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电子商务平台 河南农民生意做到全世界
2010-03-04 09:31:41.0 来源:东方今报 文/李莉 责编:涂运
【CPP114】讯:打开家里的电视机,轻按遥控器,进入新农村商网上的对接平台,农民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为自己的农产品找买家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2010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我省农民就用这种方式成功完成了458笔网上交易,成交金额达7.01亿元,信息发布量、成交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农民都在争食这块大蛋糕,让人兴奋的是,目前我省的农村商务信息工程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河南表现很“拉风”
“30天共收集上报商户信息3637条,供求信息3721条,促成交易458笔,共成交7.01亿元,信息发布量、成交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销售产品涉及水果、蔬菜、种子、生猪、苗木等120多个品种……”在河南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范培英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数据,他说自己都不知道已经看了多少次了,但每看一次仍然感到很兴奋。范培英说,我省农民在逐步了解互联网,手中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也越来越值钱。
这主要归功于商务部推出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按照商务部的计划,“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将利用3年~5年的时间,在全国农村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站,收集农民亟待卖出的农产品信息,并和相关购买团体进行对接,解决我国农村商品难卖的问题。
为此,商务部建立了新农村商网,主要负责发布价格信息,建立全国各地买方的数据库。我省则在新农村商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对接平台,将省内农民想卖的产品信息发布到新农村商网上。
范培英介绍,我省已连续11次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共成交30.68亿元,其中推荐供应商1200多家,采购商560多家,销售产品涉及820多个品种,包括苗木、水果、蔬菜、种子、粮油、畜牧产品、农机具等。
在今年1月5日至2月5日召开的全国2010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我省的信息发布量、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
●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不但找到“婆家”,还卖出好价钱“这样做生意真是过瘾啊。”商丘虞城县城郊乡郑庄村村民林阳感慨万千。他有养殖良种长毛兔的技术,但长毛兔的市场需求一般在南方,由于没有销路,前几年他一直在县里按照每公斤80元~100元的价格销售兔毛。
有一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在新农村商网登记了出售信息,结果福建的一个采购商以每公斤260元的价格,买走了他手里所有的兔毛。这让他很惊讶,原来利用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在短时间内为农副产品找到“婆家”,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
商丘宁陵县的农民胡锦杰也有同感,他利用互联网外销花生秧粉1800多吨。用他的话来说,十几年来销售范围老是在方圆几十里,没想到在新农村商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后,业务很快就拓展到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而洛阳偃师市顾县镇西宫底村村委会主任兼唐陵核桃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曲武举同样很高兴,2002年春响应国家政策,该村实行退耕还林,在千余亩旱地上种植核桃树,但前几年产量低,没什么收益,到了2005年核桃树开始大挂果,村民们又开始为产品销路发愁。
当新农村商网在我省正式运行后,曲武举决定上网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几年下来,他们在网上发布了数百条信息,吸引了不少采购商。广东一家猪肉加工厂每个月以高出市场价0.2元/公斤的价格,从他们村收购肉猪10吨;山东一家核桃加工厂与他们签订了5年的合同,每年收购数万公斤核桃,保证了销路。而村里在核桃树下套播的黄豆,在本地只能卖到3.4元/公斤,通过互联网销售,成交价能达到4.7元/公斤。
去年4月,商丘市睢阳区娄店乡闫庄村近千亩芦笋出现难卖的问题,通过新农村商网发布销售信息后,销售价格由每公斤1.6元上涨到3.6元。当年4月28日,累计销售芦笋400万公斤,实现销售额1280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
无独有偶,商丘虞城县中兴苗木有限公司2000年培育出世界上独有的中华红叶杨新品种,多年来“藏在深闺人不知”。2006年通过参加新农村商网网上购销对接会,变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还走出国门,远销至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利润也呈几何级递增。
●新型农民经纪人涌现,有人一年轻轻松松就赚两百万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记者发现,我省农村出现了很多专做网上生意的新型农民经纪人,他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卖方信息,专门在网上给有需求的买家做桥梁。
范培英认为,这些人的出现,代表着我省农村电子商务意识的进步。
林阳现在已经不养兔子了,做起了经纪人。他将养兔技术交给其他人,自己则收购村里甚至周边村子的兔毛,再通过互联网卖出去,通过这种方式,他一年就赚了200多万元。
而安阳有一个专门在网上销售黄瓜的经纪人,他一次可以卖给山西15万公斤黄瓜,因此赚了不少钱。
范培英解释,在新农村商网下诞生的新型农民经纪人,看中了网络销售带来的销售利润,在新农村商网的交易平台上,这些人不用种地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大钱。
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办公室经过调研,推荐基础条件较好、网络覆盖面广、商务信息需求量大的虞城县作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首批国家级试点县,选择伊川县、鄢陵县、遂平县、新野县等4县作为省级试点县。目前在新农村商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经纪人的身影。
