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文化频道> 文化>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寻觅那些消失了的年俗影子

2010-02-22 10:09:07.0 来源:兰州晚报 责编:乐轩

摘要:
虽然各地送瘟神的方式和时间不尽相同,但各地人们的愿望都是一样的,都为了将疾病和灾祸送走,祈求全家人健康平安。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依靠“讲迷信”“送瘟神”之类的活动来祈求健康平安,送瘟神作为一种不合时宜的民俗习惯已经走出了人们的年俗传统,渐渐被人遗忘了。

  【CPP114】讯:又是一年过年时。
 

  年是什么?诗人说:年是游子思乡的港湾;年是母亲温暖的臂膊;年是一道团圆的大餐;年是一篇温馨的乐章。
 

  年是一个传说的轮回。既是开始,也是结束;或者说,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几千年来,中国的年俗文化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些旧的年俗逐渐消失,一些新的年俗不断产生,在旧年俗悄悄退出人们视线的同时,新的年俗也在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民俗学家这样说:这种变迁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外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内因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年画缺失的背后
 

  根据传统年俗,农历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要在窗上和墙上张贴各式年画,以表达内心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企盼之情。而现代人在张罗过年的同时,可还记得“年画”为何物?
 

  中国传统年画多以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鲜艳浓烈、节日气氛浓郁,画面情趣盎然,例如“胖娃娃”、“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数百年来几乎覆盖了从南方到北方所有的中国家庭。年画在历史上有过很多谓称,如“纸画”、“花纸”、“卫抹子”、“年方”等,先秦《礼记·丧服大记》中,有“君释菜、扎门神”的记载,唐代已见木版雕刻的作品,到了宋代,年画已基本成熟,并定为手工雕版、套色水印、辅以手绘的制作工艺技术,现在河南开封年画中的“大吉鸡”门画,便源于1500年前的南朝风俗。此时朱仙镇的年画以其历史久远,风格独特而最为有名。鲁迅先生曾说:“朱仙镇木版年画好在线条雕刻粗壮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腻雕琢,木版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浓重,有乡土气息……”
 

  元明之后,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江苏桃花坞三大年画产地。清末“秦西石印”技术传入中国,特别是后来胶印年画的迅速崛起,我国年画达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局面。但胶印年画的出现又对传统的木版年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清末民初时木版年画已经是日渐式微,再加上后来文革中将年画当做“四旧”,大量焚烧年画木版,致使许多年画失传。人们审美情趣逐渐变化,也导致了年画艺术的消失。
 

  而眼下不止是城市,就连年味颇浓的农村,年画的影子也悄然循去。“最明显的一点是,年画缺少了载体。”榆中县文化馆彭巨彦先生是一位长期致力于民俗研究的地方学者,他认为年画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城市自不待说,现在农村的新房子从建筑到室内布置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人们总觉得在新房子里贴上大红大绿的年画显得俗气,而年轻一代对于传统年画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彭巨彦认为正是这种“文化认识上的反差,才使得年画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垫穷坑”
 

  西北很多地方以前都有“垫穷坑”的习俗。据老年人解释,以前按照迷信的说法,从初一到初五妇女不能动剪刀,到初五才可以破除禁忌,俗称“破五”。“破五”的食俗是吃饺子,垫穷坑。而在兰州周边的一些农村,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用杂粮做的“馓饭”或“搅团”。
 

  一些地方的风俗认为,正月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家里不能动刀剪针线,不能动扫帚拖把,以避免给新的一年招来晦气。到年初五,一切禁忌都可以破除,所以年初五又称“破五”。据有关资料记载,破五垫穷坑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认为人有“五穷”,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为了在一年之初获得好运道,将前一年的坏运气破除掉,各地区流行年初五要将“穷鬼”扫出家门。再加上从初一到初五不能动扫帚,家里难免有垃圾,将垃圾扫出门就以为将“穷鬼”扫地出门了。到宋代,人们开始将“五穷”的穷鬼尊称为“穷神”,破五不仅是送“穷神”,还要迎五路财神。
 

