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趋势频道> 行业动态>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中国印刷史研究奠基人——张秀民

2009-09-18 18:34:09.0 来源:我要印 喻小唛整理 责编:喻小唛


中国印刷史研究奠基人 张秀民

  一、生平简介

   张秀民(1908-2006),中国目录学家、印刷史专家。谱名荣章,字涤瞻,浙江嵊州市嵊县崇仁镇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阴历十二月初八日,先祖自南宋初以来即世居嵊西永富乡(今改升高乡)廿八都村。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国学系,同年进入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直到1971年,从事图书馆工作40年。曾任北平图书馆索引股股长,较早在该馆开展目录参考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组组长、副研究员。曾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早年有感于中国印刷史研究由外国人代庖,深以为耻,立志写出中国印刷史著作。他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料,长期从事印刷史研究,著有《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1958)《活字印刷史话》(1963)《中国印刷史》(1989,获中国科技史荣誉奖、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首届毕奖),编有《(北京图书馆)馆藏中国医药书目》、《(北京图书馆)馆藏边疆书目》、《太平天国资料目录》(与人合编)等目录数十种。2006年12月24日,先生逝世。
  
  二、学术生涯

   张秀民先生六岁入学,高中毕业被厦门大学录取,就读文学院国学系。其间学习诸子文章诗词散文音韵学及多种语言。后修《汉书·艺文志》,从此对于目录学发生兴趣,涉猎有关版本目录的书,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评四库总目史部目录类及子部杂家类》及《宋椠本与摇床本》,毕业论文为《宋活字版考》。后蒙李雁晴老师推荐,于国立北平图书馆任职,1931年7月3日报到后,先被分配在中文编目组专编古书,至抗日战争爆发,袁馆长鉴于馆中只有卡片目录,而无书本目录,万一发生事故,难以补救,于是发动全馆力量编辑书本目录。张秀民先生负责“史乘类”,谭新嘉先生故后,又分担其别集部分。

  印刷初进馆时,张先生读向达先生译美国卡特教授《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数章,所获颇丰,但有感于书“惟出于外人之手,繁征博引,而未能探其根源。且印刷术为我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而印刷史由外人代庖,心实耻之。”乃立志要写出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印刷史》。故广为收集有关板本印刷的资料,写成大小笔记约七十本。包括《宋版书经眼录》二册,《宋刻工名录》二册,先后用二年多时间,遍阅馆藏宋板书及所有明嘉靖重抄《永乐大典》残本二百余册(有部分照片复制本)。

  印刷后日本人用退还庚子赔款,在北平设立东方文化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邀请北平学人教授撰写提要,稿酬从丰,张先生认为为日本人做事可耻,拒绝了邀请。“九·一八”、“七七” 事变后,先生痛感国家危亡,认为“平昔所从事的版本目录只是书皮之学,对国家兴亡,并无实际用处。于是决心抛弃,改弦易辙,开始研究安南史。”

  印刷抗战后,图书馆员陆续复职。张秀民先生被提升为索引股股长。解放后,馆名改称为“国立北京图书馆”,为纪念太平天国起义,馆办展览,张先生与王会庵同志编成《太平天国资料目录》及中国近史资料丛刊第三种《太平天国》八册,先后出版。

  印刷1952年10月,馆内举办中国印本书籍展览会,张秀民先生负责撰写介绍,遂草就《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对亚州各国的影响》,刊于《光明日报》,后被《文物参考资料》转载,得到腾冲李根源先生嘉许,以为可以传世。于是张先生把弃置多年的版本目录重新捡起,加以扩充,成为《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195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8年再版。日本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神田喜一郎博士见到该书后,以为这是“一部真挚诚恳的好书”,嘱广山秀则先生译成日文,于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在日本京都出版。一时日本、苏联、美国刊物上有书评介绍或报导。1977年日本薮内清教授译注卡特书,张先生的著作及有关木活字、铜活字的论述被多次引用。李书华先生1962年于香港出版《中国印刷术起源》一书,大部分引用卡特及张先生著作中的资料。1981年6月10日王益同志在《印刷战线》上对张先生的著作评介说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提出了不少独创的见解,发掘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成为研究中国印刷术发明史的最权威的一部著作。”有的大学图书馆学系或以此为课本。

  印刷1953年,北京图书馆成立参考研究组,张先生任组长,在此期间,越南史学家陈文玾、明峥、陈辉僚、邓泰梅,柬埔寨李添丁及英国李约瑟博士先后到馆查阅资料,均由张先生负责接待解答。1958年左右,北京图书馆代表中国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书籍展览会,张秀民先生负责挑选古代书籍及各种书籍装订,提交展览。荣获金牌奖。

  印刷1961年前后,吴晗先生发起编写《中国历史小丛书》,张先生应邀撰写了《活字印刷史话》,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收入其中。1987年再次收入中华书局《古代文化专题史》中。

  印刷文化大革命中,张先生被批斗,个人多年积累的书刊资料也损失很大。后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约一年余,1971年申请退休,打算在两三年内完成印刷史一书,专心收集补充中国印刷史方面的资料。

  印刷1972-1979年,张先生先后访问了泉州古刹开元寺,福州闽王祠、宁波天一阁、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省馆等地,阅览各种古书,1981年,张先生在《图书馆研究与工作》上发表《南朝鲜发现的佛经为唐朝印本说》一文,在学术界有重大影响。1981年至1984年,张先生每年至杭州浙江省馆阅览撰述,边改边写,又增又删,如明藩府本即先后改写六七次。老家冬日室内无火,零下二、三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寒舍,冷气侵人,手生冻疮。夏日酷暑三十七八度,汗水沾背。在这样困难艰苦的条件下,张先生仍坚持写作,废寝忘食,劳神苦思。张先生的老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再嘱咐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此书写好不要再写别的书了。”先生本拟在老母亲生前出版《中国印刷史》,不料老母亲于1983年4月7日去世。这成为张先生心中永久的痛!而对张先生来说,写作最困难的是乡间无参考书,连人名地名大辞典也要到县城去借。有时步行至崇仁中学,借《明史》、《文物》杂志,所以只有就手头所存七十本笔记加以整理,写出初稿,请妹妹全瑛誊清。这部书完稿时,总约有五十四万字,交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印刷《中国印刷史》出版后,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钱存训博士在这部书的《序》中写道:“张秀民先生新作《中国印刷史》的出版,不仅在这一专题的领域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即对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节重要的篇章。”又说,“(这部著作)不仅内容充实,数量可观,而分析详明,结构严谨,见解独到,尤为其文章的特色”,称此书“将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987年,由于在研究中国印刷史上的突出贡献,张先生获得首届“毕升奖”。同年,并获得“首届森泽信夫印刷技术奖”。

  印刷解放前,张先生有感于国人对越南史地多不了解,曾以十余年之力就北图藏书辑录成《安南内属时期职官表》与《安南内属时期名宦传》两稿。蒙史学界前辈张星烺(亮尘)、王桐龄(峄山)先生赐序,张先生称后者“可作一剂爱国药”。1990年《安南内属时期名宦传》以《立功安南伟人传》为题,由台北王朝出版社出版。

  印刷1992年,张先生著《中越关系史论文集》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出版。

  印刷1998年,先生与外甥韩琦博士合著《中国活字印刷史》,分章撰著,增订近一二十年发现的新史料,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下一篇:橡皮布的正确测量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