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60年:起起伏伏总向前
2009-09-24 07:05:2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晋雅芬 责编:严影
- 摘要:
- 张伯海回忆说,1977年与2003年曾三次开展“治散、治滥”工作,压缩掉包括党政机关在内的数百种期刊,这是期刊的“瘦身”,使得期刊在品种结构上更趋合理。大量原先定位优势不明显的刊物也纷纷调适定位,如《格言》、《意林》、《特别关注》等,由于调适定位而体现的鲜明个性,这些期刊几乎一夜间变成深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佳品。一些积累雄厚的刊物,如《时尚》、《瑞丽》等,则采用从综合版细分为不同个性的分版,为适应不同类型读者而量体裁衣。在这一时期,不少期刊在设计、印制等外在形态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使得期刊市场更显得琳琅满目,一些优质期刊产品置身国际期刊先进产品之列且毫不逊色。
60年对历史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中国期刊来说却是从百废待兴到发展壮大,完成了数量增长、资产翻倍、品种丰富的华丽变身。回眸60年历史,中国期刊曾经热情创业、蓄势待发,曾经经历曲折、负重前进,但无论如何,中国期刊都在努力奔向春天,用自己的独特经历记录中国60年的记忆、见证中国60年的变迁。
数量篇
起起伏伏,折射时代变迁
发行量是期刊出版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是衡量期刊出版业实力的金指标。60年来,中国期刊的种类、发行量等各项数据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起起伏伏的数据不仅记录着中国期刊的发展历程,更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时代变迁。
热情创业,
给人蓄势待发之感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央人民政府将期刊出版纳入关注的视野:一方面对旧中国出版业进行全面清查与区分,原有期刊经过批准可继续出刊;另一方面积极筹办体现新中国面貌的期刊,如《学习》、《新华月报》、《文艺报》、《人民文学》、《人民画报》等相继创刊。此外,曾遭国民党政府查禁的进步期刊陆续复刊,比如《世界知识》就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于1949年6月上海解放后复刊。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出现一派新气象,期刊出版也随之逐渐活跃起来,品种从1949年的257种增长到1959年的851种,总印数从1949年的2000万册增长到1959年的5.28亿册。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期刊出版如沐春风,表现得格外活跃,它们为20世纪中叶中国期刊史留下了光彩的记录。
据中国期刊协会顾问张伯海介绍,20世纪50年代影响较大的期刊包括时政期刊《学习》、《红旗》,时政画报《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群众性期刊《中国青年》,学术理论期刊《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少儿期刊《儿童时代》,文化综合类期刊《大众电影》,科技期刊《中国科学》,科普期刊《无线电》、《大众医学》等。一些创刊于20世纪前半叶的知名刊物,如1915年创刊的《科学》、1930年创刊的《中学生》、1936年创刊的《考古学报》都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出版,焕发着新的风采。
天灾人祸,
最不堪提的凋零年代
20世纪50年代,受到“左”的思想路线影响,阶级斗争范围渐渐扩大。新中国的期刊事业虽然表现出蓄势待发的势头,但同样没能摆脱这样的斗争大环境。
“阶级斗争往往成为难以预料的冲击力量,给期刊发展造成了方向的偏失与力量的挫伤。”张伯海回忆说。从批判学术上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到批判胡风文艺思想、批判右派分子、批判右倾思想,期刊都自然而然地被推到风口浪尖。这是20世纪50年代期刊发展的复杂一面,当绝大多数期刊工作者不由自主地频繁演绎这样或那样的斗争时,无疑对20世纪50年代期刊曾经显露的发展好势头带来了负面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期刊出版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刊社开始大量削减正在出版的刊物以降低纸张供应等方面的压力。据统计,1960年我国期刊种数由1959年的851种降至442种,1961年又降至410种。1960年,我国期刊的总印数由1959年的5.28亿册降至4.66亿册,1961年降至2.3l亿册,1962年降至1.96亿册。1960年,中央各部门所办的非正式期刊也从原有的860种压缩为120种。
“这一下降势头到1963年渐有回升。”张伯海介绍说。1965年,我国期刊品种又恢复到790种,总印数上升为4.4亿册。但此刻一场浩劫已经等在前面,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此后10年里,在“文革”的严寒下,绝大多数期刊被视作“毒草”铲除了。1969年,全国只剩下20种刊物,是近百年中国期刊史上最不堪提的凋零年代。
新的时代,
迎来期刊发展的春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开始。对中国期刊来说,1978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开启了中国期刊发展的一个新纪元。
曾经在“文革”时期饱受摧残的期刊事业在进入历史新时期后不仅复苏,而且很快便呈现出喜人、骄人的成绩。在1978年,我国仅有期刊930种,总印数为7.62亿册,至1985年,我国期刊已迅增至4705种,总印数达到25.60亿册。
众多青年期刊发行过百万的辉煌历史便是当时中国期刊爆发式增长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长期受到压抑、禁锢的心灵开始寻求突破口。而此时,随着团中央和各级团委恢复工作,因“文革”而停刊的青年期刊相继复刊,一批新的青年期刊也纷纷创办,并以“人生价值探寻者”的姿态一跃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主流媒体。
在当时,《青年一代》曾创下500万份的期发行纪录,《中国青年》期发行量最高达394万份,《辽宁青年》曾经发行到240万份,《山西青年》、《深圳青年》、《黄金时代》的期发行量也都曾超过百万份。
不断发展,
但发行总量出现踏步现象
1978年对中国期刊来说是个重要的起点。此后的30多年里,经过不断的磨练和学习,中国期刊保持着向上发展的态势,并在不断提升中实现着自己的蜕变。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谈到改革开放30年来期刊业的发展曾颇为感慨地说,变化很大,也很深刻。“首先,从数量上看,1978年全国只有930种期刊,总印数7.62亿册,到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总印数30.41亿册。”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张泽青副司长在回顾30年的巨变时也感慨中国期刊在总量上的增长——“中国期刊的总量已经接近1万种,30年间增长了10余倍。”
据新闻出版总署最新公布的《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08年全国出版期刊总数已达9549种,平均期印数16767万册,总印数31.05亿册,总印张157.98亿印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历了1978年~1985年之间的期刊品种与期刊发行总量的飙升之后,中国期刊在发行总量上开始出现原地踏步现象。1985年我国期刊发行总量为25.60亿册,1989年降为17.14亿册,1990年降为16.15亿册,1999年升为28.46亿册,到2007年,我国期刊发行总量微微突破30亿册,达30.40亿册。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