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百名科技创新标兵 顾国良
2009-12-22 16:27:31.0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责编:涂运
顾国良,男,汉族,高级工程师,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1966年9月,风华正茂的顾国良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走进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从此与印刷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
顾国良在1969年参加的感光性树脂版科研会战项目中就初露锋芒,他先后研制成功了纤维素感光版和尼龙版,提出“常压涂布”并设计工艺设备,为尼龙版真正用于印刷生产创造条件,该会战项目研制成功荣获了上海市重大成果奖。
1978年以后,顾国良着手对涤纶版进行研制。涤纶版Ⅱ型是一种既能和“冷排”配套,又能和“热排”衔接的新型感光版,消除字面气泡是研制中的一大难题,顾国良运用亲合能的理论,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在80年代初,顾国良应企业要求,研制成了“高分辨三聚薄凸版”,这一课题还获得了当时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科技成果奖。
传真技术的发展,冷排工艺的兴起,急需感光预制版阴图版。1983年,顾国良研制出阴图PS版,于1984年通过技术鉴定,并再度荣获文化部科技成果奖。期间他还参与了“EVA装订热熔胶”课题的攻关。
改革开放带动了柔性版印刷,顾国良在1983年开始对柔性版进行研究,经过反复合成和试用,终于解决了印版的感光度、弹性、分辨力和存放期等要求,该项目获文化部科技成果四等奖。“非银拷贝及配套药水”是文化部下达的科研项目,1984年,顾国良承担了该项目的全部技术工作,1986年通过文化部技术鉴定,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这一成果被广泛使用。1986年柔性版印刷被列入上海的发展规划,市科委、市经委下达了“柔性版中试生产线”的重点项目,顾国良主持了这一重点项目,于1988年完成,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产学研”结合在市场经济中的应运而生,在1985年,顾国良和上海川沙凌桥合作,建立“凌桥非银感光材料开发中心”。1987年至1989年,顾国良参加宝山印刷材料厂APR型液体版的研制工作。“日光型感光红色剥离片”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下达的科研项目,1989年,在顾国良参加和指导下,由青年科技人员负责研制成功,该项目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上海市科委下达了“柔性版印报技术”科研项目。顾国良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亲自负责高感度书报弹性版的研制,“柔性版印报技术”于1992年全面完成,1993年通过了市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会。“高感度书报弹性薄版”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下达的项目,他是课题的总负责人,具体负责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制订, 1993年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署技术鉴定,并荣获1994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后顾国良主要从事GS柔性版的研究开发工作,并进一步深入研制开发了多种柔性版材,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1997年,年近花甲的顾国良开始涉足印刷版材研究工作,他主动请缨,毅然申请“CTP激光直接制版”的立项。他负责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总方案设计和研究等工作;2003年承担了市科委立项下达“CTP光聚合激光版材产业化”项目,顾国良任课题组长;2005年顾国良担任了由市科委下达的 “紫激光高感度印刷材料与检测”项目负责人;2006年顾国良又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光敏、热敏CTP版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工艺研发”的课题,担任课题组长。在顾国良带领和课题组人员的艰辛努力下,已成功研制出“超高感度非银光聚合CTP”样版,并探索出了产业化生产CTP版材的工艺路线和生产工艺流程,在解决CTP技术的难点和关键点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实施CTP版材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目前,顾国良还在负责承担上海市科委应用技术开发专项资金项项目 “UV-CTP印刷版材生产流水线技术改造”和“高速柔性印刷版研制” 等课题研的研发工作。
顾国良在印刷材料领域,特别是在CTP印刷版材和环保型柔性版材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学术水平,在业内也是位颇有影响的科技专家。为表彰他对印刷业作出的重要功绩和突出贡献,1992年10月起,顾国良享受国家发给的特殊津贴。1993、1998、2003年又先后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会第八、第九、第十届委员。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