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大事记:1951年
2009-09-24 09:04:23.0 来源:中国网 责编:乐轩
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0年1月,中央政府正式通知西藏地方当局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当时控制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大扎•阿旺松饶等人,在某些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在西藏东部昌都一线调集藏军主力,布兵设防,企图以武力对抗。中央政府于1950年10月命令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解放了昌都。昌都解放后,中央政府再次敦促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以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爱国上层人士力主和谈,提前亲政的十四世达赖喇嘛接受了进行和平谈判的意见。1951年4月,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受到西藏各民族人民的赞成和拥护。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捍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镇反”运动
镇反运动是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简称。它是在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由中共领导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6月6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的书面报告中把镇压反革命列为全党的八项重要任务之一。7月,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镇反运动开始后,曾一度出现“宽大无边”的倾向。针对这一倾向,10月,中共中央又发布《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从1950年10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匪首、惯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采取在党委领导下,实行全党动员、群众动员,使公安、司法机关同广大群众相结合,并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方法,让人民群众自觉地起来检举和揭发反革命分子。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了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和“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等处理反革命案件的政策,使镇反斗争有了法律的武器和量刑的标准。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及时决定实行谨慎收缩的方针,集中力量处理积案。1952年底镇反运动基本结束。
历时三年的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我国社会秩序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各项改革建设工作。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1951年秋至1952年秋,在中国开展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内大约有200多万知识分子。广大知识分子爱国热情很高,大多数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留在大陆迎接解放,参加祖国建设。知识分子学习热情也很高,他们要求了解新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他们大多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长期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教育,在思想上难免留下旧社会的烙印。为帮助他们摆脱剥削阶级世界观的束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广泛组织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比较集中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则是从1951年9月下旬在北京、天津的高等学校教师中首先开始的。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受中央委托,向两市高校教师学习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同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指示》,要求在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开展学习运动,号召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并指出这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此后运动由教育界逐步扩展到文艺界和整个知识界。1952年秋基本结束。
通过这次改造运动,在知识分子中清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影响,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队伍。但由于要求过急、过高、方法简单,这一运动也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950年,电影《武训传》摄制完成。它是著名导演孙瑜的代表作之一,由著名演员赵丹担任主演,也是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取材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真实人物武训,他以“行乞办学,让百姓读书”的坎坷经历,显示了中国电影注重厚德载道,注重社会内涵的文化传统。从整体上看,《武训传》是一部叙事完整,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优秀之作。
但在《武训传》上映后,却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意见的争论。赞扬者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电影”,武训是“永垂不朽值得学习的榜样”。批评者认为,电影《武训传》是一种“缺乏思想性有严重错误的作品”、“武训不足为训”。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随后新中国电影史上展开了第一场对电影的大规模批判。毛泽东认为,电影《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承认或者容忍对它的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7月23日,《人民日报》又公布了经毛泽东亲笔修改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将武训说成是一个“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这样,《武训传》的讨论就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大批判。
这一批判严重地混淆了思想艺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仅使《武训传》的创作和演出人员受到迫害和打击,也给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直到1986年,影片才基本得到平反。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0年1月,中央政府正式通知西藏地方当局派出代表到北京谈判西藏和平解放。当时控制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大扎•阿旺松饶等人,在某些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在西藏东部昌都一线调集藏军主力,布兵设防,企图以武力对抗。中央政府于1950年10月命令人民解放军渡过金沙江,解放了昌都。昌都解放后,中央政府再次敦促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以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爱国上层人士力主和谈,提前亲政的十四世达赖喇嘛接受了进行和平谈判的意见。1951年4月,西藏地方噶厦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到北京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受到西藏各民族人民的赞成和拥护。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捍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镇反”运动
镇反运动是镇压反革命运动的简称。它是在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由中共领导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195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活动的指示》。6月6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奋斗》的书面报告中把镇压反革命列为全党的八项重要任务之一。7月,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镇反运动开始后,曾一度出现“宽大无边”的倾向。针对这一倾向,10月,中共中央又发布《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从1950年10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匪首、惯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采取在党委领导下,实行全党动员、群众动员,使公安、司法机关同广大群众相结合,并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参加的方法,让人民群众自觉地起来检举和揭发反革命分子。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了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方针和“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等处理反革命案件的政策,使镇反斗争有了法律的武器和量刑的标准。1951年5月,中共中央及时决定实行谨慎收缩的方针,集中力量处理积案。1952年底镇反运动基本结束。
历时三年的镇反运动,基本上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我国社会秩序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各项改革建设工作。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1951年秋至1952年秋,在中国开展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内大约有200多万知识分子。广大知识分子爱国热情很高,大多数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留在大陆迎接解放,参加祖国建设。知识分子学习热情也很高,他们要求了解新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他们大多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长期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教育,在思想上难免留下旧社会的烙印。为帮助他们摆脱剥削阶级世界观的束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广泛组织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比较集中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则是从1951年9月下旬在北京、天津的高等学校教师中首先开始的。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受中央委托,向两市高校教师学习会作了《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同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指示》,要求在学校教职员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开展学习运动,号召他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并指出这次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此后运动由教育界逐步扩展到文艺界和整个知识界。1952年秋基本结束。
通过这次改造运动,在知识分子中清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影响,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队伍。但由于要求过急、过高、方法简单,这一运动也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1950年,电影《武训传》摄制完成。它是著名导演孙瑜的代表作之一,由著名演员赵丹担任主演,也是中国电影百年历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影片取材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真实人物武训,他以“行乞办学,让百姓读书”的坎坷经历,显示了中国电影注重厚德载道,注重社会内涵的文化传统。从整体上看,《武训传》是一部叙事完整,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优秀之作。
但在《武训传》上映后,却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意见的争论。赞扬者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电影”,武训是“永垂不朽值得学习的榜样”。批评者认为,电影《武训传》是一种“缺乏思想性有严重错误的作品”、“武训不足为训”。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随后新中国电影史上展开了第一场对电影的大规模批判。毛泽东认为,电影《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承认或者容忍对它的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7月23日,《人民日报》又公布了经毛泽东亲笔修改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将武训说成是一个“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这样,《武训传》的讨论就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大批判。
这一批判严重地混淆了思想艺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仅使《武训传》的创作和演出人员受到迫害和打击,也给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直到1986年,影片才基本得到平反。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