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与火”到“光与电”印刷术见证新中国科技创新
2009-09-21 10:10:40.0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涂运
- 摘要:
- 先高温铸出一粒粒的铅字,放在架子上,拣字工再一粒粒挑拣需要的铅字作出清样,这种“铅与火”的铅字印刷方式在新中国的印刷行业一直占据了很长时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使铅字印刷和铅字工人写入了历史。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铅粒,大都也成了很多印刷企业的展览品。如今,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印刷技术不仅再次改变着出版印刷行业的面貌,也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正如王选教授和他的团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一样,出版印刷业的技术革命从未中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技术席卷各行业,现代人悄然进入了数字化的生活状态。
对此,方正电子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杨斌深有体会:现在年轻人随时利用手机阅读手机报、数字报;花3元钱在手机上下载一本畅销的电子动漫书;买个巴掌大的e-book阅读器,浏览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
数字出版印刷技术正在逐渐渗透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将深刻改变我们个人的生活。
“数字技术的出现,彻底摆脱了以往印刷依赖纸张的局限。”身为北大方正电子研发总监,杨斌对这点印象深刻。数字技术能将数字内容同步发布到多种媒体上,包括互联网、手机、阅读器、cd等。数字出版是以结构化内容为基础,以多种个性化信息服务为目标,满足人们在网络时代的主动、互动的信息获取需求。
“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大众传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观念。”杨斌举例说,以往大众主要习惯阅读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出版物。数字技术出现后,除了传统阅读之外,大众还需要移动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现在互联网很普及,网络阅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手机现在人手一部,走到哪都可以拿出来看看,手机阅读的同时也使移动阅读变得十分方便。
面对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印刷技术挑战,杨斌颇有感触:“我国企业应该继续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自主创新精神,抓紧时间研制新技术,同国外厂商一较高下。”
他介绍说,现在北大方正一方面将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扩展为全媒体的数字出版技术,另一方面,北大方正也开始自主研制硬件设备。方正研制的数字印刷机在2008年全球最大的印刷展上发布,获得很好的反响。这是方正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产品,在喷墨印刷机方面已经申请了28项发明专利和26项软件著作权。今年5月份,在chinaprint2009展览的第一天,方正发布了最新研制的方正桀鹰c4200数字喷墨印刷机,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和积极评价。
“数字出版印刷时代已经到来,这又是我国出版印刷行业的一次新的变革,中国企业应当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有所作为,继续推进我国印刷行业进一步发展。”展望将来,杨斌显得豪情满怀。
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出版印刷业迎来了以数字网络出版、数字印刷为主体的新型出版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已成为我国新闻出版印刷业传播技术变革的重要标志。
前不久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发布了最新权威数据:截至2008年12月,我国数字出版印刷业的整体收入达到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印刷的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750亿元。
目前中国政府正通过制定科技规划和实施重点科技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数字网络出版、印刷技术和新闻出版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自主研发,争取在全球数字传播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印刷业结束了“铅与火”,正在经历由“光与电”到“数字化”的历史性飞跃,实现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传播的历史性跨越为时不会太远。
讲述
顶着压力上激光照排
夏天俊:中国报业协会副秘书长、印刷委员会主任
当时激光照排技术是项新技术,刚开始运行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报社都不敢用。《经济日报》采用了谨慎的实验方法,先上三版、四版,再上二版、一版。实验多日但还是有各种问题,也耽搁报纸出版时间,非常急人。面对一时间连续出现错误,读者来信中用了“不能容忍”这样的字眼,有的甚至用红笔画上圈、打着大问号的报纸又寄回了报社。在这种情况下,报社编委会向我发出了“最后通牒”:必须在15天内排除故障,顺利出报,否则退回到铅排作业!
面对这种情况,我和王选都有很大的压力。我和王选商量了很久,然后一起向总编承诺20天集中全力解决问题,并签下军令状。随后我们就召集了各方面的专家一起研究问题,排除激光照排系统的各种故障。在这个基础上,20天之后,激光照排系统排印的报纸终于达到了报社的要求。
王选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
杨斌:北大方正电子副总裁、方正电子印艺研发中心总经理
在我读硕士期间,王老师已经名声在外,但依然骑个旧自行车上班。有一天下班了,王老师对我说,到你租房的地方去看看。于是我们俩就骑着车到北大小东门外的成府小区我租的一间平房中。王老师鼓励说,没关系,现在条件艰苦一点,但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是很有前途的,只要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很快就会改善的。王老师说到做到,在我毕业留校后不到半年,就分给了我一套两居室,这在当时的北大是非常难得的。
王老师生病后,就不常到单位来了。但经常能接到王老师的电话,询问一些重点项目的进展;也不时接到王老师转过来的技术资料,还有他的附言;我最难忘的是2003年,我们正在做一个大项目,利用我们自主的rip核心技术,开发一个高速彩色打印服务器,oem给一个日本大客户,并推广到日本、欧洲、美国。当时时间要求很紧、质量要求很高,项目组面临很大的压力。王老师非常关心,除了经常打电话之外,还亲自来到开发现场,给大伙打气。那时,王老师患癌症已经三年,身体还很虚弱。他的到来给了项目组很大的激励,这个项目在大伙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中国印刷业年度报告》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