自已的印刷所。民营的第 1家石印图书业,是1881年徐裕子创办的上海同文书局。具有较大规模并采取资本主义经营管理方式的印刷厂,当首推商务印书馆。它是由排字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等于1897年创办的。在初创的 20 多年中,陆续引进了当时世界先进的凸印、平印、凹印、珂版等设备和技术,还开办铁工厂仿制各种印刷机械。其后的文明、中华、大东、世界等书局,也都有自己的较具规模的印刷厂。辛亥革命前后,各省市及沿海大的县城,都陆续开办规模大小不等的民办印刷业。各省大都有官办的印钞厂,承印地方发行的纸币。以后一些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自己办有印刷厂出版教材和学术报刊。一些城市逐渐有彩色凸版印刷和彩色石印,彩色胶印则集中于上海。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各省会所在城市,才都有胶印设备。印刷机械长期依赖进口,只有商务印书馆所办的华东机器制造厂能修造部分印刷机械。到1949年,上海、北平两地共有印刷机械制造厂和维修厂30余家。
传统的雕版印刷在这一时期也还继续沿用。如前述十几处官书局,开始还是全部用雕版刻印古籍。江南制造局有了铅字设备后,仍用木版雕印过翻译图书。1898年的《渝报》和《蜀学报》,是用木刻版川贡纸印刷的。随着西方印刷术的广泛采用, 专业雕版印书业渐趋衰微,较著名的北平文楷斋到1935年也停业了。但中国雕版印刷长期创造的精美工艺,在某些方面是难以被替代的,特别是彩色套印中国古画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因此, 雕版印刷仍在作为印制某些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 如鲁迅、郑振铎 1934 年委托北平荣宝斋翻刻的《十竹斋笺谱》,一直是为人们所赞叹的精美艺术品。
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设立官办的 同文馆(即后来京师大学堂的前身 )。该馆1876年开始设立印书处,备有中西文活字和 7部印刷机,出版了不少翻译的科学书籍。上海的江南制造局1865年设立的印书处。除铅字排印设备外,还试制有照相铜锌版。他们译印西方科学技术书籍,收入1909年编印的《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中的就有 178种。与此形成对照的是1864年在南京设立的金陵官书局及其后在江浙等省成立的 13 处官书局,则专事翻译儒家经典, 求助于儒家正统思想来维系世道人心。清政府官办印刷业规模较大的还有:天津北洋官报局,江苏的南洋印刷官厂和度支部的度支印刷局等。
在英国炮舰打开了长期封闭的中国大门之后,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抗御列强侵凌,必须先了解和学习西方;因此,不但力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积极介绍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教育思想。在这些维新思想先驱的激励下,报刊图书的出版和新印刷术的应用都有所扩展。到了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活跃时期,成立了强学会、南学会等宣传维新思想的机构,还出版了《强学报》( 1895 )、《时务报》(1896)和《湘报》(1897)等。当时的《苏报》、《经世报》、《民报》都是宣传革命的重要阵地。据不完全统计,1873~1911 年,国内出版的中文报刊有 420 余种,其中多是委托别的印刷厂排印,也有一些报纸有自己的印刷厂,如《时报》、《新闻报》等。特别是1907年由中国人从英商美查手中收购的《申报》,经扩充改进,使原来就有较大规模的印刷厂的生产能力更加提高。
中国人自己铸造活字印书始于1850年,当时有广东唐姓印工仿铸锡活字印书。1864年陈霭亭在香港办《华字日报》,租赁和购置小量铅字印刷设备建立了自已的印刷所。民营的第 1家石印图书业,是1881年徐裕子创办的上海同文书局。具有较大规模并采取资本主义经营管理方式的印刷厂,当首推商务印书馆。它是由排字工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等于1897年创办的。在初创的 20 多年中,陆续引进了当时世界先进的凸印、平印、凹印、珂版等设备和技术,还开办铁工厂仿制各种印刷机械。其后的文明、中华、大东、世界等书局,也都有自己的较具规模的印刷厂。辛亥革命前后,各省市及沿海大的县城,都陆续开办规模大小不等的民办印刷业。各省大都有官办的印钞厂,承印地方发行的纸币。以后一些高等学府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自己办有印刷厂出版教材和学术报刊。一些城市逐渐有彩色凸版印刷和彩色石印,彩色胶印则集中于上海。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各省会所在城市,才都有胶印设备。印刷机械长期依赖进口,只有商务印书馆所办的华东机器制造厂能修造部分印刷机械。到1949年,上海、北平两地共有印刷机械制造厂和维修厂30余家。
传统的雕版印刷在这一时期也还继续沿用。如前述十几处官书局,开始还是全部用雕版刻印古籍。江南制造局有了铅字设备后,仍用木版雕印过翻译图书。1898年的《渝报》和《蜀学报》,是用木刻版川贡纸印刷的。随着西方印刷术的广泛采用, 专业雕版印书业渐趋衰微,较著名的北平文楷斋到1935年也停业了。但中国雕版印刷长期创造的精美工艺,在某些方面是难以被替代的,特别是彩色套印中国古画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因此, 雕版印刷仍在作为印制某些艺术作品的重要手段, 如鲁迅、郑振铎 1934 年委托北平荣宝斋翻刻的《十竹斋笺谱》,一直是为人们所赞叹的精美艺术品。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