  记者认为,北方垫穷坑的风俗是和古代经济不发达联系在一起的。古人由于害怕来年受穷,故在初五将“穷神”送走,开门迎接“财神”,包饺子,全家人吃得饱饱的,用饺子将一年的“穷坑”填满。在渭河河谷地区,人们用杂粮做“搅团”,寓意是希望用黏黏的面将一年的“穷气”粘掉,将来年的穷坑填满。但处于渭北高原的一些地方还流行破五不访亲友的传统,说是不想将穷气带给亲友。
 

  垫穷坑除了吃饺子,扫垃圾之外,还有一些附加的活动。比如在秦人的发祥地陕西凤翔县,包饺子时要用一支香在装饺子馅儿的面盆上绕来绕去,然后才包饺子。当地的说法是将“五穷”聚拢,合在一起包起来吃掉,这样来年才不会受穷。当地也沿袭着宋朝时候对饺子的称呼,叫做“煮角儿”。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以前有些地方是爆炒麻豆,用其噼啪爆响的声音将“五穷”赶走,后来变为用鞭炮驱赶五穷。人们甚至还用纸扎车船作为“送穷”的交通工具。
 

  垫穷坑是中国特有的“送穷”习俗,反映了老百姓“恨穷”,渴求财富,希望辞旧迎新,送走贫穷的美好心理。但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年初五破五垫穷坑的风俗也渐渐从年轻一代的生活中消失了。
 

  送瘟神
 

  在西北很多地方,以前一直流行着送瘟神的习俗。地方不同,各地送瘟神的时间也不一样。但大多数地方都在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进行。“这一天是农村社火的收口日。一般情况下农村的社火闹到农历正月十五后就停了,而选择在正月十六这一天送瘟神,也就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锣鼓入库,等到来年腊月再开始。”皋兰县文化局曾成奎副局长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农村社火的普遍不景气,很多地方已经没有送瘟神的习俗了。
 

  关于送瘟神的习俗,史书中记载并不多见。有民俗学家认为,旧时人们对发生的瘟疫和疾病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认为瘟疫是瘟神降灾于人间而导致的,故除了平时祭祀瘟神之外,过年时还要集体送瘟神,以祈求来年没有疾病,一家人健康平安。
 

  瘟神一说来自于隋朝。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隋文帝时天空出现五位力士,穿五色袍,各执不同法器,当时太史公张居仁说五位力士为五位瘟神,会带来瘟疫。后隋文帝修建祠堂供奉五瘟神。《素问》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后来道教将五瘟收归门下,称为其信奉的神灵。春节送瘟神是很多地区都有的习俗,只是各地的时间不尽相同。一些地方在正月初五送瘟神,与送“五穷”一道,一大早在大路边或是十字路口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然后将垃圾扫除出外,谓之送瘟神;而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则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时用纸和竹木扎成船型,船腰横穿一抬杠,将动物毛发、煮过的黑豆、芝麻等放入其中,燃放鞭炮,众人抬着在村内四处游行,最后将纸船至于江中,点上火让纸船顺水漂走,也谓之送瘟神;而兰州周边农村在送瘟神时,一般都是社火队员装扮成怪神力士,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各家燃放鞭炮送瘟神出门。最后全村人汇聚到村口中心位置,各路人马聚在一起,抬着用麦草扎起来的巨大瘟神,送到事先指定好的地方烧化。然后把社火队的锣鼓、彩旗等全部收缴入库,一年一度的闹社火也至此画上了句号。
 

  虽然各地送瘟神的方式和时间不尽相同,但各地人们的愿望都是一样的,都为了将疾病和灾祸送走,祈求全家人健康平安。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依靠“讲迷信”“送瘟神”之类的活动来祈求健康平安,送瘟神作为一种不合时宜的民俗习惯已经走出了人们的年俗传统,渐渐被人遗忘了。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北京新年庙会 摊主推出低碳纸家具
  
不同表现手法!2010新年主题海报设计
  
富士施乐文件解决方案新年巡展启动

分享到: 下一篇:铜版纸贸易纠纷 业内建议积极应诉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