范培英表示,目前农村信息化工程是一块很大的蛋糕,除了政府行为的交易平台外,不少企业也开始涉足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比如福建的柑橘网等。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农民手中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值钱了。
●我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全国领先,引来不少“取经人”“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中,我省已经是全国的典型,各项数据均在前列。”范培英很自豪地说,一个农业大省在这方面能够成为全国第一,这主要归功于我省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网络平台,即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我省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到全省,这项创举吸引了国内众多城市前来学习。
一个事实是,我国农产品生产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像我省夏邑的白菜在当地每公斤只卖两毛多,到了西安临潼等地就能卖到每公斤1元,如果有了互联网,就可以缓解这种不均衡的现象。
范培英坦言,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子连一个识字的人都没有,如果让每个家庭都买台电脑上网销售农产品,可行性并不大。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经过多种尝试,他们发现,可以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直接嵌入省委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因为我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覆盖面在全国位居第一,利用这个优势,可以迅速让我省的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数据显示,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我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的覆盖面已经扩大到全省4.6万个行政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7%。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平台基础上,我省尝试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设备与商务部推出的新农村商网TV版进行“双网对接”,农民在家里打开电视机,按动遥控器,就可以实现网上销售。同时,我省又在探索与其他资源整合,试图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
范培英提出,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发展农村商务信息工程,希望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对信息源补贴、扩大培训覆盖面等方面的投入。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电子商务成创投热点,新微软不是梦
B2C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抢夺快递市场
●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河南表现很“拉风”
“30天共收集上报商户信息3637条,供求信息3721条,促成交易458笔,共成交7.01亿元,信息发布量、成交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销售产品涉及水果、蔬菜、种子、生猪、苗木等120多个品种……”在河南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范培英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数据,他说自己都不知道已经看了多少次了,但每看一次仍然感到很兴奋。范培英说,我省农民在逐步了解互联网,手中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也越来越值钱。
这主要归功于商务部推出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按照商务部的计划,“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将利用3年~5年的时间,在全国农村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站,收集农民亟待卖出的农产品信息,并和相关购买团体进行对接,解决我国农村商品难卖的问题。
为此,商务部建立了新农村商网,主要负责发布价格信息,建立全国各地买方的数据库。我省则在新农村商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对接平台,将省内农民想卖的产品信息发布到新农村商网上。
范培英介绍,我省已连续11次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共成交30.68亿元,其中推荐供应商1200多家,采购商560多家,销售产品涉及820多个品种,包括苗木、水果、蔬菜、种子、粮油、畜牧产品、农机具等。
在今年1月5日至2月5日召开的全国2010年冬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我省的信息发布量、成交量均居全国第一。
●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不但找到“婆家”,还卖出好价钱“这样做生意真是过瘾啊。”商丘虞城县城郊乡郑庄村村民林阳感慨万千。他有养殖良种长毛兔的技术,但长毛兔的市场需求一般在南方,由于没有销路,前几年他一直在县里按照每公斤80元~100元的价格销售兔毛。
有一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在新农村商网登记了出售信息,结果福建的一个采购商以每公斤260元的价格,买走了他手里所有的兔毛。这让他很惊讶,原来利用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在短时间内为农副产品找到“婆家”,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
