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烜:息浮躁之心“改善”印刷人生
2010-01-26 09:54:31.0 来源:科印传媒《印刷经理人》作者:丁冰茜 责编:乐轩
- 摘要:
- 你能感觉到,郭烜在对抗快速变化的、浮躁的世态,他最欣赏男人的品质是“坚持”。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早上,郭烜陪儿子去首体训练,看到冰场上有一对选手滑得非常好,问了旁人,才知道那是申雪和赵宏博。郭烜很感慨,30岁的运动员本已可以功成名就,训练是那么枯燥,巅峰之后的每场比赛又都意味着额外的风险,但回头想,正是因为俩人这样坚持的本质,才会成为世界冠军。
郭烜很向往成为那样的一个手艺人。
当然他不是。如你所知,郭烜是兆迪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总裁,他的名字最常是和小森印刷机一起出现,他最爱谈起的话题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他有一头有点早白的头发,如果再多些,你可能还知道他是印刷学院科班出身。而他,远比这些更有内容。
人生前一半
18岁长大成人之前,郭烜一直生活在河南开封,童年以及少年的主要消遣是读书,1987年进入北京印刷学院电子系就读。
大学时,郭烜学习成绩优秀,亦为校内知名足球队员,他笑称自己是“念书的学生里踢球踢得最好的,踢球的学生里念书念得最好的”。四年一闪而过,青年们打上领带,转身走出了图书馆和足球场。
郭烜背着行囊,来到深圳,“一个是‘鬼’才会来的地方”。他的第一份工在深圳八卦岭一座白色高楼里—深圳美光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郭烜的工作却不是冷气机下面的白领,他在印前部门做电分工作,中学毕业的同事是他的师傅。
郭烜还能清楚记得第一次领到的工资是450元,零零碎碎全部算入,每月700元左右的收入在深圳也只是勉强维持生活。美光的工作强度很高,常常是早8点去,晚8点回。但是郭烜很珍视这段经历。在他看来,一个人接受的第一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美光是一家中日合资的印刷企业,日本人的严谨成为一种工作素质的训练,日本专家在印前部门为了完美不计成本,郭烜剪电分片整整剪了半年的时间,直到一剪子下去笔直笔直。这些技艺、这种态度都成为额外的“薪水”。
在美光待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之后,郭烜进了一家洋行—瑞士机械服务有限公司,他承担了one-man-service的工作,背着一个工具箱,成为一名电分机维修师。郭烜负责广东、福建两省客户,在家办公,用电邮和call机与香港办事处联系,可能就是在那段时间里,郭烜慢慢建立了一种“管理”意识,虽然管理的对象只有他自己。
1998年,一个机缘之下,郭烜加入兆迪,成为第一批把小森介绍给中国用户的人。在这里,他度过了最长的一段职业生涯,至今已10年有余。
郭烜在深圳整整生活了6年,那时候他回北京机构/组织,会旧友时由衷感慨:在深圳是生存,在北京是生活。彼时深圳刚刚开发,节奏快,压迫感强,这个城市摔打着它的子民,这些被摔打的人却习惯了甚至亲近起这个城市。深圳教会郭烜两件事情:一是为什么工作;二是怎样工作。工作是为了生存,郭烜直到今天还认同这个朴素的道理;而工作的方式,应该是没边的白日梦、生猛的投入和泛滥的热情。这恰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与众不同的城市特质。
从今年开始,郭烜的工作和生活重心渐渐转至北京,这里有很多深圳来投资的印刷企业,在它们身上,郭烜看到了一种区别于本地企业的特殊活力,“这可能跟深圳这个城市更早一些时候给到人们的东西有关系”。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