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版权门"事件:维权在艰难前行
2009-12-22 08:49:57.0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 责编:王琦
- 摘要:
- 上海这座城市对于谷歌“版权门”事件的关注,是从《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开始的。10月19日,《青年报》的一篇名为《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侵犯500余名中国作家著作权———60美元赔款惹怒中国作家》的报道引起了国民的强烈反响,短短几天时间内,有上百家网站转载。而就在此前,被侵权的大部分作家对此事还一无所知。当从本报得知谷歌未经授权扫描图书上网,却想用60美元一本书的补偿了断,作家表示了愤慨。
【CPP114】讯:作为整个谷歌“版权门”事件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记者在进行报道的时候,除了跟踪事件发展的节奏之外,尤其关注文著协及张洪波“声名”的发展。这个叫“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简称文著协)的组织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路人皆知的历程。张洪波,他在2009年目睹和亲历这一切,深深打上了这个时代和世界的烙印。本报记者日前对张洪波进行了回访。
上海这座城市对于谷歌“版权门”事件的关注,是从《青年报》的一篇报道开始的。10月19日,《青年报》的一篇名为《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侵犯500余名中国作家著作权———60美元赔款惹怒中国作家》的报道引起了国民的强烈反响,短短几天时间内,有上百家网站转载。而就在此前,被侵权的大部分作家对此事还一无所知。当从本报得知谷歌未经授权扫描图书上网,却想用60美元一本书的补偿了断,作家表示了愤慨。
就在此时,本报记者已经注意到谷歌“版权门”事件决不是孤立的,国内也存在着大量明目张胆侵权的在线阅读网站,10月26日的报道《10年韩寒数字版税才千元,损失版税起码几十万》借韩寒的抱怨,披露了这一现实,引发了全国性思考。一个多月后,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表示,要采取措施遏制国内侵犯电子版权的情况。
通过对文著协和中国作协的跟踪采访,本报对事态进展的每一个节点都做了前瞻性报道。又是韩寒,在11月21日文著协和谷歌的第二轮谈判之后,发表了“欢迎谷歌来扫描我的书”的言论。这番言论对接下来的谈判非常不利。本报在11月24日及时刊登了《文著协详解“侵权”》的报道,率先对诸如“摘要究竟侵不侵权”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
回访
诧异至极“谷歌这么做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国际影印复制权组织秘书长奥拉夫6月份的那份来函之前,竟然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函是发给张洪波的。内容只有一个,谷歌提出了一份和解方案,这份方案规定谷歌数字图书馆的版权所有者的补偿申请在9月4日前到期,如果版权人不提出申请,就视作自动放弃。他想让文著协将这一情况告知中国的版权人。
此前张洪波自然不知道这件事,而他所领导的文著协也默默无闻。张洪波登录谷歌查阅,一连查了30多个著名作家,果然他们的作品都已列在网上了。张洪波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
“我一开始怎么也不相信,像谷歌这样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会做出这种事情。真是太不可思议,太让人气愤了!”半年之后的2009年岁末,张洪波这样对记者说。
此后经过文著协两个月时间的调查,他们最终掌握了有570位中国作者的17922部作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谷歌非法扫描上网的情况。张洪波当时就知道,这仅是冰山一角。
张洪波现在回过头来看,他最初的气愤是因为他发现谷歌打破了延续了几百年的“先授权后传播”的版权界的传统,变成了“先使用后和解”。和解的条件由谷歌决定,于是原本拥有主动权的版权人,一转眼就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角色,谷歌则能因此减少很多购买版权的成本。
张洪波向媒体通报了这一令人愤慨的消息,“《青年报》是上海第一家关注此事的媒体。”他说。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谷歌“版权门”事件已发展成一个全国性事件。张洪波和他领导的文著协,也开始被人关注。
智取对手“是握手,不是合作”
当张洪波大声疾呼使得谷歌“版权门”事件成为各大报刊头条新闻的时候,谷歌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收到文著协的一份措辞强硬的律师函之后,谷歌终于给张洪波打来电话,称将派专人来和文著协谈判。
此后数日,张洪波和同事们着手为谈判做准备。11月2日,当谷歌图书搜索战略合作部亚太区首席代表埃瑞克·哈特曼出现在文著协办公室里时,张洪波惊讶地发现,哈特曼一点也不像电视剧里的谈判专家那样咄咄逼人,他十分客气。“我向他抱怨谷歌处理这件事的效率太低,他还笑着点头称是。”张洪波如此描述他对这个对手的第一印象。但就是这个客气的年轻人,却在第一轮谈判之后向央视抛出了所谓“摘要不算侵权”、“只是合理利用”的言论。
11月21日。在第二轮谈判中,谷歌虽然同意交出所扫描的中国作品的清单,但并未承认侵权,而文著协方面则采取了搁置争议的做法。这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对此,张洪波表示:“搁置争议不等于放弃立场。所以在第二轮谈判前,和哈特曼再次握手时,我说,我们这是握手,不是合作。”
困难时刻“韩寒的说法对维权不利”
不管怎么样,埃瑞克·哈特曼“摘要不算侵权”的谬论,在中国作者之中引起了思想混乱,哈特曼是有意而为之。他担心中国作者会就此发生分裂。此后的事态发展证明了张洪波的担心,而韩寒扮演了一个“催化剂”的角色。
张洪波至今还记得11月23日早晨看到韩寒博文时心里咯噔一下的感觉。在博文中,韩寒说“我接受谷歌的60美元(补偿),并欢迎谷歌扫描我的图书”。“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理解他。他这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么多年被盗版的不满。”
“那时有媒体来问我,韩寒是不是被谷歌收买了,我认为不会。”张洪波话虽这么说,但是他当天就给韩寒出版人路金波打去电话。对方解释称,谷歌确曾联系过韩寒,但韩寒不置可否,并说“他只是发泄一下愤怒!”另有网友直言谷歌只是提供免费服务,文著协不应该揪住不放。张洪波的局面顿时变得严峻起来。
令张洪波记忆犹新的是,在韩寒发博文的第二天,《青年报》就发表了《文著协详解“侵权”》一文。此文从“‘摘要’究竟侵不侵权”、“免费等同于公益?”等三个方面及时纠正了被韩寒扰乱的视听。
回应质疑“我们没有任何私利”
记者再采访张洪波的时候,他刚从广西回来。“被他们请去宣讲谷歌‘版权门’事件了。”他说。类似的邀请最近两个月一直都在发生。
为了能满足各地的邀请,张洪波不得不开始排计划。他甚至有了助手。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