商丘宁陵县的农民胡锦杰也有同感,他利用互联网外销花生秧粉1800多吨。用他的话来说,十几年来销售范围老是在方圆几十里,没想到在新农村商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后,业务很快就拓展到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而洛阳偃师市顾县镇西宫底村村委会主任兼唐陵核桃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曲武举同样很高兴,2002年春响应国家政策,该村实行退耕还林,在千余亩旱地上种植核桃树,但前几年产量低,没什么收益,到了2005年核桃树开始大挂果,村民们又开始为产品销路发愁。
当新农村商网在我省正式运行后,曲武举决定上网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几年下来,他们在网上发布了数百条信息,吸引了不少采购商。广东一家猪肉加工厂每个月以高出市场价0.2元/公斤的价格,从他们村收购肉猪10吨;山东一家核桃加工厂与他们签订了5年的合同,每年收购数万公斤核桃,保证了销路。而村里在核桃树下套播的黄豆,在本地只能卖到3.4元/公斤,通过互联网销售,成交价能达到4.7元/公斤。
去年4月,商丘市睢阳区娄店乡闫庄村近千亩芦笋出现难卖的问题,通过新农村商网发布销售信息后,销售价格由每公斤1.6元上涨到3.6元。当年4月28日,累计销售芦笋400万公斤,实现销售额1280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
无独有偶,商丘虞城县中兴苗木有限公司2000年培育出世界上独有的中华红叶杨新品种,多年来“藏在深闺人不知”。2006年通过参加新农村商网网上购销对接会,变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还走出国门,远销至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利润也呈几何级递增。
●新型农民经纪人涌现,有人一年轻轻松松就赚两百万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记者发现,我省农村出现了很多专做网上生意的新型农民经纪人,他们手里掌握了大量的卖方信息,专门在网上给有需求的买家做桥梁。
范培英认为,这些人的出现,代表着我省农村电子商务意识的进步。
林阳现在已经不养兔子了,做起了经纪人。他将养兔技术交给其他人,自己则收购村里甚至周边村子的兔毛,再通过互联网卖出去,通过这种方式,他一年就赚了200多万元。
而安阳有一个专门在网上销售黄瓜的经纪人,他一次可以卖给山西15万公斤黄瓜,因此赚了不少钱。
范培英解释,在新农村商网下诞生的新型农民经纪人,看中了网络销售带来的销售利润,在新农村商网的交易平台上,这些人不用种地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大钱。
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办公室经过调研,推荐基础条件较好、网络覆盖面广、商务信息需求量大的虞城县作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首批国家级试点县,选择伊川县、鄢陵县、遂平县、新野县等4县作为省级试点县。目前在新农村商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经纪人的身影。
范培英表示,目前农村信息化工程是一块很大的蛋糕,除了政府行为的交易平台外,不少企业也开始涉足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比如福建的柑橘网等。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向农村倾斜,农民手中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值钱了。
●我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全国领先,引来不少“取经人”“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中,我省已经是全国的典型,各项数据均在前列。”范培英很自豪地说,一个农业大省在这方面能够成为全国第一,这主要归功于我省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网络平台,即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我省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覆盖到全省,这项创举吸引了国内众多城市前来学习。
一个事实是,我国农产品生产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像我省夏邑的白菜在当地每公斤只卖两毛多,到了西安临潼等地就能卖到每公斤1元,如果有了互联网,就可以缓解这种不均衡的现象。
范培英坦言,由于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村子连一个识字的人都没有,如果让每个家庭都买台电脑上网销售农产品,可行性并不大。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经过多种尝试,他们发现,可以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直接嵌入省委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因为我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覆盖面在全国位居第一,利用这个优势,可以迅速让我省的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数据显示,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我省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的覆盖面已经扩大到全省4.6万个行政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7%。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平台基础上,我省尝试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设备与商务部推出的新农村商网TV版进行“双网对接”,农民在家里打开电视机,按动遥控器,就可以实现网上销售。同时,我省又在探索与其他资源整合,试图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
范培英提出,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发展农村商务信息工程,希望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加对信息源补贴、扩大培训覆盖面等方面的投入。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电子商务成创投热点,新微软不是梦
B2C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抢夺快递市场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