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韶韶消逝的机房拾漏誊印业

2009-10-15 14:37:25.0 来源:新华报业网 责编:涂运

摘要:
如今,30岁以上的人恐怕还能记起,过去的中小学生都曾使用过一种称作“油印”方法印制的讲义和试卷,往往不够清晰,它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印刷方式,南京人习惯称作刻蜡纸,或刻钢板
  【我要印】讯: 动漫、软件、IT、网络……这些令上了些年纪的人感到陌生、感到新奇的新兴行业,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急剧加快,国民经济中的新行业、新门类问世的频率也在加快,这些都不足为奇。同样,许许多多老的行当,也顺应形势而相继淡出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年轻的朋友恐有所不知,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曾经活跃着许多老行当,每时每刻伴随、呵护着大家,为我们每一天保驾护航,如今它们终于遭到失意,倍受冷落,逐步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称作“机房”的古老行当

  “机房”是南京一个古老的行当,它诀别人们已经很久、很久了。南京云锦举世闻名,我们南京还有一个特产——缎子,也是久负盛名,它们均出自当年机房工人勤劳的双手。尤其是玄缎,质地明密而发亮,且不沾灰尘,曾经深受我国北方蒙古族那些王公贵族们的厚爱。

  明清时期,南京的丝织业曾经很发达,许多以丝织为业的“机户”,看准了商机,纷纷投资开设“机房”,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当时,这些机房多集中在南京城南门西地区。一个机户,少则几台、几十台,规模大的机户竟拥有织机五六百台。

  听老人们回忆,那时候,整个南京城尤其城南地区到处都是低矮的平房,是不适宜安装织机的,只能在室内挖地三尺,将这些织机的相当部分置于地平面以下才行。由于门西这一带地区地势较高,得天独厚,所以,机房云集的个中奥秘,此为其一。机工们长年累月地在阴暗的条件下,进行拽花操作、摔梭开织等手工劳作,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劳动强度又很大,因此,关节炎、驼背等,便成为机工们最常见的职业病。

  生活艰辛自不必说,还要受到雇主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工人们常年劳累,仅仅能够勉强维持清贫的生活。他们总是起早贪黑地干,工间,吃过饭以后,就又得赶快回到织机旁,只要稍有不慎,就免不了会遭到老板娘的白眼。有句南京土话“歪(音发:Wai,二声)一会儿”,就是由劳苦的机工歪着身子,蜷缩在机子旁边歇息片刻时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引申而来的,它折射出机工的艰难和辛酸。

  扫房拾漏曾为香饽饽

  “拾漏”即是捡漏,您可别误认是收藏范畴的事情,居住在城南的老人没有不知晓的,它曾经是许多老南京人一个难以抹去的心病。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检修房屋漏雨的部分,称作捡漏。而南京人总习惯称作拾漏。

  旧时南京,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城南地区,民居多为秦砖汉瓦式平房,百年以上房龄的老旧房屋比比皆是,屋面系由一片片小瓦镶嵌而成,这类屋面使用久了,瓦片极易风化、开裂。此外,由于雨水冲刷、大风光顾、动物践踏等,常会造成屋面的损坏,导致漏雨。不少年久失修的房屋顶上,还会长出松果状的“瓦松”,显现房子的衰老状态。平时倒还好,尤其到了雨季,南京的天气特别闷热,空气湿度大,地面返潮甚至还在吐水,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会是什么滋味呢?所以隔不了几年,每当雨季来临之前,母亲就会早早盘算请人来拾漏的事情了。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一种专门从事扫房拾漏的行当便应运而生,部分泥瓦匠便转而专司扫房拾漏营生,生意红火。

  当年,从事这个行当的还多是些资历较老的瓦匠。他们往往选择一个晴好天气,脚蹬布鞋,头戴草帽,身着长袖厚布衣裳(为防止烈日暴晒),还要扛来长梯(方便登上屋面)。开始工作以前,先要向东家详细了解漏雨的确切情况,上房以后,他们动作敏捷,身轻如燕,四肢着屋面,匍匐前进。先用扫帚将瓦沟里的落叶、动物粪便等杂物清扫干净,在漏雨点及雨水流淌方向准确找出开裂的底瓦,用完好的瓦片替代,再将瓦片进行整理码齐,最后还要用熟石灰修补破损的瓦头。经过他们的精心拾掇,住户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一段时日了。

  那时,干这个行当还分外地吃香,记得那时,为我家房屋拾漏的师傅,每遇中途下来休息,平时文绉绉的父亲就会赶紧给他泡茶敬烟,甚至在工作进行中,还要亲自爬上梯子站到上面给他点烟,不敢怠慢。到了下午歇息的时候,按照惯例,我们还要安排给他吃个“下粥儿”(一般是吃小笼包、酥烧饼等),给付的工钱,依据其时的生活水准来讲也是蛮高的。

  如今,随着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南京的旧式平房急剧减少,盖新房都是钢筋水泥结构,会做小瓦的工匠也日渐稀少,同样,从事拾漏这个行当的人更几乎断档,可谓凤毛麟角了。

  誊写油印一度很红火

  如今,30岁以上的人恐怕还能记起,过去的中小学生都曾使用过一种称作“油印”方法印制的讲义和试卷,往往不够清晰,它是一种比较落后的印刷方式,南京人习惯称作刻蜡纸,或刻钢板。

  通过用特制的,笔头像针尖的铁笔,在一种表面涂满石蜡的纸上,纸的下面垫着有细密纹理,或斜纹或布纹的钢板,誊写所需的文字和表格等,或者用铁质球型笔头在蜡纸上细心磨出所需的图案来,经过手工油印机的印刷、剪切、装订等数道工序,就大功告成了,刻写蜡纸很有讲究,用力需均衡,过轻很难下油墨,印制不清楚,过重则蜡纸很容易被戳通,视操作者个人技艺之差异,刻写的蜡纸,少则几百张,多则可印千余张。用誊印的方法还可以进行套色印刷,还可以制作艺术品,精致的作品足以与当时那些铅印的印刷品相媲美。

  有需求便有市场,誊印行当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行业,初始阶段多为个体,私下承接业务,按张论价。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随大量印刷设备的引进,复印机尤其是电脑的普及,誊印行当便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中国商业票据印刷业发展史简述
  
周世生:印刷学者的终生追求 
  
“铅与火”到“光与电”印刷术见证新中国科技创新

分享到: 下一篇:香港印刷百年大事记2004年-2008年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