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聚焦3·15:印机产品质量提升仍任重道远

2010-03-15 11:13:14.0 来源:科印网 作者:王森 责编:乐轩

摘要:
对于如何提高印机行业产品质量方面,杨主任也发表了自己的三点建议: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在企业内部要有规范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各级专业质量监督机构,发挥外力的推动作用;提高印机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如果这三点能够切实地执行,相信我国印机行业的产品质量还会提升,而消费者权益也会得到很好地保障。”

   【CPP114】讯:近年来,伴随着印刷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印机产品质量有了迅猛地提升,一些企业逐渐做强做大,并积极走向海外,同国外知名印机企业一决高下,特别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印机产品的优势突显。然而纵观全行业,一些印机产品的质量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到了用户选购的积极性。值此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即将到来之际,科印网记者王森特地采访了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印机质检中心”)的杨军副主任,同他一起回顾了中国印机行业产品质量的发展情况。

  印机质检中心成立于1988年,曾先后8次承担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对“单张纸平版胶印机”、“切纸机”“模切机”“烫印机”和“平型网版印刷机”进行国家监督抽查的任务,两次承担了原机械工业部的印刷机械的质量抽检和统检工作,多次承担了国优、部优的等级品复检工作,为行业内多家企业的新产品进行了检验和检测鉴定。受国家技术监督局、各级人民法院、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和客户的委托,印机质检中心进行了几十项仲裁检验任务,为国家和各级企业以及当事人挽回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以及仲裁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金融危机促中国印机行业质量提升

  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全球经济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由于内需和出口份额的同时缩减,强烈依赖于上游经济发展的印刷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也为我国印机行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场经济浩劫中,一方面,印机行业普遍意识到质量和服务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了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净化了国内印机行业的市场空间,为印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而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规划也如一场甘露,为久旱的中国印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那么我国印机行业的产品质量在这场洗礼中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呢?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印机行业的产品质量,2009年,受行业协会委托,印机质检中心采用到印机用户现场调查机器使用情况、质量稳定性,以及售后服务情况的方式,对印机行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质量监督。据调查结果显示:国产品牌印机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较为严格,其稳定性、可靠性较前几年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产品牌胶印机的套印精度、印刷品质量均能达到德国和日本的验收标准,对纸张和油墨的适应性更是进口设备不能比的。”印机质检中心的杨主任自豪地说。近年来,我国小幅面印刷机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其产品已基本取代进口设备;一些印后产品也是大幅提高,其质量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印机行业的品牌战略也逐渐叫响,涌现出一批如大族冠华、潍坊东航、潍坊华光、威海印机、天津长荣、深圳精密达、浙江华岳这样的优秀企业。

  然而产品质量的提升不能掩盖我国印机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仍然落后的事实。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杨主任也毫不掩饰地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甚至严重地影响到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强化维权意识 规范竞争秩序

 

  据杨主任介绍,目前印机行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产品明示参数与实际性能参数不符;部分厂家机器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并且对消费者采取隐瞒的态度;更有甚者,将部分不合格的部件在明知的情况下也装配到机器上;有的企业,甚至以次充好,将一些回收的二手机进行翻新处理,并充当新产品卖出。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部分印机生产厂家为减少成本,受利益的驱动所致。种种现象严重地扰乱了印机行业的市场的竞争秩序,给消费者带来了极为深远地恶劣影响。

  而相对于国产印刷机械质量的提升,进口设备用户投诉和纠纷日益增多,渐呈上升态势。2009年,印机质检中心接受的各级法院和仲裁委的委托的质量鉴定检验和仲裁检验中,多数为进口品牌与用户的纠纷,焦点多集中在服务和质量以及明示与实际的差距等问题上。有些用户采购较为昂贵的进口机,但服务跟不上;销售商指导用户操作保养等方面不够具体,以及机器本身防护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用户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很大;还有有些进口机械标称参数与实际性能参数不符。印机质检中心依据行业惯例和相应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处理,同时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分清原因,为用户挽回了损失,也避免了国家税收的流失,但其给用户时间上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提高服务水平 做强服务品牌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是“消费与服务”。其基本涵义是在市场经济下,强调消费维权工作要紧密围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做好服务工作。其中的“服务”,主要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服务广大消费者;二是服务经济发展;三是服务社会和谐。如何扩大消费,关键还是看服务。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句话,叫做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这种做标准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诸如做品牌、提升服务水平等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国家在推动生产加工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力度很大,而一些优秀的中国印机企业也投身其中,取得的效果明显。杨主任指出:“我国印机行业的服务水平整体较高,一些企业的服务系统甚至做出了品牌,但各企业之间的服务水平并不平衡,相差较为悬殊。”纵观印机行业的服务,我们所熟知的大族冠华110服务系统就做出了品牌,做出了标准,深受用户的好评,还有诸如天津长荣、深圳精密达、潍坊华光、瑞安华岳、潍坊东航等企业还委托一些专门的调查机构进行用户的调查,接受国家权威部门的监督等等,这些都是印机企业学习的好榜样。“但也有些企业的服务相对来说较差,用户反映较为强烈。”杨总说到这里,略带一些遗憾。

  目前,国家正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其中服务对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杨主任建言,我们印机行业相关组织在实施品牌战略的时候,应该考虑加大企业的服务水平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或者借鉴国际上的做法,直接评选服务品牌,正确引导和规范印机行业的服务。杨主任的建议十分中肯,也赋有现实意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产品的质量问题可以及时用服务填补上,这样的产品还是让消费者放心的。的确,在越来越重视产品服务质量的今天,谁抓住了服务,谁就占有了市场。

  发展低碳经济 保障消费者长远利益

 

  伴随着哥本哈根会议及两会的召开,一股低碳之风迎面吹来,低碳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也必将成为印机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印机行业的低碳环保,不应只体现在设备生产上,更应该体现在帮助用户减少印刷耗材的使用上,并与用户的利益息息相关。从短期上讲,尽管不重视低碳环保的印机企业并不能给用户带来直接的损失,但其长期必定会给用户带来发展中的难题。然而印机行业的低碳化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杨主任指出,在引导印机行业走向低碳化的进程中个人认为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和行业一道制定科学规范的检测、实验方法,既能反映产品的真实水平,又能节约检测过程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耗材的投入;整合行业的各种检测资源,走行业共建的道路。

  提高免疫力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作为印机行业权威检测部门,最近一年来,印机质检中心也接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投诉。在处理投诉方面,杨主任显得有些无奈。“在接到用户的投诉之后,我们首先考虑能否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那只好诉诸法律手段,毕竟我们对印机行业没有直接的行政手段。而对设备质量的鉴定,我们也只接受各级人民法院和仲裁委的委托。”事实上,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用户自身免疫能力。在这里,杨主任建议用户在购买设备时,首先应向一些权威行业组织进行全方位的咨询,并尽量购买一些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产品,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关键项目的测试,以确保所购设备的质量。

  从源头把关 确保印机行业产品质量

  然而用户自身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并不能解决我国印机产品整体质量偏差的根本问题。对于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应该从源头把关,将其消灭在摇篮中。其根本解决方案,就是走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快标准化分级之路。我国印机行业在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主要考虑行业的整体水平,也要适当维护落后产能。杨主任表示,目前虽然多数印机骨干企业的内控标准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有些企业甚至比德国等先进国家的标准还要高;但也有些小的企业产品的部分项目仍然达不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因此提高标准门槛,淘汰一些产能落后的企业,并加快标准化分级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实有重大意义。

  对于如何提高印机行业产品质量方面,杨主任也发表了自己的三点建议: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在企业内部要有规范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各级专业质量监督机构,发挥外力的推动作用;提高印机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如果这三点能够切实地执行,相信我国印机行业的产品质量还会提升,而消费者权益也会得到很好地保障。”

  在采访的最后,杨主任也表现出对媒体的期望:“媒体作为行业的宣传平台,在进行行业宣传时可适当考虑对所宣传的产品性能和技术参数进行确认或考核,也可以联合各行业专业检测机构开辟专栏进行大型的宣传活动,引领用户的消费观念,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确,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不仅是国家、行业和企业的问题,更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在我们共同努力筑起一道权益城墙的时候,保护的不仅是他人,更是我们自己。

  从上述一系列观点上可以看到,印机企业要打造“锤不扁、打不烂”叫得响当当的“中国制造”品牌,仍任重道远。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上海满色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啤酒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中国标签印刷企业急需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分享到: 下一篇:江西赣州文化产业亮点多 印刷包装业产值近30亿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